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燈泡走了,留下的是「喚起大家對愛的重視」~談阿德勒社會興趣~


       相信最近你我的心情,或多或少都受到臺北殺童事件的影響而起伏不定。想必這時候的你心中一定有許許多多的疑惑,你一定在想,到底,王姓嫌犯怎麼了?怎麼會發生這樣駭人聽聞的社會事件。


      
       以下影片
,是我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如何看待這個事件的心得(大約4分鐘)。




       許多人在這個時候都在討論,王姓嫌犯他是不是一位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還是如同衛福部所說的,他比較像是吸毒產生的幻覺進而導致這件憾事的發生也進一步的討論,是否他該不該接受強制治療,嫌犯在社區該不該被列管?更多人在這個氣憤的時刻下,更希望的是嫌犯接受處以死刑。

       討論該不該處以死刑,這不是我的專業?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也無意在這個時候討論嫌犯的診斷,他是不是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還是藥物導致的精神病?

       小燈泡走了,孩子的媽媽在沈痛之餘還不忘呼籲社會要「換回大家對愛的重視」。我的身分除了是精神科醫師外,同時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爸,聽到這樣的呼籲,相當有感受。孩子的早期生命經驗,在這次的社會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為什麼身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多一點關心孩子成長的早期生命經驗。或許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可以提供我們了解,為什麼要重視早期生命經驗的一個學理基礎。

       每一個孩子,或多或少都帶著部分缺陷來到這個世上,因為這樣的缺陷,讓孩子在生命的早期感到比別人差,比別人遜色。這樣的念頭慢慢的變成孩子的私有邏輯,帶著這樣的私有邏輯,反覆的在孩子與周遭他人的互動中不斷的推論印證,慢慢的行朔出每一個孩子獨特的生命風格。孩子一輩子就帶著這樣的生命風格,在往後的生命中,找尋屬於他自己的生命意義,找尋與他人的歸屬感隸屬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興趣」。



       孩子在尋求意義感過程中的每一個行為,不外都希望找到愛與隸屬的感覺。有一部分的孩子,用對了方法,他融入了我們的社群,對社會造成許許多多的貢獻。然而,有一部分的孩子,在找尋愛與隸屬的過程中,用錯了方法,他離開了我們的社群,產生了所謂偏差行為。



       身為父母的我們,特別須留意身體有殘疾的小孩、成長過程特別受寵特別被溺愛的小孩、或是被忽略的小孩,因為這樣的孩子,特別容易選擇放棄自己,失去勇氣。


       在這個社會事件中,從有限的資訊我們隱約的發現,嫌犯在求學的過程中,因為滿臉長青春痘曾經被同學戲稱為麻鴨,也曾被同學霸凌過等等。或許嫌犯內心的深處,也曾經期待的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只是過程中,他一再的受挫,一再的用錯了方法,最後導致了這樣讓人遺憾的社會事件。面對這些快要放棄自己的孩子,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與老師能多一些愛與關懷,說不定就可以減少這一類憾事再次的發生。



       可愛的小燈泡走了,如果對這個社會還能留下一些些的東西,那或許就如同小燈泡媽媽所說的「喚回大家對愛的重視」。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