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學行為目的論運用的瓶頸與反思


認識我的好友大概都知道,這幾年來偉任投入不少心力在「動機式晤談」以及「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運用與推廣。雖然現在還是滿喜歡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諸多理論與觀點,但,捫心自問,我倒也還算不上是阿德勒醫師的鐵粉。隨著這幾年在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運用與推廣,自己覺得100年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論述,也有一些觀點值得我們再進一步地思考。


比方說,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就不同意因果論,嘗試用目的論來解釋人的所有行為。如果我們相信了「行為目的論」,就可以用它來找出我們自己逃避人生任務背後的種種藉口。在藉由檢視意識層面裡推託逃避的理由,讓我們有機會再次擁有改變人生的決定權。這樣的觀念,的確在某些時候是可以給予陷在困境的人們帶來改變的力量。(延伸閱讀:生氣,其實是一種選擇~管教孩子需要懂的行為目的論~三分鐘看懂「阿德勒心理學」~自卑與超越~
然而,在某些情況,這樣的觀念似乎低估了生理、下意識及潛意識等因素的影響。這幾年來,偉任在使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也漸漸地出現了幾個疑惑……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的「目的論」,認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有一定的目的。以目的論來解釋心理創傷,就會認為這是個案心理一直存著不想改變的想法,才會將之前的不幸當成逃避的藉口。但,在臨床實務是這樣子的嗎?想想看,這樣的說法運用於遇到天災(地震、車禍等)或是人禍(性侵、家暴等)的個案,在我們進行個案概念化的時候,似乎好像有會遇到一些瓶頸。有時,再怎麼想破頭,好像也分析不出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相關症狀的個案,在他的背後有哪些可能的行為目的。實務上,也有許多個案的表現,他的症狀就僅僅是出於個體面對壓力本能的生理反應而已。
另外,德瑞克斯將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目的區分為:吸引注意、要求權力、意圖報復、表現無能,給身為父母的我們在教養孩子的過程,有一個很好的參考架構。(延伸閱讀:阿德勒教你如何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涵~行為目的論~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運用之實例
然而,孩子的偏差行為,偉任在這幾年下來運用「行為目的論」的親師諮詢心得,好像也有一部分孩子的情況,也很難以這四種「行為目的論」來解釋孩子背後的意圖。有時,經老師、家長、心理師、醫師等眾人的用力探索後,孩子這些不穩定的情緒或行為表現(例如爆哭、亂發脾氣、攻擊周遭的人)也真找不出孩子意識層面有什麼樣的意圖,反倒是可以運用孩子在壓力環境下會出現生物本能的行為反應可以解釋得通。
總得來說,行為目的論的相關概念,雖然可以帶給個案重新改變的勇氣,然而,在實務工作的某些時刻,也需要考量生物因素、下意識及潛意識對個案的影響。
前些時候,因為開始探索神經心理科學,研讀到「多層迷走神經理論 Polyvagal Theory」的論述,覺得還滿適合補足阿德勒心理學行為目的論在臨床使用上所遇到的瓶頸。多層迷走神經理論是由Stephen Porges這位學者於1994年時所提出來的,他認為個體會依據自己對外界環境的感知,「是否有安全感?」以及「是否有生命危險?」來區分個體該使用哪一種層級的自律神經作為因應。下圖是偉任初步整理的階層因應圖,詳細的概念,之後再找時間和各位好友做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
雖然,阿德勒心理學的運用在臨床實務運用有一些小小的瓶頸,然而,比起其他的心理學派,偉任還是覺得它能提供助人工作者有一個較全面對人性的理解。除此之外,平易近人的理論,也滿符合一般人可以日常使用等等的優點。
如果你對阿德勒心理學於實務工作運用感到興趣的話,在今年的下半年,你在不同地區的張老師找到「阿德勒勇氣改變術實務訓練工作坊」活動相關的資訊,活動相關連結如下:
9/19~20桃園:https://bit.ly/2z1Rzjs
11/7~8台南:https://bit.ly/2Wf5Fqv
12/5~6台北:https://bit.ly/3dppAsk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