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腦科學角度看生命的意義


待會,就要北上參加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TSAP) 2020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下午,因為擔任最後一場「認同發展與生命意義的整合」座談會的主持人,昨天利用一個下午,整理一下近日研讀的腦功能科學,看看是否能在當中找出一些與生命意義相關連的資訊。於是,就有了這一篇文章的產出……


「生命」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從出生到死亡,這一路上從自卑邁向超越的人生旅途中,在追尋意義感的目的引領下,獨特的生命風格讓個體展現出日常生活的行為因應策略。因此,活在世上,你我除了要搞懂自己的「生命風格」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生課題,那就是需要理解「生命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延伸閱讀:阿德勒教你看懂時間的意義
知名哲學家康德認為,沒有一個人可以認識世界的真實原貌,因為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其實都是透過自己的感知能力,在選擇以及過濾後所經驗的表象世界。大腦大約1000億個腦神經細胞,它們之間複雜且綿密的連結,串起了我們所謂的生命知覺。200多年前康德所提出的觀點,以現今腦科學的觀點來說,你我每天都活在自己大腦所創造出來的虛擬劇本中。這也就是阿德勒心理學所談到的「彷彿」。(延伸閱讀:何為神經心理諮商?
凱利.麥格尼格爾著的《自控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心理學課程》書中提到,掌管「我要做…」、「我不要…」、以及「我想要…」的力量分別在不同的腦區。掌管「我要做…」力量的腦區,位於比較偏在左邊的前額葉皮質;掌管「我不要做…」力量的腦區,位於比較偏在右邊的前額葉皮質;而掌管著「我想要…」力量的腦區,位於前額葉皮質中間內側靠下面的腦區。(雖然,腦功能的分區,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簡單的就可以做出劃分,但,這樣淺顯易懂的概念,提供了我們日常生活作抉擇的時候,一個還不錯的檢視策略)(延伸閱讀:分泌幸福快樂腦激素,你一定要懂的阿德勒心理學:4Cs原則
「我要做…」、「我不要…」、以及「我想要…」三股力量彼此交織拉扯形塑出屬於你我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單看行為表現無法窺知其行為的意義,唯有將個體行為的表現放在人際互動的脈絡下,才能理解生命真正的意義,特別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所提到的人生三大生命任務。在自己與周遭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從親密、工作、與朋友的關係脈絡中,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進而反應出生命的意義。(延伸閱讀:阿德勒教你如何評估一個人的「生命任務」
人,內心都期待被愛與愛人、活得有意義、活得有價值。一旦我們找到屬於自己內心真正的期待與渴望,「我想要…」這個腦區的神經細胞功能就會變得活躍起來。人就會展現出強大的動機,更有勇氣去克服生活的難關。
阿德勒曾經說過:「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從何處而來?而是要往何處去?」所謂的目的論,指的是個體的行為都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展現出來的手段。當中,目的並非是事實,而是虛構的。人為了自己所設定的目的而活的,受未來虛構的目的所驅使。
追尋社群感是人的本能,自卑的感覺讓一個人努力追求優越,甚至想要達成終極的完美。因為沒有人能夠達成終極的完美,所以這些長期的目標都是虛構的。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其目的,每個人透過不同的方式、行為來獲得自己認為的歸屬感。(延伸閱讀:三分鐘看懂「阿德勒心理學」~人際關係論~
一般來說,在我們達到「我想要…」的期待目標後的那一小段時間,我們會感到開心,但這個開心通常不會太久,不一會兒,人就需要再次思考下一個更高的目標。因為人只要活著,就需要一直擁有一個離我們有一點距離「我想要…」的虛構目標。虛構目的除了讓人的行為有所依循外,另外還可以觸發補償作用,以及在困難的當下創造出正向的感覺。早期記憶會帶領個體走向何處?而人生虛構的目的會影響個體記憶的選擇。(延伸閱讀: 全家總動員製作阿德勒經典名言書籤~生命風格~
當然,剛剛談到生命意義的理解,不能只談「我要做…」、「我不要做…」、以及「我想要…」這三個腦區。以自己為出發點「我要做…」、「我不要做…」、以及「我想要…」的這三股力量,充其量只能反映人的表象行為反應而已。要能夠理解更完整的生命意義,個體需要的是將自己放在整個人際脈絡下來看。因此,搞懂掌管「心智理論」的腦區,就變得是理解生命意義另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所謂心智理論,指的是人理解自己並推論自己與他人的心理狀態,然後在這樣的理解能力下,才能在社群下展現出適當的表現。負責心智理論的腦區包括有:顳頂交界(Temporoparietal junction)、楔前葉(percuneus)、顳葉(temporal lobe)、前額葉內側(medial prefrontal cortex)。下次有機會再和大家談談負責「心智理論」的腦區囉!
從腦科學的觀點來看今天的主題「認同發展與生命意義的整合」,不知道各位好朋友是否有不同的發現?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何謂神經心理諮商?


人,每天的行為,不管是意識、或者是潛意識的反應,其實,都和大腦的神經連結有著緊密的連結。
今天要和大家談談,什麼是神經心理諮商/心理治療(neurocounseling / neuropsychotherapy)?要談這個主題前,就不得不談到心理學界諮商典範的轉移

過去這100多年來,有幾個重要的理論基礎深深地影響了諮商心理學的方向。第一個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心理動力的諮商理論,它提供了助人工作者對個體想法、情緒及行為的來源,有一個探討的依據。當中,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可以說是心理動力諮商理論的開山始祖,他所提出精神分析不只重視潛意識的探討,也讓助人工作者也開始重視早期生命經驗的影響。
身為醫師的他,在其探討潛意識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他嘗試地以腦科學為基礎,將意識、前意識、潛意識,或是本我、自我、超我做不同層次腦功能的區分。雖然理論的說明算是詳盡,但或許是因為當時腦科學的研究並不是那麼的成熟,導致佛洛伊德在做心理動力理論的推論時,慢慢地偏離了腦科學的論證,取而代之的是加入了一些希臘神話相關的論述(例如伊底帕斯情結等)。接下來的榮格心理學,另外再加上「集體潛意識」、「自我實現」兩個新的元素,將人格結構也分為三個層次:意識(自我)、個人潛意識(情結)和集體潛意識(原型),這三個層次和佛洛伊德的說法有一些不同。他的分析理論中,更可以看到濃濃的希臘神話的觀點(例如阿尼瑪與阿尼姆斯等)。

行為主義的相關理論接棒影響了諮商心理的走向,這個理論回歸強調科學的實證為基礎,認為形塑人行為的不是看不到的潛意識,而是明確的增強物。這個概念讓助人工作者將人的行為看成是在環境影響下,個體與環境互動後學習得來的結果。

接著,來到了人本主義的時代,這時候的心理學家又開始思考人類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人似乎和動物不太一樣,思考是其中很大的分野,羅傑斯就是其中的相當有代表性的心理師,他所提出的同理心、真誠與一致性、以及無條件的積極關懷,讓助人工作者開始關心起個體自己的成長以及個人內在滿足的重要性;然後,隨著時代的演進,多元文化的概念,重新建構了助人工作者看待個案問題的方式。
來到了近幾年,因為神經科學探究儀器及技術的圖飛猛進,讓神經科學於人類行為的探討有了更多的瞭解,進而讓助人工作者也開始思索如何將腦功能科學的發現運用於臨床實務的工作領域中,於是,神經心理諮商就逐漸地變成一門值得助人工作者專研的科學。(延伸閱讀:從腦功能科學談人類的同理心 分泌幸福快樂腦激素,你一定要懂的阿德勒心理學:4Cs原則
什麼是神經心理諮商?
顧名思義就是助人工作者嘗試地整合神經科學於臨床諮商的實務工作上。早期神經科學的研究比較是著重於腦傷或疾病的運用,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助人工作者,也開始嘗試運用神經科學研究發現的結果來定義及處理你我日常生活的行為及問題。(延伸閱讀:從腦科學談孩子的青春風暴

回頭來看,當時心理分析導向的諮商理論,意識與潛意識的糾葛,或許就可以以邊緣系統皮質層的記憶與反應結果呈現來說明。(延伸閱讀:從腦功能科學看居家檢疫市民燒炭自殺社會事件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所謂的洞察,以腦功能科學來說,指的是需要先瞭解問題行為與刻畫在邊緣系統記憶的關聯性,之後進行解放記錄在邊緣系統的情緒,接著在進行改變皮質層的反應迴路。過程中,心理防衛機轉就是心理師用來洞察個案有力的工具。(延伸閱讀:多層次迷走神經之臨床實務運用
榮格心理分析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又有一些不一樣。他認為人不再只是受早期事件的綑綁,透過積極想像及解夢的過程,對自己的潛意識有了更多的瞭解。以腦功能科學來說,他所提出自我實現的歷程,或許就是大腦皮質理性地規劃出自己想要走的路,在朝向自我實現的路途上,邊緣系統的種種反饋,提醒了個體是否偏離的自己想要的方向。
做個小結論:當代的助人工作者,除了擁有心理學的相關專業知能外,如果還能夠瞭解腦功能科學的相關概念,一定能讓助人的工作,有更全面、更有效能的展現。(延伸閱讀:看電影《腦筋急轉彎》學阿德勒心理學:生命風格
PS: 本文章第一個腦圖,是我家老闆示範製作的。因為她看不下去手殘的我使用電腦繪圖板的蠢樣子,所以她就親自示範一次如何使用電腦繪圖板來描繪腦圖。我正在思考,未來是這個工作是否就請她幫忙,來個老闆兼夥伴的關係???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