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原生家庭帶給杏仁核傷害的治癒之道

今天,是偉任外派到大甲支援的最後一天。回想自己一畢業,當完兵後,就到凱旋醫院工作。人生有一段時間當了小鎮醫師,真的很特別。

年過五十的我,深知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然而到了要離開兩個月在這裡有了連結的人、事、物,不容易割捨情感的我,還是有許多的感觸。回想在家中老舊的東西需要除舊佈新自己下不了手的時候,幸好我有一位容易做到斷捨離的老婆,她總是能不帶太多的情感,快速地執行了斷捨離。有時,還真的有點懷疑,同樣是巨蟹座的我們,為何她的大腦和我會有者麼大的不同。


要離開的這幾天,我的大腦就很容易被失去這個議題給綁住。失去,是你我一輩子的功課。打從我們從娘胎呱呱墜地後,就開始經歷失去的歷程。從小我們失去了母親溫暖的子宮,接著你一定會失去了許多同學、朋友的連結,有時你可能還得面對處理財產、健康、人的失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的經驗中,形塑了所謂的自我(延伸閱讀: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從神經科學思考自己中年的生涯抉擇

當小鎮醫師的這一段時間,沒想到遇到了不少面臨失去議題的個案。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些故事,是關於原生家庭的失落問題。剛剛離開美德醫院,在驅車前往大甲李綜合醫院看門診,完成我外派支援最後的醫療任務的途中,經過了陪我度過兩個月,讓我有機會鍛鍊三分線的籃球場,特別有感而發,於是就將前些時間,和一位朋友分享了處理原生家庭毒素的原則和方法整理了一下,和大家分享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的相關經驗。


不是每個原生家庭都那麼的完美,甚至有些人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會讓他在人生某個時刻,出現了讓人感到糾結、痛苦、情緒失控,甚至崩潰的情形。要走出原生家庭傷害所帶來的苦難,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有些方法或許可以協助面臨家庭傷害的人,有機會走出家庭帶來的傷害。

首先,你得需要先辨識出原生家庭的毒素,影響的是大腦皮質?還是杏仁核?影響的部位不同,處理的方式以會有所差異。今天先和大家談談治癒原生家庭帶給杏仁核傷害的處理原則和方法。(延伸閱讀:從腦科學談孩子的情緒教育:神經序列治療模式的運用


處理原生家庭帶給杏仁核傷害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需要嘗試地與過去和解,與父母和解。沒有辦法從原生家庭獲得愛的失落,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著滿滿的負能量,例如生氣、害怕、不安、甚至恐懼。這些相關的內隱記憶,很容易影響孩子在成年後,只要遇到相類似的情境,他就會出現異常的情緒表現,讓他當下無法有清晰的思考,也很容易讓周遭的人感受到威脅感。而且這些變化,通常來得又快又猛,常常也合併了許多強烈的生理反應。(延伸閱讀:從腦科學談阿德勒早期回憶:回憶一次,就創憶一次!


和過去和解,跟父母和解,其實是跟自己和解。能與自己和解,才有機會緩解上述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害。

具體的作法有怎麼做呢?有幾個臨床有用的經驗可以與大家分享:

方法一:提高自己的覺察能力,並學會發洩自己的憤怒

學會和過去和解,第一步可以做的是,嘗試著釋放自己內心的憤怒和悲痛。如果覺察到自己的腦海中出現憤怒或自責的想法,告訴自己這是大腦受原生家庭經驗毒素的影響而做出的反應,這不是我的錯。然後,記得再補上一句,雖然這不是我的錯,但現在的我可以試著協助我的大腦做比較合宜的反應

這樣的方法,有點類似敘事治療外化的技巧。當個案將自己視為是一種問題時,就很容易感到自己就是一個糟糕、無能、失控的人。外化是將問題重新界定為一個物化,過程中可以將人與問題區分開來,讓個案能重新找回改變的勇氣和力量

在有毒原生家庭影響的孩子,一定會有滿滿的情緒。嘗試地找到一個可以安全宣洩自己情緒的方式,適當的發洩情緒是需要的

方法二:試著從不同角度理解原生家庭的傷害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大腦總是會放大危險,讓我們更能關注危險的訊號,以利於物種的持續生存。因此,創傷家庭的經驗有可能會被記得更深,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好、以及父母的關愛,也有可能會被淡化。受傷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每當想起那些家庭的經歷,某些部分就被加料,而某些部分會被淡化。久而久之,很有可能我們所理解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害,其實與原來發生的事件相去甚遠。因此,當我們又回想起原生家庭那些不堪的經驗,記得也讓自己可以與記憶保留一些距離,說不定有機會看到不同故事支線的發展。

另外,我們對原生家庭的傷害之所以會有怨恨,是因為「怨」字背後的東西。會有「怨」,通常就是自己覺得應該得到而沒有得到。每個人的原生家庭各有不同,如果完全否定原生家庭,就不容易釋放自己。或許可以試著帶著好奇的心,去探索父母他們原生家庭,看看他們的成長經驗,或許我們的父母也是前一個世代原生家庭毒素的受害者。也許他們與孩子關係不當的處理方式,也很有可能受限於他們原生家庭毒素的影響。也或許沒有受過親職教育的他們,不是不想愛孩子,只是不知道如何愛孩子罷了。

方法三:學會和父母劃清界限

和父母劃清界限,指的是需要釐清自己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合宜的劃清「界限」,而不是「界線」。之所以會建議用「合宜的界限」來取代「明確的界線」。因為和父母劃清「界限」,指的是我們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和父母做適當的溝通與情感交流,而不是設定「界線」不可逾越,老死不相往來,或是完全的情感隔絕。

一般來說,與父母劃清界限可以運用的方法包括有直接面對面的表露,以及運用書信表達自己。相對於直接面對面的表露,書信是協助自己向父母表達自己受上情感及自己期待的一個好方式。

你可以嘗試地將父母曾經對你做的傷害,當時的感受,這些傷害帶給你自己現在生活的影響,以及你希望父母怎麼對帶你自己等相關內容作陳述。在寫信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勾引出早期生命經驗許許多多激烈的情感,你可以先將它寫下來沒有關係。在你寫完後,先不急著將這樣的書信寄出,可以建議在書信寫完後的幾天,讓自己重新審視一下書信的內容,並讓自己保有將書信內容做修改的機會。往往在情緒沉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向傷害自己的父母做出更合宜的自我表達。

方法四:少愛的自己,可以學會自己找回來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但你我都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不可否認,的確有一些人真的會遇到一些讓他們一輩子都無法放下的家庭毒素。倘若當我們嘗試地與過去和解,與父母和解,窮盡一切的努力之後,還是不能與父母找到合宜相處的位置,要記得,那些原生家庭虧欠於我們的愛,別忘了長大後的自己,是有力量可以一點一點地溫暖自己。不是所有過去都能輕易釋懷,但現在眼前每一天的幸福,是值得我們自己去選擇的。

小鎮醫師兩個月的時間,給了行醫二十年的我有了一段獨處的時間。我,好像也有了些許的不同。我是誰?有時也有點被搞混了。或許,自我是一種處於一直不斷變動的狀態。不知道中年後的自己,不同生命的歷練,會將自己帶往何處?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偉任的第三本書《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一):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上架囉!

差一點就沒有辦法完成兩年前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將自己多年心理學與腦科學的所學出書,幸好就讀陽明醫學院時,結識了好同學林世棋。如果沒有我這位好同學,我就不會有機會認識李佳燕老師。倘若沒有李佳燕老師的大腦繪圖,這本《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ㄧ):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可能就沒有機會與各位朋友分享。如果你想瞭解大腦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可以從下面的連結獲得購書的訊息。

購書連結動機式晤談
阿德勒勇氣寶典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一)


明年,偉任除了會努力地將《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二):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完成出書外,也會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的「張老師」基金會,舉辦與書同名的工作坊。如果你對腦科學如何運用於我們日常的生活行為感到興趣的話,也歡迎報名參加由「張老師」基金會所舉辦的活動喔!

***高雄張老師***(活動訊息連結:https://bit.ly/3Pp65UQ

2023211-12 日「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初階):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

202334-5日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進階):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

***台北張老師***(活動訊息連結:https://reurl.cc/eO4GZQ

202348-9 日「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初階):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

2023520-21日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進階):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

***台中張老師***(活動訊息連結:shorturl.at/iwCK7

2023715-16 日「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初階):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

2023831日~91日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進階):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從神經科學思考自己中年的生涯抉擇

 

兩年前,給了自己一個人生的目標,期待能將自己多年心理學與腦科學的所學出書,與喜歡這個領域的朋友分享與交流。這週《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ㄧ):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完成了內文第四次的校對,以及書籍封面的定稿。(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之起手式

除了人類之外的大部分動物,牠們的生就是為死做準備,簡單地來說,就是為了種族的繁衍,生存就是單存地可以使生命體的DNA能夠延續下去。牠們的生與死,間單扼要,但,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可就不同了。拜醫療科技進步所賜,人類的壽命得以延長超過天定年限30歲。人來到了中年後,除了生物體傳宗接代的任務外,活著的我們還有什麼樣的價值呢?(延伸閱讀:從腦科學角度看生命的意義

研究顯示,人體20歲左右是黃金精華期,到了30歲左右後產生了明顯的衰退徵狀。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能顯著不如年輕的小夥子,記憶力也開始進入退化的衰老歷程,特別促使著邁入中年的大腦,產生對於生命意義的困惑。為什麼要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該如何面對自己人生下半場的生活?

負責掌管「我是誰」功能的腦區,主要在內側的前額葉皮質。「我是誰?」和大腦自我評價的運作工作有很大的相關。自我評價指的我們對自己的身心狀態、能力和特質,以及自己所處的地位、與他人和社會關係的評價。內側前額葉皮質會協助我們思考我是什麼樣的人,思辨的過程中也會牽涉到「我是誰?」「我怕什麼?」「我愛什麼?」「為何會成為現在的我?」、以及「未來我要往哪裡去?」等人生價值的判斷。(延伸閱讀: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我們能真實地感知世界嗎?


內側前額葉皮質是人類和其他動物很不一樣的腦區,這個部分的腦區,體積比其他靈長類來得大。它在自我的價值判斷上,所扮演的角色,就等同於海馬迴皮質在記憶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據腦神經科學家的發現,我們大腦在休息的時候,內側前額葉皮質的活性,比想像中還要活躍許多。這意味著,即便在休息的時候,我們都還在反思「我是誰?」這個議題。

關於「我是誰?」人生目標的追尋,前些時候皮克斯點影《靈魂急轉彎》給了我們很好的省思:生命的火花,到底是什麼?劇中的主角,在他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爵士鋼情演奏的時候,心中就燃起了「我天生註定要……」的火花。正當他用一輩子戮力追尋生命意義的時候,因為某次的意外,開始思考生命的火花真的是如此嗎?夢想成真了,然後呢?生命中最美好的,是忙碌一生璀璨目標的追求?還是已經擁有日常生活的小事?人生很短暫,一定要活得精彩才值得嗎?日常的瑣碎,是否也是生命中的美好?(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為什麼我們老是合理化我們的遭遇?

這一輩子,我想要什麼?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可以感受到生命就是自己每天正在做的小事,因為這些小事,讓你有「想活著」的動力;另外一些人,正用一輩子的精力去尋找他自己所謂的生命意義,沒有了夢想,就失去生命的動力。

想要清楚地釐清自己要什麼?獨處是一個必要的過程。獨處,可以讓自己檢視負責「我是誰?」的腦區是如何運作的?有機會去思考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生命火花。


這個月被醫院外派支援台中大甲美德醫院(其實精確地點應該是接近苑裡),在這裏,能體會到當個小鎮醫師的感覺,看到的風景,真的和在都市的景色很不一樣。尤其是稀少的人煙,讓自己多了許多與自己獨處的機會。人在獨處的時候,就容易啟動大腦中的預設模式網路,於是,就有多了許多與自己的對話。(延伸閱讀:從腦科學談阿德勒早期回憶:回憶一次,就創憶一次!



人生的路途該如何進行呢?特別是年過50歲之後中年。神話學者喬瑟夫‧坎貝爾(Joshph Campbell)所著作《千面英雄》一書,受榮格集體潛意識的啟發甚多,其英雄之旅的概念後繼百花齊放,世界各地不同的神話故事都有著啟程、啟蒙、回歸三大步驟英雄之旅的模型。這種約定成俗的默契或想法的集體潛意識,有著邊緣系統與大腦皮質共同規範的刻痕。


榮格心理分析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有一些不一樣。他認為人不再只是受早期事件的綑綁,透過積極想像解夢的過程,對自己的潛意識有了更多的瞭解。以腦功能科學來說,他所提出自我實現的歷程,或許就是大腦皮質理性地規劃出自己想要走的路,在朝向自我實現的路途上,榮格提醒了我們需要適時地聆聽來自邊緣系統神經記憶刻痕(包括情結、原型等)的種種反饋。説不定這些聲音,正在提醒了我們是否偏離了自己想要活出的方向。(延伸閱讀:阿德勒談「夢」



在臨床實務工作中,我還滿喜歡運用卡蘿.皮爾森(Carol Pearson)英雄歷險的相關概念,來協助個案去認識埋藏在內側前額葉皮質內在英雄的心靈密碼,探究「我是誰?」、「未來的我要往哪裡去?」的人生意義 (Pearson, 1986) 。怎麼做呢?皮爾森博士藉由六種角色的轉變,說明人是如何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活出內在的英雄。這六種角色分別是天真者、孤兒、流浪者、鬥士、殉道者、以及魔法師。英雄之旅以循環或是迴旋式的前進,提供了我們協助個案探索內在沉睡英雄原型的一個架構藍圖。

瞭解自己目前處於什麼樣的人格原型階段?不同的人格原型,有他自己需要面對的人生關卡。依據英雄之旅的不同人生階段,協助個案看到他可能會遇到的課題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無獨有偶的,在華人的文化脈絡裡,孔子也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國文造詣不是很好的自己,不知道是否對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解讀是否有誤?「天命」是否指的就是瞭解自己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以及我是誰?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ㄧ):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預計下個月將出版,內容除了有大腦基本結構與功能的簡介外,還包括有自我意識、記憶與遺忘腦功能運作的介紹,以及早期生命經驗是如何在我們大腦留下印記相關腦科學的說明。另外,也會和大家談談何謂社會腦,以及壓力反應的腦科學。期待明年中之前,《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二):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出書的目標也能如期完成。當中的內容除了有神經心理教育與諮商基本概念的簡介外,還包括有健康生活好習慣、優質壓力因應策略、延緩老化良方、高效能親職教養秘技、超強記憶訣竅以及精神病照護之道等神經心理教育臨床使用的介紹。(《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神經心理教育/諮商~》的大綱,終於完工了!

明後兩天,也將和一群喜好神經心理學的朋友分享偉任近年來的心得。來參與這次工作坊朋友的背景,我看了一下,有心理師、社工師、輔導師等,這不意外,當中還有中醫師,還有律師,看起來,喜愛心理學與腦科學的朋友,還真的是跨領域!


比起寫研究論文的發表,一想到將和大家分享神經心理學的運用,就讓自己更能感受到活力滿滿。是否,這就是電影《靈魂急轉彎》中所說「生命的火花」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從腦科學談資優生的3C網路沉迷

明天晚上,偉任受臺北市教育局的邀約,將於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紅樓2F大會議室)辦理一場「資優生家長」的親職講座。將要和來參加的家長們,從腦科學談孩子3C網路沉迷這個議題。(延伸閱讀:阿德勒父母學:孩子與3C成癮


紅樓,雖然我是第一次來到這裡演講,但對於紅樓的感覺,我倒蠻熟悉的,因為是30年前,我在高三準備聯考的時候,也曾在紅樓待過一整年。只是這個紅樓是另外一個紅樓(高雄中學)罷了。


就讀高中二年級的兒子告訴我,目前高雄中學的紅樓已經變成行政大樓了。走筆至此,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依稀還記得高三要畢業的時候,好像有同學提議要將撲克牌放到教室國父照片的後面。不知道這樣的記憶,是否正確?剛剛我的老婆問我,建中的紅樓與雄中的紅樓,歷史哪一個久?這個問題,倒是考倒我了,或許下次我得問一下目前正在雄中擔任心理師的高中同學。(延伸閱讀:.從腦科學談阿德勒早期回憶:回憶一次,就創憶一次!

此次的活動是北市111學年度第一學期系列資優生家長親職講座,來參加這次活動的家長背景很不一樣,分別是臺北市國民小學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資優方案(含:校本、區域衛星)學生家長,臺北市國民中學學術性向資優資源班、資優方案(含:校本、區域衛星)學生家長,以及臺北市高級中學學術性向、藝術才能資優班學生家長。(延伸閱讀: 從腦功能科學談孩子早期生命經驗的重要性:跟阿德勒學教養

在構思這個活動的過程中,思考我可以和這些家長分享些什麼?因為這是一個「資優生家長親職講座」,受過碩博士訓練的我,自然地就會聚焦在「資優生」「家長」這兩個名詞。

資優生的家長和一般生的家長,有哪些不一樣呢?我自己的爸爸是開卡車的司機,媽媽是在家做代工的家庭主婦。首善之都資優班的家長,和我的爸媽會有什麼差別呢?或許從明天與這些家長的交流中,我會有一些新的體驗。

至於現在的資優生與過去的資優生,又有什麼不同?35年前,我也是資優班的學生,要說我自己的大腦有什麼不同?好像也說不上來。倒是我從國中資優班畢業後,到雄中,一直到陽明醫學院(現在已改為陽明交通大學),這一路的求學歷程,的確可以感覺到我有一些同學真的很不一樣。比方說有一些資優同學的大腦運作速度快得離譜,感覺他們大腦的記憶體就是和我大腦的記憶體是不同等級;有一些號稱資優的同學,就和我一樣,充其量就只是擁有固定拼命唸書的好習慣,於是乎容易在某些學科領域獲得好成績;另外有一些資優的同學,就被歸類為怪咖,他們的大腦某種程度的確很優異,但在某種領域的處理,又有很明顯的障礙,特別是人際互動的因應。智商157柯文哲市長,就是一個典型的好例子。

這三類學生3C沉迷的原因,可能會不太一樣。第一類的同學會迷上3C,和多巴胺所驅使的好奇心有關。怎麼說呢?課堂老師授課的內容,對他們來說,簡直太簡單。他們不需花太多的時間,就可以將老師上課的內容搞懂,接下來枯燥乏味的書本內容,就無法滿足來自於伏隔核中多巴胺所驅使的好奇心,於是他們一頭栽入多采多姿3C網路的世界。因為3C網路世界有太多新奇的事情,足以滿足他們多巴胺所驅使好奇心的需求。特別當大腦中伏隔核中多巴胺碰到青少年的性荷爾蒙,好奇心的需求更是被放大好幾倍。徜徉在多采多姿網路世界中的青少年,由於他們大腦負責抉擇判斷、自律守規的前額葉還沒有成熟,如果沒有師長適當的引導下,就有可能就會迷失於3C網路的世界中。


第二類的同學,之所以會拼命唸書,有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太在乎別人的評價。他們藉由所以努力讀書所換得的好成績,來獲得別人的讚賞,找到自己認為的價值感。由於他們的價值是來自與他人的比較,一旦沒有辦法在學業成績比別人好時,就容易有自卑情結。這時,就容易躲入3C網路的世界,藉由練功、打怪、過關等,讓自己能再次地感覺到比別人有優越感。(延伸閱讀:高效能親職教養秘技:神經心理諮商的運用

第三類的同學,由於大腦有部分瑕疵,不擅於處理人際問題的他,不用面對真實人際互動的3C網路世界,就變成是他另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腦科學瞭解了資優生3C網路沉迷之後,接下來,需要的就是運用阿德勒心理學4Csto connect, to feel capable, to feel as if I count, and to have courage)原則,協助3C網路沉迷的孩子能活得有目的、感受到重要性、有勇氣去克服種種生活的困難、並在群體中找到歸屬感,進而走出3C網路沉迷的問題。

和各位朋友報告一下我出書的進度。我的第三本書《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一):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目前正在排版的過程中,預計12月左右會出版。至於第四本書《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二):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應該也會在明年初與大家分享!(延伸閱讀: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神經心理教育/諮商~》的大綱,終於完工了!

對了,如果你對腦科學如何運用於我們日常的生活行為感到興趣的話,歡迎報名參加由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所舉辦的活動(相關活動訊息連結:https://bit.ly/3EEYGxE

20221119~20 日「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初階):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

2023114~15日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進階):腦科學於神經心理教育/諮商的運用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為什麼我們老是合理化我們的遭遇?

前幾個月受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顏正芳教授邀約,希望我能和他們的精神科醫師談談「動機式晤談」的使用心得。在颱風來襲的今明兩天,幸好風雨不大,讓動機式晤談工作坊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回想起幾年前我在寫動機式晤談這本書的時候,當時完全是以心理學的角度來撰寫這本書。隨著這幾年我對於腦科學如何運用教育與心理諮商的投入,現在的我回頭再來看動機式晤談,又有了不同層次的理解。(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之起手式


人類,為什麼常會出現對外在事件合理化的內在語言?原因是因為大腦在處理訊息的過程中,不太能接受不合理的訊息。不合理,代表著自己原有內在處理事情的參考架構,與這件事情有所衝突。一旦外在事件與自己原有處理事情的模式有相衝突的時候,控制疼痛的背側前扣帶迴就會釋放疼痛的訊號。人為了避開疼痛感受,大腦就會開始出現將外在事件的發生合理化的內在語言。

比方說當我們面對讓人垂涎欲滴的甜點,很想大吃一番的你,腦內如果沒有出現「胖胖也很可愛」、或是「吃,會讓人有一種幸福感」等的內在語言,而是「肥胖是百病之源」等的內在語言,一定會讓內在充滿矛盾的你感受到無比的疼苦。

家暴、或性侵害的受害者又是另外一個例子,有些個案在發生重大創傷後,即便他們沒有錯,錯的是加害者,他們的大腦也常會出現「一定是自己穿得太暴露」、「一定是自己做不好」等合理化外在事件的自我內言。(延伸閱讀:從腦科學談阿德勒早期回憶:回憶一次,就創憶一次!


去年藝人王力宏與妻子李靚蕾婚變事件,雷神(李靚蕾)提到「我才是長期遭受精神虐待、羞辱和被你情感操控的那個人。」

情感操控(gaslight)字面上翻成「煤氣燈效應」,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指的是加害人(一個人或一個團體)秘密地讓受害者在不知覺的情況下,慢慢地懷疑自己的記憶力、感知力或判斷力,最後的結果導致受害者出現了所謂的認知失調。受害者為了不讓自己陷在認知失調所帶來的痛苦,於是她意識沒有覺察的情況下,就使用了心理學領域所說的防衛機制,當中最常用的就是合理化。(延伸閱讀:協助個案蛻變的第一步:要學會看懂個案想改變的動機

合理化,是讓我們內在處理事情的參考架構,能和外界的事情一致。即便合理化的內容與事實不吻合,但大腦為了讓我們逃避痛苦的感受,還是會傾向做出這樣不合理的判斷。久而久之,原本只是要暫時逃避痛苦的合理化理由,慢慢地就取代了原有內在處理事情的參考架構,也就成了行為的習慣。在日常生活裡,我們有多常使用合理化呢?假如有機會細細地去覺察日常的人際互動,一定不難發現我們竟然會有那麼多使用合理化留下來的相關足跡


合理化在某些情況,的確會幫我們暫時逃避痛苦,但更多的時候,合理化的結果是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妨害。要改變一個人的合理化,動機式晤談是臨床常會被用來處理抗拒改變習慣的好方法。(延伸閱讀:動機式晤談的介紹


動機式晤談有一個核心的概念,就是助人工作者在會談的過程中,會嘗試地引導個案看到自己的矛盾處


一旦我們面對自己的不一致,就會讓自己的背側前扣帶迴就會釋放疼痛的訊號。如果想要緩解這樣的不舒服的感受,不外乎就是改變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改變自己的行為。如果個案選擇了後者,改變就自然到來。


前幾年,也曾受顏教授邀約與他們分享「動機式晤談」。這幾年下來,特別是我對腦科學又有了不同的學習,今明兩天高醫大精神科的「動機式晤談實務訓練工作坊」,我會再加上一些腦科學的相關概念。如果套用我自己提出的「整合神經心理諮商理論模式」,動機式晤談的相關策略就是在處理「趨前與逃避」動力導向的衝突。(延伸閱讀: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


不同時期與來參加的學員,總是有不同的經驗分享,這也應驗了教學相長,開心。對了,也順便和各位朋友報告一下我出書的進度。我的第三本書《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一):大腦如何感知世界?》正在努力讓它出版的過程中。至於第四本書《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二):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也撰寫了2/3囉,有機會應該也會在明年初與大家分享!(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神經心理教育/諮商~》的大綱,終於完工了!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

 

今天上午預計到高雄圓山飯店,將與來自全國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主任談談「生態觀點自殺防治:跨系統合作模式」

半年多前接到這個活動邀約的時候,心裡想我可以和這些來自全國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主任分享些什麼呢?在構思的時候,我的大腦浮出一個聲音,或許可以嘗試地和他們我近幾年來臨床的實務經驗「心理學與腦功能結合的實務運用」。(延伸閱讀:高效能親職教養秘技:神經心理諮商的運用

認識偉任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也是諮商心理學博士。醫學的診斷與心理學個案概念化有什麼樣的差異呢?舉一個DSM診斷與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的例子來說(如下表)。


長久以來,心理學與腦科學兩者之間一直都存在著一個不小的隔閡。會有這個隔閡的原因,是因為心理諮商師常運用的是心理隱喻,而腦科學家強調的則是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的連結。即便一百多年前心理治療開始被歸類為是一門科學,當初也是基於腦功能科學所發展出來的,但因為心理學與腦科學看待事情的角度很不一樣,導致有好長一段的時間,兩者存在著跨不過去的鴻溝。(延伸閱讀:何謂神經心理諮商? 從腦科學談孩子的情緒教育:神經序列治療模式的運用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的科學,主要是透過客觀的立場、科學的方法來進行觀察及歸納,然後利用研究的結果來解釋我們的心理與行為的表現,並預測接下來的相關反應。比方說知名學者約翰.鮑比(John Bowlby),他從觀察孩子與身邊重要他人的互動反應,提出所謂的依附理論。心理學是一門透過從人體外部研究的科學;而腦科學則是透過研究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發育等,來解釋我們的心理與行為的變化。比方說同樣是描述依附理論,著名神經心理學家艾倫.肖爾(Allan Schore)就會從基因遺傳、大腦皮質、以及邊緣系統等相關組織的變化,來說明人與人間的相互關係。腦科學是一門透過從人體內部研究的科學。

這兩們科學之間,雖然有許多的知識和研究題材是有高度重疊,但因為彼此各自專業養成的培訓內容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當面對不熟悉的用語或定義時,就容易被認為是超出他們專業領域的範圍,而沒有進一步去深究。或者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所以也就無法做進一步地溝通與討論。

腦科學與心理學各有其擅長之處,腦科學可以讓助人工作者做出精準治療的判斷,而心理學則可以提供助人工作者多元治療的處遇方案。身為執業20多年的精神科醫師,也同時兼任諮商輔導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的我,來到中年內心有一個聲音在召喚,期待能將這兩們科學各自專業領域的知識,翻譯成兩邊領域工作者都可以理解的語言,以期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之間的鴻溝,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縮小一些些。

近幾年來學生傷害自己的情況有越來越多的現象,這些孩子到底怎麼了?




今天上午偉任會以四個結論,和來自全國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主任分享「生態觀點自殺防治:跨系統合作模式」。


其中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會和來參與的主任們分享我自己使用「整合神經心理諮商理論模式」的使用經驗。


偉任所提出的「整合神經心理諮商理論模式」,是修改自「一致性理論模式(Consistency-theoretical model)」。一致性理論模式是由克勞斯.格勞(Klaus Grawe)這位知名學者所提出,他認為神經心理治療有幾個原則,包括強調個體生理與環境的互動、人際關係與大腦功能的相互關係、記憶系統、情緒與認知等原則。然後再運用神經心理衡鑑的結果進行個別化處遇計畫的設計,使用的介入策略,需要有與問題相關的腦區與腦神經迴路為依據。


一致性理論模式說明了人類基本需求(掌控、括樂/痛苦迴避、依附、自我實現)、動機基模(趨前、迴避)以及經驗與行為當中的關聯性。後來,這個理論模式又被做了修改取名為「整合神經心理治療理論基礎要素模式」 (Dahlitz & Rossouw, 2014)


雖然「整合神經心理治療理論基礎要素模式」這個理論模式,對於神經心理諮商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但我並沒有打算做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因為我在使用這樣的理論架構時,似乎不能很貼切的運用於自己的實務工作經驗中。

在研讀了許多關於神經心理諮商的書籍與研究文獻後,基於自己的臨床實務工作經驗,再搭配腦解剖的圖像概念,我將這個理論架構再做了大幅度的修正,另外提出了一個名為「整合神經心理諮商理論模式」的理論架構。

今天的活動,偉任會舉窺視症的案例來說明「整合神經心理諮商理論模式」的運用。窺視症大部分都是男性,絕大多數的患者在18歲前就開始有此症狀。症狀最嚴重的階段,大約會是在1525歲之間,之後問題會逐漸下降。患者窺視的過程有著相當複雜的心理歷程,可能會有害怕被發現的緊張感進而愛上這樣的感覺,或是混雜莫名強烈複雜自己無法的情緒等。雖然他們的問題都是來自於情緒腦的焦慮,但大腦失功能成因的不同(是來自天生體質的問題?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心理的動力也會不一樣,當然處遇的方向就會很不同。前者(紅色圈圈)需要運用的方式是暴露不反應、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而後者(綠色圈圈)則需要分析取向、完形治療等的治療法的介入

 


經過這幾年使用「融合腦科學與心理學」的治療經驗,越來越覺得醫學領域中精準醫療的重要性。等我「心理學遇到腦科學(ㄧ)(準備出版社出版的過程中)」與「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二)(書稿進一步修改過程中)」完成後,或許接下來下一個的生命召喚,說不定會投入精神科的精準醫療?(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神經心理教育/諮商~》的大綱,終於完工了!)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