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看懂「阿德勒心理學」~整體論~


自從三年前開始接觸「阿德勒心理學」後,覺得這樣的心理學,還蠻適合用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舉凡與孩子的互動、與同事的互動、乃至於和自己的相處等等。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與運用,自己對於「阿德勒心理學」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你我的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見「阿德勒心理學」,它是一種生活「心」的態度;是一門非病態的心理學(非針對精神疾病);也是一般大眾可以運用的心理學,每日的生活,你都可以用得到的心理學。了解「阿德勒心理學」並不難,難的是,「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需要一些勇氣及堅持」


為了讓對於「阿德勒心理學」有興趣朋友的你,能很快地對「阿德勒心理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所以,我就計劃在未來的這一段時間,整理一些相關的資料與你分享我自己對「阿德勒心理學」的理解。
「阿德勒心理學」有幾個很基本、也很重要的觀念,比方說,
「整體論」、「人際關係論」、「目的論」、「生活型態」、「自卑與自卑情結」、「創造性自我」等等。

今天,就讓我和先你分享「阿德勒心理學」的「整體論」……

前些日子,有幾位非心理專業的好朋友,帶著部分的疑惑,問了我一個問題:
「陳醫師,在你的文章中,有時候會用『阿德勒心理學』,但有時候又會用『個體心理學』,我有一點被你搞混了,不是很清楚這兩者的差別?」
不知道你是否也會有同樣的疑惑?
其實,「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個體心理學」。只是用「個體心理學」,可能會讓非心理專業的你,容易有一些困惑(其實,我一開始接觸時,也有同樣的疑惑)。
為何「阿德勒心理學」又會被叫做「個體心理學」呢?那就不得不談到「阿德勒心理學」的「整體論」了。
阿德勒說「整體」,指的是我們看一個人,是不能將其分開來討論(「不可分割」的拉丁文為:individuum),而必須從「整體」來掌握。也就是說,阿德勒反對將一個人切分成生理與心理、意識與無意識、理性與感性、超我自我本我等來討論。因此,在這個心理學一開始形成時,「阿德勒心理學」也被稱為「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換句話說,個體心理學就是將個體當成一個無法切割、需要整體來看一個人的心理學。
所以,如果你想對「阿德勒心理學」有更進一步的專研,想閱讀一些有關於「阿德勒心理學」比較新的觀念,那你就得在「個體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找尋相關的文章。

對了,前幾天,也有人問我說:「佛洛伊德與阿德勒,他們兩人是師徒關係嗎?」答案是:兩人並非是師徒關係。因為阿德勒不太贊成將一個人切分成不同的部分來討論,顯然地,這樣的觀念和佛洛伊德有著很大的不同。阿德勒與佛洛伊德的不同,你也可以再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延伸閱讀:阿德勒與佛洛伊德兩位心理學大師差異到底在哪裡?)。兩人有過短暫的合作,但不久,彼此因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就分道揚鑣了。所以,基本上,兩人稱不上是什麼師徒關係(倒是佛洛伊德與榮格比較有師徒關係)。



 
回來談談,什麼是「整體論」


阿德勒覺得我們應該用「整體論」來看個體。那到底什麼是「整體論」呢?


打個比方來說,在生活中,你一定會有許多機會會遇到「矛盾」。一旦我們心中有了矛盾而裹足不前,沒有辦法下決定,我們就會用「理智與情感打結」來當作藉口,告訴自己「我被情感給打敗了,所以……」、或是說「有時候,理智上,我知道該怎麼做,但情感上,卻沒有辦法接受……」。


 
人的心理,同時具備有理智與情感、意識與潛意識,乍看之下,它們好像是對立存在。不過,阿德勒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人的心靈是不能切割,一切都是緊密的相連結

其實,事情沒有那麼複雜,「理智」與「情感」本來就不是對立的兩端,反而是像一台汽車「加油」和「煞車」一樣,兩者是互相合作(並非是互相對抗),只是依循你設定好的目標前進,然後,「理智」與「情感」兩者彼此互相協調(「加油」和「煞車」一樣),最後,達到你預期想要的目的罷了。



例如,一個人想要減肥,但卻抗拒不了吃甜食的誘惑,這時,他會說服自己說:「我就是天生意志力不夠。」其實,阿德勒就告訴我們說,與其說你辦不到,不如說是你自己「決定不去做」、自己「決定不想做」。
簡單的來說
就是,你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其實,都是自己做了決定,你自己選擇了這樣的行為。瞭解這樣的概念以後,當我們在有矛盾時,不要再把「屈服於情感」當成自己沒有行動的理由,讓自己有一個卸責的藉口。
另外,有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人際關係論」、「目的論」、「生活型態」、「自卑與自卑情結」、「創造性自我」等等的概念,之後,再找時間和大家分享嘍!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阿德勒教你如何當主管~不可以教導~



有些主管老是抱怨...
「現在的下屬很頭痛,總是缺乏獨立判斷的能力,老是需要告訴他怎麼做,才會動手
「想當初我們的學習是那麼的主動,現在,怎麼
不知道上述這樣的抱怨,是否在你的職場上,三天兩頭就會經驗到?
其實,這些主管的抱怨,雖然情境都不盡相同,然而,說穿了,都是來自同樣的一個原因。什麼樣的原因呢?答案,就是平日「主管給了太多的教導」
怎麼說呢?
先想想看,你曾經是否有過這樣的生活經驗?工作中,每次的會議,90%以上的時間,都是主管一個人在發言(更精準的來說,應該是主管一個人在自言自語)。
這樣的過程中,表面上,好像主管是在用心的教導與培育下屬。其實,身為旁觀者的我們,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此時的主管,只不過是他正在展示自己的權力,以及讓下屬知道,他自己擁有對下屬有益的智慧罷了。對了,有時候,在他訓誡快要結束的時候,甚至還會來上一段主管語重心長的內心戲,「自己也很不得已,要不是有『使命感』,他也不會」。在那當下,我想,身為下屬的你,一定能充分體驗到,什麼是「度日如年」的感受吧。
在這樣整個教導意味相當重的會議過程,充滿了主管濃濃的「優越感」。殊不知,阿德勒告訴我們說,強烈的優越感和自卑情結,有時並沒有什麼特別不同,某個程度來說,強烈的優越感,其實是企圖掩飾主管自己內心的自卑感而已。







也就是說,在職場上,有愛教導的上司,就會有缺乏獨立自主的部屬有老愛下命令的主管,就會有等待指示的下屬
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你一定需要先了解「教導」與「輔導」的差別(延伸閱讀:從阿德勒的觀點來看:重視「教導的傳統醫療照護」與著重「輔導的合作取向照護」的差異


阿德勒認為,要培養具有自主能力的下屬,主管一定不能給予太多的「教導」。因為太多的「教導」會讓下屬失去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要教導,那想要培育有自主能力下屬的主管能做些什麼?
比方說,當下屬問主管說「我該怎麼辦才好?」,這時,一位好的主管該如何回應呢?
身為主管的你,或許心中早有答案或解決方案。然而,此時的你,或許先別急著回應他,也許可以先反問他
「針對這樣的問題,在你心中,原本有打算怎麼做呢?」
這時候,要記得一定還要運用心理學一個很簡單、但也重要的技巧----「沈默」。記得一定要在心中默數五秒鐘,給下屬一個思考的空間。




為什麼要「沈默」呢?
可別小看這樣短暫靜默的五秒鐘,「沈默」在會談中,有著極大的power。它可以迫使接受訊息的一方,聚焦並思考你拋出的問題;也可以讓對方有一個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在我督導醫院年輕住院醫師的心理治療過程,常常會看到年輕醫師與病人的對話互動,常常因為少了這「沈默」的技術,而讓治療的歷程不太容易深入,而流於表面的談化。
對了,記得在會談中,也不宜沈默太久。因為太久的沈默,也會讓彼此很難受。
有興趣的你,或許也可以試著在你週遭生活的對話,試試看,感受一下平日沒有注意到的「沈默」威力。
除了「反問」下屬以外,要給予下屬明確教導的主管,可以運用「他人的經驗」來給予下屬你想要給他的教導。因為直接給予下屬建議或教導,很容易讓下屬感到自己的無能或抗拒,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心理抗拒理論」(延伸閱讀:為什麼我們要講「為什麼?」~「心理抗拒理論」~)。
如果你運用「他人的經驗」來給予下屬建議與教導,之後再讓下屬有選擇的機會,如此,會讓下屬自己感到有「自主感」
下屬是否能感到「自主感」這件事?對於下屬在養成自主能力的過程中,扮演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之一。




有了上述的心理學背景知識後,你一定很想知道,那該如何將這些心理學知識,綜合起來運用呢?
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你的下屬問你,「我該怎麼做?」
首先,你可以先用「反問」,你可以問他
「關於這個議題,你心中初步的想法是什麼?」
(這時,沈默是金,運用「沈默」的技巧,心中默數五秒鐘)
如果,下屬的回應是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問你?」
那你可以再問他說
「之前,你的前輩有人有遇到和你雷同的問題,他們有一些做法,之後,結果都還不錯,不知道你想不想聽聽看?」(勾引下屬解決問題的動機)
如果下屬說
「好啊!」
這時候,身為主管的你,就可以將原本你想要給予下屬的建議,包裝在裡面,給予他回饋說
「比如說,之前你的前輩有過這樣;也有這樣;另外,也有人這樣
最後,記得你一定還要補上一句
「不知道你覺得上述這些前輩的經驗,有那一個你覺得比較有機會來解決你目前的問題?」(讓下屬能感到自己有「自主感」,而不是被逼得去做某些事)
當然,下屬會問你這些問題,你也不要忽略了他可能正在經歷受挫的心情。在協助他找出問題解決方法的過程中,千萬也不要忘了阿德勒心理學很重要的一個技巧「鼓勵」。(延伸閱讀:阿德勒教你如何當主管~不可以稱讚~阿德勒教你如何鼓勵氣餒的孩子~親師諮詢~

下屬要能獨立自主,其養成的過程,最後一步,就是讓下屬從體驗中獲得學習。這時,就需要瞭解阿德勒心理學的「自然的結果」「邏輯的結果」(延伸閱讀: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自然」與「邏輯」結果於管教孩子之運用~親師諮詢~

對了,在運用「自然的結果」與「邏輯的結果」時,切記要留意身為主管的你,與下屬之間,是否具有足夠的信賴關係?以及下屬的行為與相對應的結果,是否具合理性相關性

有關於「阿德勒教你如何當主管」這個主題,終於,殺青了!在這重新整理的過程中,自己又有不少新的體會與瞭解。下個星期,在中油大林煉油廠的演講,看來,又可以有新的分享了。

阿德勒教你如何當主管~不可以斥責~



人一輩子的課題,大約脫不了這三種課題:1. 愛的課題2. 交友的課題3. 工作的課題
如果,我們每天工作8小時的話,換算下來,應該佔了我們一天可用的生命大約1/3的時間。如再你再進一步扣除7-8小時睡覺的時間,更精確一點,「工作」這檔事,應該是佔了我們一天可用的生命大約一半以上的時間。所以,好好地來瞭解「工作」,對你我來說,就變得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記得前些時間,和大家分享為何面對好表現的下屬時,主管不可以稱讚?(延伸閱讀:阿德勒教你如何當主管~不可以稱讚~阿德勒教你如何當主管~不可以稱讚~)今天,再和大家談談,如果你想當一位稱職的主管,你最好也不要斥責
為什麼不要斥責?原因是
阿德勒認為,每一個的內心,都存有一個自卑,也因為這樣的自卑,所以,我們都會有「努力地想變得更好」這樣的渴望。尤其,是剛踏入職場的新進員工,更是有這樣感覺。
然而,在職場上,新進的員工在面對工作上的困難及挑戰時,也因為其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本身的處理能力,相對來說,也比較不足。所以,當其在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時候,這些困難如果大於下屬外在的資源及內在的能力總和時,就很容易產生生理和心理的反應,在臨床上,我們就稱之為「壓力」
通常,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所採取面對的方式,常有兩種反應,一種是鼓起勇氣正面迎擊,並且嘗試地跨過難關;另一種就是找一些自己辦不到的理由或藉口,讓自己可以逃避自己原本應該要面對的課題。那你有沒有思考過,當面對難題時,你常採取的方式為何?如果是採取後面方式的人,阿德勒就稱這樣的人,內心懷有,反而是「自卑情結」
不知道當你面對,到困難時老是找藉口逃開的下屬時,你大都會怎麼回應?
我想多數的主管都很容易傾向「斥責」
  • 「這一點小事也受不了,我年輕的時候……
  • 「不要找藉口了,我們當時也是這樣熬過來,你們現在的年輕人……
不知道身為主管的你,這樣的斥責的動機是什麼?或許,你是想激勵這些年輕的後輩,然而,當下屬聽到你這樣的回應時,往往,反而會失去面對挑戰的勇氣。
為什麼不可以再延續之前老闆(大約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主管)帶我們的方式(X世代的主管),來帶現在的年輕人(Y世代的下屬)?你心中一定會有許多的疑惑?過去我們不也都是這樣熬果來了嗎?(延伸閱讀:阿德勒教你如何當主管~不可以稱讚~
談完X世代主管與Y世代下屬的差異後,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當X世代主管面對這些遇到困難就找許多理由的Y世代的下屬,不要指責他們的缺點,難不成,就這樣縱容下去嗎?
那當然不是
「不要斥責」不意味著就等於是「溺愛」、「縱容」
當下屬犯錯的時候,或許你可以採取的是:1. 傳達你「主觀的感覺」再加上「提問」2. 運用「拋磚引玉」的方式激發問題解決方(延伸閱讀:動機式晤談提供訊息(或建議)三步驟


如何做到「傳達主觀的感覺」再加上「提問」呢?
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學會善用「我訊息」。所謂的「我訊息」就是將以「你」為開頭的句子,改為「我」當主語就好了。
舉個例子來說,原本你表達的是「你要一定要這樣改才對」
就改成「我覺得或許這樣做會好一些,你覺得呢?」
原本你表達的是「你看你又做錯了,這對公司的營運有很大影響,你知不知道?」
你可以改為「我非常擔心公司的營運受到影響,因為你做了
再舉個例子,原本你表達的是「你這樣做,很不好,因為
你可以改為「我覺得這樣做會很不好,因為
為何「我訊息」和「你訊息」會傳達出那麼不同的訊息?讓我們看看下列的表格,你就可以很清楚地瞭解當中隱含的差異。

我 訊 息 你 訊 息
比較委婉 相對是獨斷的判斷
比較傾向橫向的觀點 相對有上對下的判斷
帶有感性回饋 相對比較是理性的評論
和對方一起面對問題 都是對方需要承擔的味道

當要給予建議的時候,除了將「你訊息」改為「我訊息」外,你還得注意需要將心理學上所謂的「次級情緒」

談到「次級情緒」,你就需要瞭解什麼是「原始情緒」
舉個例子來說,身為主管的你真正擔心是公司的營運(擔心是原始情緒),但你表現出來的,卻是破口大賣你的下屬(憤怒是次級情緒)







你會不會覺得在你的工作場域,有不少的主管都被他自己的「次級情緒」綁架,而做出許多O O X X 的鳥事呢?
當了近二十年的精神科醫師,臨床上,所謂的病人,不也都是被他/她的「次級情緒」綁架,而自己都不自知。
談到這裡,你心中有沒有很想笑,那些善於謾罵的主管,某種層度來說,其實,和精神科的病人好像也沒什麼兩樣
簡單來說,想要好好的傳達你主觀感覺的「眉角」,第一步就是要能覺察到自己的「原始情緒」,記得,如果你不想讓你的下屬將你當成病人,未來,不要再讓「次級情緒」掌控了自己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覺得,將心理學運用於日常生活,其實也沒那麼複雜,只是改改我們平日的說話技巧,換個角度看問題就可以了,很簡單吧!
下次,再和大家談談最後一個部分,如果要當個好主管,為何不可以教導?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