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與「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緣起



    人生的旅途似乎冥冥中老天爺早已安排好,我在某種因緣際會下,開啟了我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學習之旅 ……
    這個故事或許可以從102年那一段時間說起。回想那一段為了博士班資格考,長達三個月早上三點半就起來讀書的日子,與之前考高中聯考、大學聯考、醫師執照考試那樣K書的感覺,再相似也不過了。在順利通過資格考正在思考博士班論文題目時,當時擔任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的我,想當然爾,就是構思有關於自殺防治研究的相關題目,當中,原本構思了幾個重要元素,例如「動機式晤談」、「本土化」議題等等,也很順利地幾乎完成研究大綱的構思。然而,人生突然來了個變化,因醫院職務的調動,我離開了擔任八年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的位子,我也正在思考是否需要調整論文方向? 
    當然,讓我與「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發生緣起的另一個原因是,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近幾年投入許多的心力於動機式晤談的學習及臨床運用,然而,實務上運用動機式晤談諮商模式時,因為動機式晤談缺乏一個完整的理論架構,所以容易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難以提供個案將問題概念化,導致在觸發個案自我覺察時會遇到一些瓶頸及問題。因此,臨床實務工作者在運用動機式晤談時,有必要結合其他相關心理學理論架構來補足其不足之處。
    許多心理學家都證明了早期生命經驗對個案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只如此,更多的研究也都發現,比起西方的社會,在華人的社會中,更是強調及重視個案與家庭的關係。所以,實務工作者想要克服臨床上運用動機式晤談,不易將個案問題概念化以及難以觸發個案自我覺察等瓶頸時,從個案早期生命經驗來理解個案的問題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
    著名學者阿德勒認為家庭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早期的孩童經驗對於預測成人功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就是說在協助個案的過程中,需要理解個案的生命風格。所謂的生命風格是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會對於環境展開探索,並且去認識自己及了解外在的世界,從這一連串的經驗中,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生命風格;也是一個個案的心理素描、認知信念的主題、行為模式、面對自己與他人的態度,以及因應生活要求的方式,即「帶領我們經歷成功與失敗的行為策略與自我守衛的總和」。因此,將阿德勒學派的相關思維觀點融合於動機式晤談這樣的結合,可以提供臨床工作者在運用動機式晤談協助個案時,開啟一個比較能能夠理解個案為何會罹患身心失調以及觸發其改變的機會。
    當我正在思考這些種種的問題時,老天爺似乎冥冥中有了安排,這時候,讓我遇到了剛返國不久的楊瑞珠教授,還記得那一次和楊老師在愛河旁一間coffee shop,楊老師和我分享了「彈性生涯」的觀念,於是,我的論文有了緣起。現在,回頭來看,這一次的師生對話,影響的不只是我的論文方向,對於我的生涯也產生了不少的改變。
    這三年來,我的許多活動,也很明顯的因為這樣生涯的轉彎,從「自殺防治」相關的議題,大幅度的轉變成與「阿德勒」及「動機式晤談」密不可分。明天,一整天的「105年度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個案管理人員全國統一教育訓練計畫」就是一個我生涯轉變的其中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