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父母學:孩子行為目的確認vs父母合宜的因應方式


身為父母的你有沒有過這樣管教孩子的經驗?那就是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來處罰(或斥責)孩子,孩子老是不當一回事地重複一些偏差行為。
點選此連結,可下載「孩子行為目的確認 vs 父母合宜的因應方式」表格

即便有時候處罰(或斥責)產生了一時的效用,但不久後,同樣的偏差行為又再次發生。這樣的感覺好像在玩打地鼠的遊戲機一樣,地鼠冒出來,雖然被打了下去,但很快地牠又會從原來的地方(也可能從別的地方)冒出來。

也就是說,問題雖然表面上被高壓的手段壓了下去,獲得初步的解決,但由於底下問題的行為模式沒有被妥善的處理,問題行為還是會再次的出現。如果不想這樣的故事重複發生,需要的就是要學會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行為目的論」。(延伸閱讀: 生氣,其實是一種選擇~管教孩子需要懂的行為目的論~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運用之實例 阿德勒教你如何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涵~行為目的論~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告訴我們說,孩子天生會運用他的一切來獲得他自認為的「歸屬感」、及「重要性」。如果,身為父母的你我,沒有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覺察這樣的情形並給予適當的導引的話,那麼,為了從父母身上獲得歸屬感的孩子,將採取某些錯誤的行為,如此一來,就會造成孩子在現實環境中,出現不適應的情形,或者我們所說的偏差行為。


而這些潛藏在孩子不適當行為背後的錯誤的想法和目的,常常因為父母長期來的不瞭解,進而導致這樣錯誤的想法和目的變得牢不可破。身為父母的我們,如果不想讓你的孩子出現偏差行為,你一定要儘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瞭解孩子錯誤行為背後的目的,然後再給予適當的導正。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行為目的論」,給了身為父母的我們,一個有效辨識出孩子錯誤行為背後的目的的好方法(吸引注意要求權力意圖報復表現無能)。
孩子常常會因為錯誤的目的,而產生不同的問題行為。孩子在小學之前的階段,最常出現的行為目的是尋求注意;在國高中比較多的行為目的則偏向是要求權力以及採取報復;如果是表現無能,通常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發生改變
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父母該關心的是孩子是「為了什麼」才會出現問題行為。倘若父母具備即時判斷錯誤目地與類型的能力,就有機會能提供孩子適切的幫忙,避免孩子偏差行為的持續惡化。
通常孩子偏差行為會循著上述的順序,漸漸惡化


要怎樣才能判斷孩子行為目的呢?
通常助人工作者在父母做了問題的陳述後,會詢問父母的感覺怎樣?然後,再問父母如何回應?之後,孩子又如何對於父母的回應做回應?只有辨識出孩子想從父母得到些什麼,而父母又如何針對偏差行為孩子反應些什麼?如此,才能理解孩子為何會出現問題行為。

辨識孩子偏差行爲很重要的第一個步驟是,父母親需要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開始,然後再看看「孩子可能出現的反應」,企圖了解「孩子的行為在表示什麼」,最後爸媽再依據孩子不同行為的目的,做出相對應比較合宜的因應方式。
下次當你遇到孩子一再出現讓你煩心的問題行為時,記得可以嘗試運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來協助處理你孩子的問題喔!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