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慣用的溝通型態嗎?~談動機式晤談的三種溝通型態~


「溝通」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一直都在上演著,例如與孩子的溝通、與伴侶的溝通、與朋友的溝通、與長輩的溝通、或是與老闆的溝通等等,只是大部分的你,沒有特別留意你自己的「溝通型態」是什麼罷了。

有一些人,老天爺在他一出生,就給了他有這樣的技能,不用特別訓練,天生就是溝通高手,生活中各種有關與人的互動都如魚得水。也有一部分的人,經過提醒以及一段時間的訓練,也可以變成善解人意的人,當然,也包括變成助人工作者。就像沒有天賦(個性內向不善處理人際關係)再加上後天失調(從小注重讀書,鮮少有人際互動的訓練)的我,在經過訓練後,也可以變成還不錯的助人工作者。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簡易的瞭解自己每天在人際互動中常用的「溝通型態」



所謂的「溝通型態」,指的是一種與他人交談時的語言互動的型態,透過這樣的型態可以顯現出「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也可以顯現出「自己」和「他人」互動時的一種態度表現。動機式晤談中有三種溝通型態,分別是「指導(direct) 」、「引導 (guide)」、「跟隨  (follow),這三種溝通型態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因應不同的環境、關係被搭配運用著,如果不適當的搭配就容易出問題。那些所謂人緣極佳的人,大部分都能夠因應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作彈性的改變。




要瞭解自己在日常中常使用的是哪種溝通型態?首先,就先需要瞭解「告知」、「詢問」「傾聽」這三種溝通技術的差別。這三種溝通技術(告知、詢問及傾聽)在三種不同的溝通型態(指導、引導及跟隨)都有被使用,差別主要在是在使用這三種技術的比例。一般而言,「指導」性的溝通型態傾向於大量使用「告知」這樣的溝通技術,而「跟隨」的溝通型態傾向大量的使用「傾聽」這樣的溝通技術。「引導」式的溝通型態相對來說,則是比較平衡的使用這三種溝通技術。



下述的表格,提供了一些例子,可以看出在這三種不同的溝通型態下,運用「告知」、「詢問」及「傾聽」這三種溝通技術的差異。

 
對於渴望想改善親子的關係、伴侶的關係、朋友的關係、或是工作的關係的你,第一步要做的事,就需要瞭解自己常用的溝通型態是什麼?希望這些分享,對於想要改善溝通技巧的你,有一些初步的幫助。期待不久的將來,因為有了這樣的瞭解,因而在你的人際互動中有了不同的「發現」。當然,如果你的工作是需要面對個案的助人工作的話,這樣的發現,那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習方向。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