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腦科學角度看生命的意義


待會,就要北上參加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TSAP) 2020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下午,因為擔任最後一場「認同發展與生命意義的整合」座談會的主持人,昨天利用一個下午,整理一下近日研讀的腦功能科學,看看是否能在當中找出一些與生命意義相關連的資訊。於是,就有了這一篇文章的產出……


「生命」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從出生到死亡,這一路上從自卑邁向超越的人生旅途中,在追尋意義感的目的引領下,獨特的生命風格讓個體展現出日常生活的行為因應策略。因此,活在世上,你我除了要搞懂自己的「生命風格」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生課題,那就是需要理解「生命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延伸閱讀:阿德勒教你看懂時間的意義
知名哲學家康德認為,沒有一個人可以認識世界的真實原貌,因為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其實都是透過自己的感知能力,在選擇以及過濾後所經驗的表象世界。大腦大約1000億個腦神經細胞,它們之間複雜且綿密的連結,串起了我們所謂的生命知覺。200多年前康德所提出的觀點,以現今腦科學的觀點來說,你我每天都活在自己大腦所創造出來的虛擬劇本中。這也就是阿德勒心理學所談到的「彷彿」。(延伸閱讀:何為神經心理諮商?
凱利.麥格尼格爾著的《自控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心理學課程》書中提到,掌管「我要做…」、「我不要…」、以及「我想要…」的力量分別在不同的腦區。掌管「我要做…」力量的腦區,位於比較偏在左邊的前額葉皮質;掌管「我不要做…」力量的腦區,位於比較偏在右邊的前額葉皮質;而掌管著「我想要…」力量的腦區,位於前額葉皮質中間內側靠下面的腦區。(雖然,腦功能的分區,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簡單的就可以做出劃分,但,這樣淺顯易懂的概念,提供了我們日常生活作抉擇的時候,一個還不錯的檢視策略)(延伸閱讀:分泌幸福快樂腦激素,你一定要懂的阿德勒心理學:4Cs原則
「我要做…」、「我不要…」、以及「我想要…」三股力量彼此交織拉扯形塑出屬於你我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單看行為表現無法窺知其行為的意義,唯有將個體行為的表現放在人際互動的脈絡下,才能理解生命真正的意義,特別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所提到的人生三大生命任務。在自己與周遭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從親密、工作、與朋友的關係脈絡中,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進而反應出生命的意義。(延伸閱讀:阿德勒教你如何評估一個人的「生命任務」
人,內心都期待被愛與愛人、活得有意義、活得有價值。一旦我們找到屬於自己內心真正的期待與渴望,「我想要…」這個腦區的神經細胞功能就會變得活躍起來。人就會展現出強大的動機,更有勇氣去克服生活的難關。
阿德勒曾經說過:「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從何處而來?而是要往何處去?」所謂的目的論,指的是個體的行為都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展現出來的手段。當中,目的並非是事實,而是虛構的。人為了自己所設定的目的而活的,受未來虛構的目的所驅使。
追尋社群感是人的本能,自卑的感覺讓一個人努力追求優越,甚至想要達成終極的完美。因為沒有人能夠達成終極的完美,所以這些長期的目標都是虛構的。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其目的,每個人透過不同的方式、行為來獲得自己認為的歸屬感。(延伸閱讀:三分鐘看懂「阿德勒心理學」~人際關係論~
一般來說,在我們達到「我想要…」的期待目標後的那一小段時間,我們會感到開心,但這個開心通常不會太久,不一會兒,人就需要再次思考下一個更高的目標。因為人只要活著,就需要一直擁有一個離我們有一點距離「我想要…」的虛構目標。虛構目的除了讓人的行為有所依循外,另外還可以觸發補償作用,以及在困難的當下創造出正向的感覺。早期記憶會帶領個體走向何處?而人生虛構的目的會影響個體記憶的選擇。(延伸閱讀: 全家總動員製作阿德勒經典名言書籤~生命風格~
當然,剛剛談到生命意義的理解,不能只談「我要做…」、「我不要做…」、以及「我想要…」這三個腦區。以自己為出發點「我要做…」、「我不要做…」、以及「我想要…」的這三股力量,充其量只能反映人的表象行為反應而已。要能夠理解更完整的生命意義,個體需要的是將自己放在整個人際脈絡下來看。因此,搞懂掌管「心智理論」的腦區,就變得是理解生命意義另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所謂心智理論,指的是人理解自己並推論自己與他人的心理狀態,然後在這樣的理解能力下,才能在社群下展現出適當的表現。負責心智理論的腦區包括有:顳頂交界(Temporoparietal junction)、楔前葉(percuneus)、顳葉(temporal lobe)、前額葉內側(medial prefrontal cortex)。下次有機會再和大家談談負責「心智理論」的腦區囉!
從腦科學的觀點來看今天的主題「認同發展與生命意義的整合」,不知道各位好朋友是否有不同的發現?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