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身為臨床實務助人工作者的你來說,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那就是你必須在大約20-30分鐘左右的單一次晤談機會中,就要完成你的臨床助人的整個工作流程,或許那可能是一次緊急的危機處理、或許是面對單一次的學生照會工作、也或許是臨時應你的好友所託處理他小孩煙癮(或是網絡成癮等)的問題等⋯⋯。
在上述種種的情況下,你被期許在短時間內協助個案做某種程度的改變,不知道當下的你,通常是怎樣來因應?這樣的被期待,對於身為門診量不算少的精神科醫師的我來說,被期許在短時間做出做適當的因應,這樣的情境還算蠻常見的。
在上述種種的情況下,你被期許在短時間內協助個案做某種程度的改變,不知道當下的你,通常是怎樣來因應?這樣的被期待,對於身為門診量不算少的精神科醫師的我來說,被期許在短時間做出做適當的因應,這樣的情境還算蠻常見的。
因此,我一直在思索,有沒有一種比較科學化的方法,又能有效能地可以協助我解決上述的問題。累積了精神醫療臨床工作近二十年,再加上十多年諮商輔導的專業學習,近期的我,臨床上常運用發展自「動機式晤談法」的立即改變人的六步驟來協助那些明確知道自己想要改變的人,以及認為自己希望改變,但卻害怕做不到的人,當然,也包括那些未必瞭解自己需要改變的人。希望這六步驟,對於助人工作者的你,也能有一些小小的助益。以下是立即改變人的六步驟:
- 步驟一:如果你有一點點可能想改變,那會是什麼?
- 步驟二:你有多想要改變?如果以0到10分來表示,10分代表「非常想要改變」,0分代表「一點也不想要改變」,你會給自己打幾分?
- 步驟三:是什麼原因,讓你沒有選擇更低的分數?
- 步驟四:想像一下你想要的改變已經發生了,那會產生什麼樣的正面結果?
- 步驟五:這些結果對你來說,為什麼那麼重要?
- 步驟六:帶著這樣的瞭解,如果有下一步,那可能會是什麼?
這樣六步驟,不只運用在我的病人身上,有時運用我與我兒子的對話中,也滿管用的。
另外,有時我自己遇到一些貧頸時,將步驟一的句子「如果你有一點點可能想改變,那會是什麼?」改為「如果我有一點點可能想改變,那會會什麼麼?」,也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
另外,有時我自己遇到一些貧頸時,將步驟一的句子「如果你有一點點可能想改變,那會是什麼?」改為「如果我有一點點可能想改變,那會會什麼麼?」,也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