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父母學:辨識孩子行為目的三步驟


最近一段時間沒有和大家分享阿德勒心理學文章,並不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之故,主要是因為偉任正在進行《阿德勒勇氣寶典:自助與助人手冊》的校稿,順利的話,預計三月底就可以出版。
明天偉任受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的邀約,協助他們辦理課輔老師之訓練。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用關懷與陪伴,走入學童家庭與成長環境,以專業課輔幫助學童克服學習落差。明天的活動,將要與來參加活動的老師們分享的主題是:阿德勒教你看懂孩子的偏差行為。其中會運用到知名阿德勒心理學家魯道夫.德瑞克斯所提到的行為目的論。利用晚上的小空檔,也先和好友分享一點明天偉任要講授的主題,相關的內容也是來自於《阿德勒勇氣寶典:自助與助人手冊》這本書喔!

阿德勒曾經說過「再沒有任何人比病人或弱者更強大」這樣耐人尋味的一段話。臨床實務工作上,個案會以症狀來與周遭的人互動,此時助人工作者需要運用行為目的論的概念來評估個案的問題行為。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又稱為深層的心理學,要看得懂個案的問題行為,就需要看懂個案背後真正的需求為何?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也就是說要瞭解一個人的行為目的,就需要將個案的問題放在人際互動的脈絡下來理解。

實務工作上,助人工作者在個案做完問題的陳述後,可以依循以下三個步驟來辨識個案背後的行為目的:
(一)首先,助人工作者會詢問個案,在問題行為發生的當下,個案自己有什麼樣的情緒/想法?之後個案自己又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二)接下來,助人工作者再詢問個案,當與個案發生問題的關係人看到個案的情緒及反應後,關係人做出了什麼樣的回應?
(三)最後,助人工作者詢問個案,當個案自己看到關係人的回應後,個案又做出了什麼樣的反應?
有了這樣一來一往的行為模式評估後,再加上運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的概念,就可以對個案的行為目的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強調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其目的,每個人透過不同的方式、行為來獲得自己認為的歸屬感重要性,這樣的現象在孩子身上,更是明顯。知名阿德勒心理學家魯道夫.德瑞克斯提出四種錯誤的行為目的論,可以被運用來瞭解孩子問題行為背後的目的(尋求注意、要求權力、採取報復、表現無能(Dreikurs & Soltz, 1968)
實務工作上,通常助人工作者在聽完父母做了孩子問題的陳述後:
(一)首先,助人工作者會詢問父母,在孩子問題行為發生的當下,父母自己有什麼樣的情緒/想法?之後又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二)接下來,助人工作者再詢問父母,當孩子看到父母的情緒及反應後,孩子做出了什麼樣的回應?
(三)最後,助人工作者詢問父母,當看到孩子的回應後,父母又做出了什麼樣的反應?
要解決親子互動的問題,助人工作者首先需要辨識孩子想從父母得到什麼?如此才能理解孩子為何會出現問題行為。因此,助人工作者在充分暸解親子間的互動模式後,帶著孩子行為目的檢核表的架構,猜猜看孩子背後可能的目的為何?當中很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辨識父母的情緒,因為從父母自己不同的情緒表現,就可以初步猜測孩子背後可能的目的。一旦可以清楚瞭解孩子背後的行為目的,父母就可以做出比較合宜的因應。
南部的朋友,如果你對阿德勒心理學於實務工作的運用感到興趣,歡迎參加4/1112高雄張老師所舉辦的「阿德勒勇氣改變術實務訓練工作坊」(活動訊息連結:https://reurl.cc/Gka4k3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