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嫉妒:從神經科學到臨床治療的全方位解析

昨日家庭照顧者關懷專業訓練的活動結束後,我選擇在中正大學附近的旅店休息。趁機在校園散步及籃球場小試身手,之後便在寧靜湖畔稍作休憩。正值昨日工作坊中我們探討自我覺察的實踐,我便在湖邊靜心觀察自己內心的念頭,意外發現「嫉妒」這一情緒念頭悄然浮現。


前一段時間為了為了分析qEEG訊號,我近期投入學習MATLABEEGlab,這使得我暫時未能在網上與大家分享有關腦科學和心理學的最新見解。因此,我想利用這篇文章和大家深入探討「嫉妒」的神經科學基礎及其在臨床上的應用。



嫉妒,雖然在人類文化中普遍存在,但其根源和表現形式較為複雜。比起口渴、溫度的變化、壓力情緒反應等變化,牽涉到的腦區較為複雜。從神經科學的視角來看,嫉妒涉及到大腦中處理情緒和社會信息的多個區域,如杏仁核(與情緒處理相關)前額葉皮質(與社會判斷和決策相關)。嫉妒作為一種情緒,可能源於對資源、社會地位或親密關係的潛在威脅的感知,這與個體的自我保護和生存策略有關。(延伸閱讀:從腦科學談孩子的青春風暴

從心理學的角度,嫉妒被認為是一種學習來的情緒反應,它與個體的社會化經歷、文化背景和個人價值觀緊密相關。嫉妒可以被看作是對競爭壓力的一種反應,這種壓力可能源自於對社會比較的敏感性。

雖然嫉妒和歸屬感的需求都是人類情感和行為的基本組成部分,但它們在本質上存在差異。歸屬感的需求是一種基本的生存機制,而嫉妒則更多地與個體如何在社會中定位自己、如何處理社會關係中的競爭和威脅有關。因此,可以說嫉妒雖然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但它的具體表現和所受的社會文化因素影響更大,可能不像歸屬感的需求那樣是與生俱來的普遍特質。(延伸閱讀: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療童年經驗



嫉妒這種情緒涉及多個大腦區域,每個區域在處理相關的情緒和認知功能方面扮演著特定的角色。以下是從神經科學角度對這些大腦區域的進一步解釋:

1. 杏仁核:杏仁核(Amygdala)是大腦中處理情緒反應的關鍵結構,尤其是與恐懼和威脅相關的情緒。在嫉妒的情境中,杏仁核對潛在威脅的感知進行快速評估,引發情緒激動,這有助於個體識別和反應於可能危害自己的親密關係或社會地位的情況



2. 前額葉皮質:特別是內側前額葉皮質(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和額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它們在調節社會行為和決策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這些區域涉及高級認知功能,如道德判斷、自我反思和抑制不當行為。在嫉妒的情境下,前額葉皮質有助於評估他人行為的意圖,並調節自身的情緒反應,以維持社會關係的和諧。(延伸閱讀: 深探同理心:從大腦科學看新北國中生命之悲劇(二)


3. 海馬體:與記憶形成和回憶相關的大腦區域。海馬體(Hippocampus)在嫉妒情緒中可能發揮作用,通過回憶過去的類似經驗或情境來加強對當前威脅的感知



4. 腹側紋狀體:這是大腦報酬系統的一部分,對於處理期望、愉悅感和動機有重要影響。嫉妒情況下,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對社會比較的反應可能激活這一區域,尤其是當個體觀察到他人獲得自己渴望的資源或狀態時。


這些神經機制的活化不僅揭示了嫉妒的情緒和認知基礎,也提供了可能的介入點,用於在臨床設置中調節這種情緒。以下是臨床實務上對抗嫉妒情緒的策略:

1. 認知行為療法(CBT):

目標:減少杏仁核對威脅的過度反應,並增強前額葉皮質的調節功能。

方法:通過認知重構,幫助個案重新評估其對於社會威脅(例如被取代或失寵的感覺)的看法,將非理性或災難性思維轉變為更實際和平衡的觀點。

案例:張先生經常感到對同事的成功感到不安,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在認知行為療法中,治療師與他一起工作,識別出引起嫉妒的自動思維,如如果別人成功,我就是失敗者。通過挑戰這些思維,並逐步替換為別人的成功不定義我的價值,張先生學會了減少對這些情況的情緒反應,從而降低了杏仁核的過度激活和前額葉皮質的壓力。

2. 情緒聚焦治療(EFT):

目標:處理並整合杏仁核和前額葉皮質間的情緒反應,促進情緒認知一致性。

方法:引導個案表達和探索與嫉妒相關的情緒體驗,幫助理解這些情緒背後的深層需求和恐懼

案例:李女士與她的伴侶經常因為嫉妒問題爭吵。在情緒聚焦治療中,治療師引導她探索與嫉妒相關的情緒,發現這些情緒背後的真正恐懼是被遺棄和不被愛。通過表達這些深層次的恐懼和需求,李女士逐漸學會在感到不安時尋求安慰和確認,而不是進行攻擊或撤退,從而增進了與伴侶的親密關係。

3. 心理教育:

目標:提高個案對嫉妒的神經生物學基礎的認識,減少其對自身情緒的負面評價。

方法:教育患者了解大腦如何處理社會比較和威脅感知,並解釋這些過程如何在嫉妒情緒中發揮作用。(延伸閱讀:從腦科學的角度,找到拖延症的解決之道

案例:在職場的員工協助方案中,治療師向員工解釋嫉妒情緒的大腦機制,特別是杏仁核和前額葉皮質的作用。這幫助員工識別何時他們的大腦對感知到的威脅反應過度,並開發新的策略健康處理職場競爭。

透過這些治療策略,神經科學不僅揭示了嫉妒的情緒和認知基礎,也為臨床實踐提供了有效的介入點,有助於患者在專業指導下改善其情緒反應,提升社會功能和整體生活質量。

人因為有腦,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想法和行為。每天的日常行為,不管是意識、或者是潛意識的反應,其實都和我們大腦的神經連結有著緊密的關聯。因此,學習從腦科學來看人的行為表現以及諮商心理學界相關理論,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一旦你搞懂腦科學與心理學,你的人生將會變得很不一樣。


l  5/18-19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活動連結:https://shorturl.at/iuQW1

敬請期待這場關於心理學和腦科學交會的活動,深入探討大腦如何感知這個複雜的世界。

l  6/22-23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神經科學於自我照顧與諮商的運用(活動連結:https://shorturl.at/ioqCK

在這場活動中,我們將探討神經科學在自我照顧和諮商中的實際應用,以提升個體的心理健康。

l  9/28-29 精神疾病的認識與陪伴工作坊: DSM-5解讀與實務應用(活動連結:https://shorturl.at/ckGP4

這場工作坊將深入解讀 DSM-5,增進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並提供實務應用的指導,幫助您更好地陪伴那些可能受到這些疾病影響的人們。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深探同理心:從大腦科學看新北國中生命之悲劇(二)

 

今早我分享了「深探同理心:從大腦科學看新北國中生命之悲劇(一) 」,探討當我們面對他人處於困境時,是該勇敢發揮同理心挺身而出,還是更應該深入理解背後的故事,特別是在案件中出現的牽涉犯罪的情境。


這起事件中,郭姓少年的極端行為和林姓乾妹的涉及,引發我們從心理學的視角更同理地探討這兩位年輕人的原生家庭對他們行為的潛在影響。或許,他們的行為是負面童年經驗的結果,他們可能是需要幫助的孩子?(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原生家庭帶給杏仁核傷害的治癒之道

雖然通常我們對「同理心」持正面看法,但這個問題引發了眾多不同的論點。或許是因為在不同觀點下,我們的大腦同理心區域被過度激活,導致人們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延伸閱讀:從腦功能科學談人類的同理心


同理心的腦科學解讀

這些年我深耕於心理學和腦科學的學習,希望透過腦科學的角度探討同理心。了解大腦同理心區域的運作方式,或許能夠使我們對這個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

同理心的大腦機制

同理心是一種複雜而多面向的能力,包括認知同理情感同理這兩個基本組成部分。認知同理心涉及到透過換位思考來理解他人的經驗,而情感同理則是指感受某人的情感。這兩者在大腦中有著功能和區域特異性。(延伸閱讀: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神經心理諮商理論架構


具體來說,認知同理心牽涉到使用顳頂交界區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TPJ和顳上溝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TST)等區域,這些區域參與了心智化和心理理論的處理,同時也牽涉到參與判斷和決策的背內側前額葉皮質dors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dmPFC)和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vmPFC)。這些新皮質大腦區域的活動使我們能夠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他人,進而能夠更具同理心地考慮別人的處境。

情感同理則牽涉到前島葉Anterior Insula, AI和前扣帶皮層dorsal Anterior ingulate cortexdACC)區域,這兩者與情感的體驗和評價相關。通過這些區域的活動,我們能夠更感性地共鳴,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狀態。這種情感的共鳴有助於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使人們更容易產生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

同理心的過多可能導致的問題

儘管同理心通常被視為一種良好的品質,但過多的同理心也可能帶來一些問題。研究指出,過度的同理心可能導致個人情緒的困擾,使人退縮而不是向前表現安慰行為。此外,同理心還可能產生偏心,因為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產生感情共鳴,而對陌生人的同理心相對薄弱。這樣的情況可能導致對群體內外的人產生差異化的同理心表現。


情感同理的有限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同理是一種有限資源。在面對困難的情境時,適度的情感同理能夠提高利他行為的發生。然而,如果情感同理過多,可能使人被情感淹沒,無法為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提供足夠的支持。


同理心的可塑性

幸運的是,同理心是一種可以通過培訓提高的技能。透過適當的同理心訓練,我們的大腦能夠更合宜地面對他人所展現的痛苦,進而參與對需要幫助他人的利他行為。

同理心的管理與回應

這也提醒我們,在面對需要同理心的情境時,我們需要適當地管理和回應自己的情感同理。同理心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和程度下發揮,以避免情感的耗竭和困擾。

激發同理心的大腦區域

WeiszZaki2018)將同理心分解為三個腦過程:情感同理、同理關懷、和心智化。這三個過程分別涉及不同的大腦區域,並以自我獎勵為結果。同理心的瞭解有助於將情感同理的初始回應轉變為對他人的關懷感覺。這種情感的共鳴有助於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使人們更容易產生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

心理學與腦科學的對話

最後,這個新聞事件也促使我們從心理學和腦科學的角度深入思考同理心。對同理心的深入了解,從大腦的角度去理解同理心的運作,或許能夠為我們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這類悲劇事件提供新的視角。這也呼籲社會更加關注原生家庭對孩子行為和發展的影響,並以科學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療童年經驗

結語:同理心的平衡

在同理心的旅程中,我們需要謹記三點:

1.   情感同理心是有限資源

2.   同理心是可以通過培訓提高的技能

3.    通過實踐自我關懷,我們可以增加對他人同理心的情感容量,同時預防自己的情感的耗竭

這樣的平衡不僅對個體的心理健康有益,也有助於社會的共建共融。

 

最後,一個孩子的行為問題往往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果你對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一個人,以及是否有可能透過教化方式影響罹患人格疾患的情況感到好奇,我誠摯邀請您參加今年由台中張老師舉辦的一系列分享,以及臺灣諮商心理學會所舉辦的工作坊,其中融入了我近年來在臨床領域積累的經驗:

l  3/9-10 探索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到實踐的奧秘(活動連結:https://shorturl.at/lnp13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將深入研討阿德勒心理學,從理論到實踐揭示其中的奧秘。這將有助於你更全面地理解個體行為和原生家庭的互動。

l  3/30 從腦科學談諮商領域的精準醫療:神經科學於諮商的實務運用(活動連結:https://shorturl.at/oMORS

在這場活動中,我們將從腦科學的角度談論諮商領域的精準醫療,特別聚焦神經科學如何實際應用於諮商過程中。

l  5/18-19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活動連結:待公布)

敬請期待這場關於心理學和腦科學交會的活動,深入探討大腦如何感知這個複雜的世界。

l  6/22-23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神經科學於自我照顧與諮商的運用(活動連結:待公布)

在這場活動中,我們將探討神經科學在自我照顧和諮商中的實際應用,以提升個體的心理健康。

l  9/28-29 精神疾病的認識與陪伴工作坊: DSM-5解讀與實務應用(活動連結:https://shorturl.at/ckGP4

這場工作坊將深入解讀 DSM-5,增進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並提供實務應用的指導,幫助您更好地陪伴那些可能受到這些疾病影響的人們。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深探同理心:從大腦科學看新北國中生命之悲劇(一)

 

最近新北國中的一起悲劇震驚社會,一名勇敢的學生為制止不公不義的行為,竟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引發了社會對同理心的深刻思考。面對他人的困境,我們是否應該發揮同理心挺身而出,或者我們是否還應該理解加害者背後可能存在的負面童年經驗?這不僅是一個複雜的道德問題,更是大腦科學中引發爭議的焦點。


同理心的兩難:挺身與理解

當我們目睹他人處於困境時,是該發揮同理心挺身而出的時候嗎?又或者,我們是否應該更深入地發揮同理心,試圖理解背後的故事,尤其是那些牽涉犯罪的情況?這種雙重觀點提醒我們,在面對複雜情境時,我們或許能同時保持對受害者的同理,以及對於加害者的理解。(延伸閱讀:從腦功能科學談人類的同理心 )

同理心的神奇之處

雖然同理心被視為一種具有神奇力量的品質,它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進理解,甚至激發利他行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同理心過度活化時,我們的思維和感受可能會受到特定觀點的影響,這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觀點,引發了一系列的爭議。

大腦的同理心區域與觀點的多元性

這樣的現象可能與大腦特定區域的活化有關,尤其是在處理同理心時,這些區域可能受到不同觀點的刺激而產生變化。這種差異性的同理心活化可能成為不同論點產生的基礎,使得每個人都在堅持著自己的看法。(延伸閱讀: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


同理心的限制和挑戰

儘管同理心有其正面的作用,但我們也必須面對它的一些限制和挑戰。在特定情境下,過多的同理心可能使我們難以保持客觀,甚至可能造成我們的判斷受到情感的主觀干擾。這種情況下,同理心可能變成一種雙刃劍,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客觀看待。


同理心的文化多樣性

值得強調的是,同理心在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下可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每個人對於同理心的接受程度和表現方式可能會受到其成長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這也可能導致人們對同一議題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療童年經驗

同理心的多樣性:走向更好的社會

這也許是一個提醒我們需面對社會問題的時刻。我們能夠通過更好的家庭支持、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務,預防這樣的案件發生。這不僅僅是對於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同情,更是對整個社會的關懷,以建立一個更安全、更有同理心的環境。

深度了解同理心:挑戰與契機

因此,在探討同理心時,我們需要明白其雙面性和多樣性。同理心是一種重要的品質,但同時也需要謹慎使用,以免陷入情感的過度投入和價值觀的單一化。這樣的認識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理解同理心,從而建立更加開放、包容的社會觀念。(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原生家庭帶給杏仁核傷害的治癒之道

一個孩子的行為問題往往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果你對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一個人,以及是否有可能透過教化方式影響罹患人格疾患的情況感到好奇,我誠摯邀請您參加今年由台中張老師舉辦的一系列分享,以及臺灣諮商心理學會所舉辦的工作坊,其中融入了我近年來在臨床領域積累的經驗:

l  3/9-10 探索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到實踐的奧秘(活動連結:https://shorturl.at/lnp13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將深入研討阿德勒心理學,從理論到實踐揭示其中的奧秘。這將有助於你更全面地理解個體行為和原生家庭的互動。

l  3/30 從腦科學談諮商領域的精準醫療:神經科學於諮商的實務運用(活動連結:https://shorturl.at/oMORS

在這場活動中,我們將從腦科學的角度談論諮商領域的精準醫療,特別聚焦神經科學如何實際應用於諮商過程中。

l  5/18-19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活動連結:待公布)

敬請期待這場關於心理學和腦科學交會的活動,深入探討大腦如何感知這個複雜的世界。

l  6/22-23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神經科學於自我照顧與諮商的運用(活動連結:待公布)

在這場活動中,我們將探討神經科學在自我照顧和諮商中的實際應用,以提升個體的心理健康。

l  9/28-29 精神疾病的認識與陪伴工作坊: DSM-5解讀與實務應用(活動連結:https://shorturl.at/ckGP4

這場工作坊將深入解讀 DSM-5,增進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並提供實務應用的指導,幫助您更好地陪伴那些可能受到這些疾病影響的人們。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是精神病?還是心理病?」:精神科醫師看心靈健康問題的省思

上週日,台灣肥胖醫學會及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舉辦了一場關於「糖胖症整合照護」的研討會,而我在其中主講了一場有關「拖延與健康」的演講,主持人為臺大醫院內科部王治元教授。


在研討會的開場中,王教授分享到他的太太同時也是一位諮商心理師,這點引起了我的思考: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如何將涉及拖延問題的個案概念化呢?身為一位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持有諮商心理研究所和博士相關學位,我又會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延伸閱讀:融合動機式晤談之阿德勒取向助人工作模式看自我概念低落的精神病患


精神病還是心理病?

你是否常常陷入拖延的泥淖中?這種拖延行為是否已經達到一個讓人擔憂的程度,甚至有可能演變成疾病(disease)或疾患(disorder)?

「疾病」和「疾患」是兩個相關但微妙差異的醫學概念。儘管這兩個術語有時會互換使用,但在特定的語境中,它們可能帶有不同的涵義。

(一)疾病: 通常指的是身體組織或器官出現異常狀態,這種狀態可能與特定的生理功能或解剖結構異常相關。這可能涉及到某種生理或病理過程,有時候也可以透過明確的生物學標誌或病理學特徵進行診斷。

(二)疾患: 是一個更廣泛的術語,用來描述身體或心理上的功能障礙或異常。它可以包括疾病,但不僅僅局限在生物學異常上。這個概念還包括對行為、認知或心理過程的影響。「疾患」這個詞更強調對整體功能的影響,而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病理狀態。

因此,當我們談到拖延時,我們是否只是面對一種心理行為的異常(疾患),還是已經涉及到生理健康更深層次的問題(疾病)?

在民國86年從陽明醫學院畢業後,我展開了超過20年的臨床職業生涯。首個十年,我是一位精神科醫師,對於病人心理問題的診斷主要以疾病觀點為依據,契合當時尚未那麼複雜的臨床理念。在這階段,我的思維受制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的客觀準則,僅限於對病人表面問題的分析。(延伸閱讀: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成癮障礙症自我照顧需要懂的腦科學


進入第二個十年,擁有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與博士學歷的我,受到病人的反饋,開始被視為類似心理師的精神醫師。十多年的心理學學習使我對人、事、物的感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超越了疾病的表面描述,轉向各種心理學派對這個世界主觀詮釋的多元性。

然而,進入第三個十年,對腦科學的探索使我對精神疾病產生了新的省思。

為何心理學系的教科書將介紹精神疾病的書籍稱為「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呢?



精神疾病、心理疾患、神經病、變態、怪胎、心病等詞語,它們究竟有哪些相似之處?又在哪些方面存在區別?(延伸閱讀:從腦科學的角度,找到拖延症的解決之道


以「abnormal psychology」來看,"abnormal"的定義是偏離常態。這種偏離是指統計常模的偏離?還是文化常模的偏離?亦或是表現為古怪行為或有威脅性行為?精神病的定義和歸因,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都存在著巨大的變異


古希臘哲學家希波克拉底、羅馬解剖學家蓋倫,以及德國精神病學家克雷佩林,他們是現代精神病學的奠基者。克雷佩林以其最早、最系統地應用醫學模型對心理異常進行分類而聞名,被譽為現代精神病學的奠基人。


至今,全球普遍使用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分為三類。在台灣,精神科醫師主要採用的是眾所周知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當你面臨困擾時,是否會被歸類為精神疾病?經過訓練有素的精神科醫師從不同角度評估你的問題,諸如「是否偏離社會規範?」、「是否有功能上的受損?」、「個體承受的痛苦程度?」等問題。



然而,這些面向的評估可能因不同觀點而有不同答案。因此,隨著時代變遷,DSM對疾病的診斷標準也會有所調整。以前被歸類為疾病的情況(例如同性戀),可能在不同時代的脈絡中被重新定義,有時需透過精神科處理,有時則不再被視為精神病。

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孩子面臨「躺平」的問題。我們是否能將「躺平」視為功能受損?這是否違反社會規範?這是否對某些人造成痛苦?而不久的未來,DSM是否有可能將「躺平族」列為一種病症呢?或許,這是一個充滿挑戰與變革的時代。(延伸閱讀: 克服拖延症的心方法

「孩子,你在課堂上怎麼坐不住?」、「親愛的,為何你總是用割腕來和我互動?」、「媽媽,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收集那麼多東西?因為家裡已經沒有地放可以睡覺了」、「不明瞭自己一直出現不放心的念頭,總是要重複的檢查門窗?」、「為何自己會沒來由地突然覺得呼吸困難、心悸、手抖?送到醫院檢查,醫師又告訴你所有的報告都沒有異常」。

如果你曾有過上述的疑惑?花些時間來深入了解腦科學與心理學,因為這兩門學問是解讀我們大腦運作的指南。2024120-21,高雄「張老師」中心邀請偉任舉辦一場工作坊,主題為「精神疾病的認識與陪伴工作坊~ DSM-5解讀與實務應用」,也歡迎你來報名參加喔!(活動訊息連結:https://forms.gle/h6Mwh8xHcuHFx2LJ6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