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次迷走神經之臨床實務運用



許多的心理學家不約而同地都提到安全感需求的重要性,比方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安全需求依附理論中安全依附的重要性、以及現實治療的五大需求中的生存感需求等

心理深層的不安與傷痛,渴望被瞭解,尤其被你周遭重要他人所瞭解。基本生存安全感的需求如果被滿足了,不安的身體狀態才有機會被冷靜下來,心靈才得以獲得瞭解、釋放與成長。
許多腦科學的實證研究結果,都證實了心理表現會影響生理症狀的呈現,生理症狀的正線也會影響心理表現。一旦我們周遭的環境起了變化,讓我們的大腦感受不到安全感體內的自律神經就沒有經過太多意識的考量,下意識地就透過不同的生理表現來嘗試回應周遭的壓力感知。(延伸閱讀:三分鐘看懂「阿德勒心理學」~整體論~

這樣的現象,史蒂芬.伯格斯(Stephen Porge)以達爾文演化論為基礎,再加上自己多年科學研究的佐證,他與他的研究夥伴提出了「多層迷走神經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個體會依據周遭環境安全與危險不同層度的覺知(稱之為「神經覺 neuroception」),啟動不同層次的自律神經系統作為相對應的反應
不同層度安全感的覺知,決定了個體本能會運用哪一個生理狀態來回應。依據「多層次迷走神經理論」,會分為三種狀態來回應:第一層次啟動無髓鞘的迷走神經;第二層次啟動交感神經;第三層次啟動有髓鞘的迷走神經。
你或許有聽過自律神經失調,但對於人體自律神經是如何作用的,可能就不是那麼的清楚。所以在介紹多層迷走神經理論之前,稍微和大家解釋一下自律神經的組成以及在體內負責的功能為何?(延伸閱讀:從腦功能科學看居家檢疫市民燒炭自殺社會事件

人體的神經分為中樞神經與周邊神經,周邊神經又分為體神經(10%)與自律神經(90%)。

自律神經支配了全身的器官,從頭到腳、由外而內,幾乎身體的所有系統都受其影響。自律神經又分為兩類:一類是扮演生理機能加速器角色的交感神經,另一類是肩負生理機能煞車器功能的副交感神經。當我們的心理狀態處於緊繃的時候,身體就會啟動交感神經,讓我們處於備戰的狀態;反之,當我們的心理狀態處於放鬆的時候,身體就會啟動副交感神經,讓我們處於平靜的狀態。每一天,交感與副交感會因應我們心理的狀態作出做合適的切換,就是所謂的健康良好的運作模式。(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之起手式
當中的副交感神經,又可以再區分為兩類:一類是起源於背側運動核(dorsal motor nucleus)的背側迷走神經叢(dorsal vagal complex,它沒有髓鞘包覆,大部分的脊椎動物都有這類的神經,主要是掌控橫隔膜下的相關內臟器官。在演化的歷史上,發展相對比較古老。在面對極大的生存威脅時,動物會凍結自己生理機能,以保留他們存活的相關資源;另一類是起源於疑核(nucleus ambiguus)的腹側迷走神經叢(ventral vagal complex,它有髓鞘包覆,主要負責調節動物的頭部、臉部的肌肉的運作,以及心跳與呼吸的機能,讓人產生放鬆與社會聯繫的人際互動行為。
有了上述對於自律神經的瞭解後,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多層迷走神經理論」?所謂的「多層迷走神經理論」,指的是個體會依據自己對外界環境的感知,依據「是否有安全感?」以及「是否有生命危險?」來區分個體該使用哪一種層級的自律神經作為因應。

當一個人感覺到周遭的環境是安全的,這時啟動的是第三層次有髓鞘的腹側迷走神經叢,協助個體調節眼睛、臉部、咽喉、頸部等肌肉,產生與他人有社會聯繫的人際互動策略,讓人感覺到平靜得到撫慰;反之,一個人如果感覺到周遭的環境有危險或是與社會的連結受到威脅,這時啟動的是第二層次的交感神經。透過交感神經系統,個體會動員起來,產生「戰或逃」主動的行為因應,讓人發揮對抗外接威脅的力量;一旦威脅的程度等級更加提升,讓一個人感覺到有生命危險、壓根兒一點都無力去阻擋危險、也無處可逃時,就會啟動第一層次無髓鞘的背側迷走神經叢。因為戰和逃都無濟於事,個體在行為表現上反而會出現呆僵、崩潰、昏厥、裝死等停止反應的被動行為表現,以便保留既有的資源。無髓鞘的背側迷走神經叢一旦啟動,就會讓人感覺到無助、無望。
比起一般只談論交感、副交感神經系統,這個理論多了一個無髓鞘的背側迷走神經叢系統的行為反應。不管是哪一種層次的自律神經反應,通常在我們意識層面還沒有充分覺知的時候就已經啟動,下意識地支配人的行為表現。
說到這裡,你可能也會發現,嚴格來說,多層迷走神經理論應該被稱為多層自律神經理論會是比較合宜一些。
瞭解了「多層迷走神經理論」後,我們再回來看上一篇文章《阿德勒心理學行為目的論運用的瓶頸與反思 》,就可以知道罹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的部分行為表現(例如:驚恐、逃避),以及有些孩子不穩定的情緒或行為表現(例如:爆哭、亂發脾氣、攻擊周遭的人),助人工作者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來評估探討個案背後的行為目的,有時就會遇到部分的困難,因為上述的個案的症狀表現可能是下意識生理本能對周遭環境產生的回應,而不是背後有明顯的行為目的。
臨床實務上要如何運用「多層次迷走神經理論」來協助個案呢?根據「多層次迷走神經理論」,助人工作者在面對罹患創傷後症候群的患者、或是沒有明顯行為目的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第一步就是需要讓他們感受到安全感,移除可能的潛在威脅。有了安全感之後,有許多不自主自律神經主導的生理症狀表現就會隨之減退。少了這些自律神經本能反應症狀的遮蔽,就可以比較有容易有機會去探討個案背後真正的行為目的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何這麼多的心理學家,在其發展的心理學理論中,這麼強調個體安全感的重要性

阿德勒心理學行為目的論運用的瓶頸與反思


認識我的好友大概都知道,這幾年來偉任投入不少心力在「動機式晤談」以及「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運用與推廣。雖然現在還是滿喜歡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諸多理論與觀點,但,捫心自問,我倒也還算不上是阿德勒醫師的鐵粉。隨著這幾年在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運用與推廣,自己覺得100年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論述,也有一些觀點值得我們再進一步地思考。


比方說,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就不同意因果論,嘗試用目的論來解釋人的所有行為。如果我們相信了「行為目的論」,就可以用它來找出我們自己逃避人生任務背後的種種藉口。在藉由檢視意識層面裡推託逃避的理由,讓我們有機會再次擁有改變人生的決定權。這樣的觀念,的確在某些時候是可以給予陷在困境的人們帶來改變的力量。(延伸閱讀:生氣,其實是一種選擇~管教孩子需要懂的行為目的論~三分鐘看懂「阿德勒心理學」~自卑與超越~
然而,在某些情況,這樣的觀念似乎低估了生理、下意識及潛意識等因素的影響。這幾年來,偉任在使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也漸漸地出現了幾個疑惑……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的「目的論」,認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有一定的目的。以目的論來解釋心理創傷,就會認為這是個案心理一直存著不想改變的想法,才會將之前的不幸當成逃避的藉口。但,在臨床實務是這樣子的嗎?想想看,這樣的說法運用於遇到天災(地震、車禍等)或是人禍(性侵、家暴等)的個案,在我們進行個案概念化的時候,似乎好像有會遇到一些瓶頸。有時,再怎麼想破頭,好像也分析不出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相關症狀的個案,在他的背後有哪些可能的行為目的。實務上,也有許多個案的表現,他的症狀就僅僅是出於個體面對壓力本能的生理反應而已。
另外,德瑞克斯將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目的區分為:吸引注意、要求權力、意圖報復、表現無能,給身為父母的我們在教養孩子的過程,有一個很好的參考架構。(延伸閱讀:阿德勒教你如何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涵~行為目的論~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運用之實例
然而,孩子的偏差行為,偉任在這幾年下來運用「行為目的論」的親師諮詢心得,好像也有一部分孩子的情況,也很難以這四種「行為目的論」來解釋孩子背後的意圖。有時,經老師、家長、心理師、醫師等眾人的用力探索後,孩子這些不穩定的情緒或行為表現(例如爆哭、亂發脾氣、攻擊周遭的人)也真找不出孩子意識層面有什麼樣的意圖,反倒是可以運用孩子在壓力環境下會出現生物本能的行為反應可以解釋得通。
總得來說,行為目的論的相關概念,雖然可以帶給個案重新改變的勇氣,然而,在實務工作的某些時刻,也需要考量生物因素、下意識及潛意識對個案的影響。
前些時候,因為開始探索神經心理科學,研讀到「多層迷走神經理論 Polyvagal Theory」的論述,覺得還滿適合補足阿德勒心理學行為目的論在臨床使用上所遇到的瓶頸。多層迷走神經理論是由Stephen Porges這位學者於1994年時所提出來的,他認為個體會依據自己對外界環境的感知,「是否有安全感?」以及「是否有生命危險?」來區分個體該使用哪一種層級的自律神經作為因應。下圖是偉任初步整理的階層因應圖,詳細的概念,之後再找時間和各位好友做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
雖然,阿德勒心理學的運用在臨床實務運用有一些小小的瓶頸,然而,比起其他的心理學派,偉任還是覺得它能提供助人工作者有一個較全面對人性的理解。除此之外,平易近人的理論,也滿符合一般人可以日常使用等等的優點。
如果你對阿德勒心理學於實務工作運用感到興趣的話,在今年的下半年,你在不同地區的張老師找到「阿德勒勇氣改變術實務訓練工作坊」活動相關的資訊,活動相關連結如下:
9/19~20桃園:https://bit.ly/2z1Rzjs
11/7~8台南:https://bit.ly/2Wf5Fqv
12/5~6台北:https://bit.ly/3dppAsk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之起手式


禪宗《指月錄》記載了青原惟信禪師曾對門人說過的一段話:「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即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這一段話似乎也很貼切地描述了偉任這二十多年來臨床的執業生涯歷程……
第一重境界,二十四年前,偉任從醫學院畢業。相對於許多科系的畢業生,其畢業後面臨的第一個困擾,通常是生涯職業抉擇的難題。醫學院的畢業生,在其畢業後絕大部分都不用考慮地就抉擇了醫療職場,偉任也不例外。接下來的故事,我想你也可以猜得到,以科學為基礎、嚴謹、實事求是的精神醫療訓練,讓我養成在面對病人所謂心理疾患的判斷時,很自然地就會以疾病觀點來看待來求診病人的行為表現。
此時我的頭腦沒有太多複雜的理論概念,所有的判斷只要以DSM診斷準則為標準就可以了。理解病人,僅僅停留於表面,對周遭人、事、物的感受,有著濃濃DSM客觀黃金診斷的準則。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十七年前,偉任因緣際會闖入了諮商心理學界,一眨眼也取得了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與博士的學歷。十多年的心理學學習的洗禮,讓我開始探究人事物的本質。透過不同學派心理學的觀點,對人、事、物的感受,不再只是停留於表面。
有了十多年心理學訓練的底蘊,於是,看到人、事、物,不再只是客觀專家建議的疾病描述條文而已。取而代之是,不同心理學派對這個世界人、事、物豐富主觀的詮釋。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一年前,也大約是我四十七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特別夜深人靜的一個人獨處的夜晚,特別讓偉任思考人生下一個階段該做些什麼?在有一次在期刊文獻閱讀的時候,赫然發現,心理學與腦科學原來也可以有那麼多的連結,於是,又開始對於腦科學有了濃厚的興趣。
這個階段腦科學研讀的起心動念,和二十四年前剛進入精神醫療為了獲取精神專科執照的訓練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時候的閱讀是自己的喜愛,聚焦於心理學與腦科學交集的領域。期待幾年後我,有機會來到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和大家分享有腦科學為基礎的心理學論述
為了之後有機會可以開心地告訴大家「心理學與腦科學,原來距離也沒有那麼遠」,接下來的這幾年,腦科學的專研會是偉任下一個人生追尋的目標。
除了大量閱讀外,我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將這兩個複雜的領域用簡單的語言闡述清楚?看來,圖示是一個可能的解決方式。於是乎,偉任向我們家的老闆提出了計畫書,經過了一番的說明,獲得我家太座大人的首肯,她也撥了一些銀兩讓我購買了繪圖板。
本週花了一些時間學了繪圖軟體,製作了兩張大腦圖,不好意思,有點粗糙。但,這也標記著「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重要的里程碑。各位好友也可以留意一下並給予我回饋,未來再看看偉任畫畫的功力有沒有增加一些囉!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