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燈泡走了,留下的是「喚起大家對愛的重視」~談阿德勒社會興趣~


       相信最近你我的心情,或多或少都受到臺北殺童事件的影響而起伏不定。想必這時候的你心中一定有許許多多的疑惑,你一定在想,到底,王姓嫌犯怎麼了?怎麼會發生這樣駭人聽聞的社會事件。


      
       以下影片
,是我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如何看待這個事件的心得(大約4分鐘)。




       許多人在這個時候都在討論,王姓嫌犯他是不是一位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還是如同衛福部所說的,他比較像是吸毒產生的幻覺進而導致這件憾事的發生也進一步的討論,是否他該不該接受強制治療,嫌犯在社區該不該被列管?更多人在這個氣憤的時刻下,更希望的是嫌犯接受處以死刑。

       討論該不該處以死刑,這不是我的專業?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也無意在這個時候討論嫌犯的診斷,他是不是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還是藥物導致的精神病?

       小燈泡走了,孩子的媽媽在沈痛之餘還不忘呼籲社會要「換回大家對愛的重視」。我的身分除了是精神科醫師外,同時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爸,聽到這樣的呼籲,相當有感受。孩子的早期生命經驗,在這次的社會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為什麼身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多一點關心孩子成長的早期生命經驗。或許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可以提供我們了解,為什麼要重視早期生命經驗的一個學理基礎。

       每一個孩子,或多或少都帶著部分缺陷來到這個世上,因為這樣的缺陷,讓孩子在生命的早期感到比別人差,比別人遜色。這樣的念頭慢慢的變成孩子的私有邏輯,帶著這樣的私有邏輯,反覆的在孩子與周遭他人的互動中不斷的推論印證,慢慢的行朔出每一個孩子獨特的生命風格。孩子一輩子就帶著這樣的生命風格,在往後的生命中,找尋屬於他自己的生命意義,找尋與他人的歸屬感隸屬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興趣」。



       孩子在尋求意義感過程中的每一個行為,不外都希望找到愛與隸屬的感覺。有一部分的孩子,用對了方法,他融入了我們的社群,對社會造成許許多多的貢獻。然而,有一部分的孩子,在找尋愛與隸屬的過程中,用錯了方法,他離開了我們的社群,產生了所謂偏差行為。



       身為父母的我們,特別須留意身體有殘疾的小孩、成長過程特別受寵特別被溺愛的小孩、或是被忽略的小孩,因為這樣的孩子,特別容易選擇放棄自己,失去勇氣。


       在這個社會事件中,從有限的資訊我們隱約的發現,嫌犯在求學的過程中,因為滿臉長青春痘曾經被同學戲稱為麻鴨,也曾被同學霸凌過等等。或許嫌犯內心的深處,也曾經期待的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只是過程中,他一再的受挫,一再的用錯了方法,最後導致了這樣讓人遺憾的社會事件。面對這些快要放棄自己的孩子,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與老師能多一些愛與關懷,說不定就可以減少這一類憾事再次的發生。



       可愛的小燈泡走了,如果對這個社會還能留下一些些的東西,那或許就如同小燈泡媽媽所說的「喚回大家對愛的重視」。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六步驟提升改變動機~動機式晤談~

        近來,有一些朋友問我,是什麼原因沒有看到我再持續分享一些有關於心理學的文章。哎呀,其實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怡萱、清文、迪維、璿丞),這一段時間在學習Keynote的使用以及如何將諮商過程錄影音的相關技術。

        今天,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我們一起製作的第一部諮商影帶,未來有機會,我們還會持續分享有關於「動機式晤談」以及「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如何運用於臨床實務工作的相關經驗。


       下面的影片,是我們的第一部諮商影帶「六步驟提升改變動機」




面對陷於吵架議題的夫妻,你可以嘗試做的事~「矛盾介入」可以這樣用~



有一次,面對一直吵架吵不停的一對夫妻,諮商過程束手無策的時候,腦海中突然散過心理學一個很特別的技巧,「矛盾介入(paradoxical intervention)」,在無計可施的情境下,嘗試的給了這對夫妻返家後一個很特別的指令,沒想到結果超乎想像,在下一次的諮商,他們說回家後真的要好好的來安排吵架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矛盾介入」這樣的技巧,來自策略取向的家族治療學派,是一種特別別出心裁的方式,用以操縱個人或家庭,使其放棄失功能的行為,特別適用於治療防衛或抗拒的家庭。透過這個技術,可迫使帶有症狀的個人或家庭達到一個雙贏的局面。若個人或家庭遵守指示而繼續問題或症狀行為,治療師就獲得權力與控制,使症狀按其指示發生,即規定性的或描述性的形式。規定性矛盾指令是要求個案去做某些事;而描述性矛盾指令則是將某些已經完成的事件重新標籤,賦予該事件正向的或隱含的意義。


也就是說,這對因經常吵架失和而前來諮商的夫妻,當時給了一個指令,告訴這對夫妻回家每週三天每次吵架一小時並且做紀錄。如果這樣的指令他們不遵守,那他們就會從吵架這樣的困境走出來。如果他們真的好好去練習吵架並做紀錄,如此一來他們就可以運用自己的自主控制力來控制症狀,該症狀就獲得治療性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