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

 

今天上午預計到高雄圓山飯店,將與來自全國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主任談談「生態觀點自殺防治:跨系統合作模式」

半年多前接到這個活動邀約的時候,心裡想我可以和這些來自全國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主任分享些什麼呢?在構思的時候,我的大腦浮出一個聲音,或許可以嘗試地和他們我近幾年來臨床的實務經驗「心理學與腦功能結合的實務運用」。(延伸閱讀:高效能親職教養秘技:神經心理諮商的運用

認識偉任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也是諮商心理學博士。醫學的診斷與心理學個案概念化有什麼樣的差異呢?舉一個DSM診斷與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的例子來說(如下表)。


長久以來,心理學與腦科學兩者之間一直都存在著一個不小的隔閡。會有這個隔閡的原因,是因為心理諮商師常運用的是心理隱喻,而腦科學家強調的則是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的連結。即便一百多年前心理治療開始被歸類為是一門科學,當初也是基於腦功能科學所發展出來的,但因為心理學與腦科學看待事情的角度很不一樣,導致有好長一段的時間,兩者存在著跨不過去的鴻溝。(延伸閱讀:何謂神經心理諮商? 從腦科學談孩子的情緒教育:神經序列治療模式的運用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的科學,主要是透過客觀的立場、科學的方法來進行觀察及歸納,然後利用研究的結果來解釋我們的心理與行為的表現,並預測接下來的相關反應。比方說知名學者約翰.鮑比(John Bowlby),他從觀察孩子與身邊重要他人的互動反應,提出所謂的依附理論。心理學是一門透過從人體外部研究的科學;而腦科學則是透過研究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發育等,來解釋我們的心理與行為的變化。比方說同樣是描述依附理論,著名神經心理學家艾倫.肖爾(Allan Schore)就會從基因遺傳、大腦皮質、以及邊緣系統等相關組織的變化,來說明人與人間的相互關係。腦科學是一門透過從人體內部研究的科學。

這兩們科學之間,雖然有許多的知識和研究題材是有高度重疊,但因為彼此各自專業養成的培訓內容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當面對不熟悉的用語或定義時,就容易被認為是超出他們專業領域的範圍,而沒有進一步去深究。或者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所以也就無法做進一步地溝通與討論。

腦科學與心理學各有其擅長之處,腦科學可以讓助人工作者做出精準治療的判斷,而心理學則可以提供助人工作者多元治療的處遇方案。身為執業20多年的精神科醫師,也同時兼任諮商輔導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的我,來到中年內心有一個聲音在召喚,期待能將這兩們科學各自專業領域的知識,翻譯成兩邊領域工作者都可以理解的語言,以期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之間的鴻溝,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縮小一些些。

近幾年來學生傷害自己的情況有越來越多的現象,這些孩子到底怎麼了?




今天上午偉任會以四個結論,和來自全國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主任分享「生態觀點自殺防治:跨系統合作模式」。


其中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會和來參與的主任們分享我自己使用「整合神經心理諮商理論模式」的使用經驗。


偉任所提出的「整合神經心理諮商理論模式」,是修改自「一致性理論模式(Consistency-theoretical model)」。一致性理論模式是由克勞斯.格勞(Klaus Grawe)這位知名學者所提出,他認為神經心理治療有幾個原則,包括強調個體生理與環境的互動、人際關係與大腦功能的相互關係、記憶系統、情緒與認知等原則。然後再運用神經心理衡鑑的結果進行個別化處遇計畫的設計,使用的介入策略,需要有與問題相關的腦區與腦神經迴路為依據。


一致性理論模式說明了人類基本需求(掌控、括樂/痛苦迴避、依附、自我實現)、動機基模(趨前、迴避)以及經驗與行為當中的關聯性。後來,這個理論模式又被做了修改取名為「整合神經心理治療理論基礎要素模式」 (Dahlitz & Rossouw, 2014)


雖然「整合神經心理治療理論基礎要素模式」這個理論模式,對於神經心理諮商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但我並沒有打算做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因為我在使用這樣的理論架構時,似乎不能很貼切的運用於自己的實務工作經驗中。

在研讀了許多關於神經心理諮商的書籍與研究文獻後,基於自己的臨床實務工作經驗,再搭配腦解剖的圖像概念,我將這個理論架構再做了大幅度的修正,另外提出了一個名為「整合神經心理諮商理論模式」的理論架構。

今天的活動,偉任會舉窺視症的案例來說明「整合神經心理諮商理論模式」的運用。窺視症大部分都是男性,絕大多數的患者在18歲前就開始有此症狀。症狀最嚴重的階段,大約會是在1525歲之間,之後問題會逐漸下降。患者窺視的過程有著相當複雜的心理歷程,可能會有害怕被發現的緊張感進而愛上這樣的感覺,或是混雜莫名強烈複雜自己無法的情緒等。雖然他們的問題都是來自於情緒腦的焦慮,但大腦失功能成因的不同(是來自天生體質的問題?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心理的動力也會不一樣,當然處遇的方向就會很不同。前者(紅色圈圈)需要運用的方式是暴露不反應、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而後者(綠色圈圈)則需要分析取向、完形治療等的治療法的介入

 


經過這幾年使用「融合腦科學與心理學」的治療經驗,越來越覺得醫學領域中精準醫療的重要性。等我「心理學遇到腦科學(ㄧ)(準備出版社出版的過程中)」與「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二)(書稿進一步修改過程中)」完成後,或許接下來下一個的生命召喚,說不定會投入精神科的精準醫療?(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神經心理教育/諮商~》的大綱,終於完工了!)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