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與「動機式晤談」的緣起


和各位好友談談,我和「動機式晤談」緣起的一段小故事……

回想十多年前,當住院醫師的我,剛開始獨立看診的時候,因為是一開始看診,所以一個診次來看診的人數,大約只有十來位病人左右。還記得那時的我,在看完診後,還會將每一位病人的病歷借回辦公室,再花一些時間整理一下他們的生命故事,以利他們下一次來醫院就診時,我和來就診的病人就可以很快地就銜接上他們每一個獨特的生命故事。還記得,當中一些病人的生命故事,如果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敘述及探詢清楚的話,如果他們願意的話,我還會約他們在看診前的半小時前來門診、或是請他們比較晚一點再來門診(因為已經沒有候診的病人),如此,就可以我們就可以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一起來面對及探討他們獨特的生命故事。

然而,曾幾何時,這樣的醫療工作模式,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悄悄地也改變了。我,還是提前半小時開診,只是提前看診的原因,已經改變為「沒有辦法在看診的時間內看完門診」,因為現在的我,每一個診次需要看診的人次已經超過 ……。聽一些曾經到美國或英國進修過的同事說,那裡的精神科醫師,每一個診次大約只有個位數的就診病患。天啊!這是多麽令人羨慕的一種工作環境。

但畢竟現實的生活裡,在全世界都稱羨台灣獨有健保模式下工作的醫師的我,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位高級勞工罷了。為了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協助來就診的病患有可能會有那麼一些不一樣改變的可能,學了許多心理學的我,就開啟了我思考,「在健保給付的現實框架要求下,門診的醫療,我還能做一點點什麼?」

不同背景的你我,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想必都有著很不一樣解決問題的方式。對一位被訓練有素的醫師來說,遇到問題,第一步,就是「文獻探討與回顧」。於是我就回顧了一些探討促進個體行為改變相關的研究文獻,發現「動機式晤談」是一個可以運用的模式。

 「動機式晤談」不只被證明可有效地被運用在治療許多身心失調的問題,促進其改變的動機,例如焦慮症、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殺行為、強迫症、飲食疾患、精神分裂症等;動機式晤談也可以被運用於需要改變動機以增強其健康行為的個體上,比如被運用來幫助糖尿病患者減重、被用於戒煙、被用於增進高血壓患者的服藥順從性、以及被運用於初級及二級的健康照護。 最重要的是, 動機式晤談是一種短期的治療,通常只需要1-4次的治療,每次大約20-30分鐘即可達到治療效果,在某些情形下,也可以當作單一次的治療模式。於是,在目前不是那麼友善的醫療環境中,似乎「協助病人發生改變」這件事,有了成功的可能。

這就是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與「動機式晤談」的一段緣起......


熟悉「動機式晤談」的朋友都知道,動機式晤談是一種以案主為中心又兼具指導性的治療法,治療過程中藉由探索及解決矛盾來強化內在的改變動機。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近幾年投入許多的心力於動機式晤談的學習及臨床運用,然而,實務上運用動機式晤談諮商模式時,因為動機式晤談缺乏一個完整的理論架構,所以容易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難以提供個案將問題概念化導致在觸發個案自我覺察時會遇到一些瓶頸及問題。當我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時,老天爺似乎冥冥中有了安排,我在某種因緣際會下,又開始了我對「阿德勒樂個體心理學」的學習之旅。

下一次,再和大家談談,另一段我與「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緣起的小故事。
 

如何知道和你談話的對方,準備好改變了嗎?~談動機式晤談「改變的談話」~


動機式晤談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就是需要暸解和你談話的對方「準備好改變的程度到哪裡了?」。整個朝向改變的歷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動機」的高低,在改變的歷程中也被視為「改變準備程度 (readiness to change)」。改變準備程度包含和你談話的對方對問題的覺察,以及認為他自己有能力改變的信心程度。所以聆聽出和你談話的對方「改變的談話(change talk)」是動機式晤談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技巧,也是助人工作者需要具備的一種相當重要的能力。



所謂「改變的談話」,指的是和你談話的對方說出的話,是否他開始考慮改變或甚至正朝向改變的方向前進?動機式晤談中「改變的談話」有六種將其第一個英文字母合在一起稱為DARNCT。當中的D渴望 (Desire)A能力 (Ability)R原因 (Reasons)N需要 (Need)C承諾 (Commitment)T採取行動步驟 (Taking steps),下表提供各位好友一些你可以使用的參考例句。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因為某些原因,企圖想改變和你談話的對方,包括想改變你的孩子、想改變你的伴侶、想改變你的朋友、想改變你的下屬等,你得嘗試著在你和他對話的過程中,去誘發這些「改變的談話」。誘發這些「改變的對話」,有助於解決和你談話對方內心的矛盾,並且可以促發他繼續往其想要改變的路上前進。


另外,當我們在企圖改變對方的過程中,如果聽到對方開始出現這些所謂「改變的對話」時,也代表著這樣的談話過程是往對的方向前進。


至於如何在你談話的過程能有效率地誘發這些「改變的對話」的相關技巧,下次的文章再和大家分享。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你知道自己慣用的溝通型態嗎?~談動機式晤談的三種溝通型態~


「溝通」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一直都在上演著,例如與孩子的溝通、與伴侶的溝通、與朋友的溝通、與長輩的溝通、或是與老闆的溝通等等,只是大部分的你,沒有特別留意你自己的「溝通型態」是什麼罷了。

有一些人,老天爺在他一出生,就給了他有這樣的技能,不用特別訓練,天生就是溝通高手,生活中各種有關與人的互動都如魚得水。也有一部分的人,經過提醒以及一段時間的訓練,也可以變成善解人意的人,當然,也包括變成助人工作者。就像沒有天賦(個性內向不善處理人際關係)再加上後天失調(從小注重讀書,鮮少有人際互動的訓練)的我,在經過訓練後,也可以變成還不錯的助人工作者。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簡易的瞭解自己每天在人際互動中常用的「溝通型態」



所謂的「溝通型態」,指的是一種與他人交談時的語言互動的型態,透過這樣的型態可以顯現出「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也可以顯現出「自己」和「他人」互動時的一種態度表現。動機式晤談中有三種溝通型態,分別是「指導(direct) 」、「引導 (guide)」、「跟隨  (follow),這三種溝通型態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因應不同的環境、關係被搭配運用著,如果不適當的搭配就容易出問題。那些所謂人緣極佳的人,大部分都能夠因應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作彈性的改變。




要瞭解自己在日常中常使用的是哪種溝通型態?首先,就先需要瞭解「告知」、「詢問」「傾聽」這三種溝通技術的差別。這三種溝通技術(告知、詢問及傾聽)在三種不同的溝通型態(指導、引導及跟隨)都有被使用,差別主要在是在使用這三種技術的比例。一般而言,「指導」性的溝通型態傾向於大量使用「告知」這樣的溝通技術,而「跟隨」的溝通型態傾向大量的使用「傾聽」這樣的溝通技術。「引導」式的溝通型態相對來說,則是比較平衡的使用這三種溝通技術。



下述的表格,提供了一些例子,可以看出在這三種不同的溝通型態下,運用「告知」、「詢問」及「傾聽」這三種溝通技術的差異。

 
對於渴望想改善親子的關係、伴侶的關係、朋友的關係、或是工作的關係的你,第一步要做的事,就需要瞭解自己常用的溝通型態是什麼?希望這些分享,對於想要改善溝通技巧的你,有一些初步的幫助。期待不久的將來,因為有了這樣的瞭解,因而在你的人際互動中有了不同的「發現」。當然,如果你的工作是需要面對個案的助人工作的話,這樣的發現,那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習方向。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擔任動機式晤談工作坊進階課程個案實務督導心之觸動


       明天是在生命線辦理三天「動機式晤談」工作坊的最後一天,原本規劃的三次的課程(第一次聽「我」講課、第二次看「我」怎麼做、第三次看看「學員」怎麼做),看來很有機會照這樣工作坊的安排進行。之前在討論最後一次的課程,應該由哪一位學員提出他與個案的互動來當學習教材時,過程中,想當然爾,大夥一定會七嘴八舌的東推西推,很擔心這樣的規劃,最後一次的課程會開天窗。沒想到明天提出了四位個案來討論,看來每一個案的討論還得控制一點時間,否則可能還會延遲下課時間呢,真的超乎我的預期。

       
       既然大夥這麼認真準備了自己寶貴個案來討論,我當然也得先花一些時間看看學員準備的資料,來來回回也花了不少時間聽了他們與個案的互動。過程中我的腦海不自覺地浮出之前在博士班學習督導的相關畫面...

       在博士班生涯歷程中,除了學校諮商進階實習150小時、社區諮商進階實習150小時外,最難熬的其中一段還包括了需要諮商督導實習100小時(當然之前還得需一門三學分的督導課程)。和各位好友分享一下我學習之前在博士班學習「督導」的相關心得:

一、體會到「督導」是一門相當專業的學問:

       督導的任務是運用個人經驗及專業來幫助受督者成為一位治療師,從事精神科醫師已逾十幾年的我來說,尤其是自己也是精神專科醫院住院醫師心理治療訓練課程及培訓的負責人,有許多的機會擔任督導者角色或是擔任各種場合個案討論會的主持人,這樣的督導經驗自認為並不陌生。然而在修習「諮商督導理論與實務」及「諮商督導實習」這兩門課後,發覺原來自己之前所做的自認為所謂的「督導」還差得很遠。之前自己從事所謂的「督導」,充其量不過是技術傳授者或是心理健康問題的諮詢提供者。在督導的過程中少了許多的章法,自己在督導的過程中,比較像是在「逛街」,而不是有目的性的「購物」,想到什麼就指導什麼,比較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法門。

       現在回想自己之前自己接觸過諸多的督導場合,可能因為我自己兼具諮商輔導及精神病理相關的背景,又經歷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督導實習的相關經驗,在從事「督導」的時候,與受督者的互動比較容易激起不一樣的火花,他們的回應似乎大部分都還蠻正面的回饋。

二、諮商督導實習過程學習到如何進行團體督導:

       原來團體督導的進行還有這麼多的形式可以運用,之前的我在進行所謂的團體督導時,比較多的是關注於個案的問題,針對個案的問題給予受督者們一些相關的意見及處理方向,這樣的感覺好像比較像是在做心理健康諮詢。

       經過修習「諮商督導理論與實務」及「諮商督導實習」這兩門課後,讓我知道自己團體督導還可以怎麼做。實務上,督導者又可分為內聘督導和外聘督導,不同的角色在進行團體督導時,的確會有不同的差異,督導的形式不同,過程和結果也會很不同。另外,團體督導有諸多形式例如「結構式團體督導」等,當然也可以融入其他相關的督導技巧時(角色扮演、三人諮商師訓練模式等),可以讓督導的過程更有效能些。過程也須留意何時以專家老師的角色出現,何時只要當一位團體觸發者引導團體成員自發性的找到問題的答案,經過了督導學習,在拿捏上也有多一些自信。

三、個別督導的體會

        之前在學習「督導」的相關課程中,為了因應課堂的需要,督導完後還得花許多的時間在撰寫督導記錄,這是以前我做督導不曾有過的經驗,以前督導完後是別人撰寫督導過程的相關記錄,這些記錄撰寫完後,大部分都沒有再經過我看過就行政歸檔,不太會有機會再去省思督導過程發生的什麼事,直在下一次的督導來臨前,自己再憑藉著自己的記憶進行上一次相關督導歷程的回憶來進行本次的督導。然而因為「督導」學習課堂的要求,督導完後需撰寫督導記錄,內容需包括有「督導歷程要點」、「督導歷程分析」、「督導評估」等,這樣撰寫的過程幾乎要花費等於再進行一次督導的時間,還頂辛苦的。

       但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強迫自己有一個機會好好的從頭在看一次自己督導的歷程,覺察到督導過程中許多的「發現」,例如:督導的過程中需留意行政主管和臨床督導者這種雙重角色,因為這可能會使督導關係變得緊張;督導除了擔任教師的角色外,適當的時機會還得擔任諮詢師,協助個案看看自己個人化的議題(以前的督導比較是技術學習及問題解決取向);「示範」及「角色扮演」似乎對新手諮商師的受益會比較多;督導的過程應該養成在適當的時機,讓受督者有機會提出對督導者的回饋,這對瞭解受督者是相當重要的;在督導過程要求受督者給予回饋時,得多留意督導者自己內心真正的感覺,不要讓這樣的感覺變成了督導盲點的源頭;省思到自己常用的督導風格大概有三種,有時候以「工作取向」、有時候像個「專家」、有時候又會帶點「催化」,比較少用到的是「面質」;督導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倫理相關的問題,倫理議題的瞭解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在督導時需留意自己所持的態度;因應不同背景及發展階段不同的受督者,督導的過程需有所不同;督導過程與諮商過程的平行關係;督導過程需進一步思考自己人格特質在督導評量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帶來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為何?

        這些學習過程諸多複雜情緒的回憶及經驗(有獲得,但也有不少的辛苦付出),在我聽這些志工錄音帶的時候闖進了我的腦海,明天的實務督導,不知道是不是會因此激起更多不同的火花?下次再和各位朋友分享,進行「動機式晤談」督導所需的專業知能及相關經驗。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來自毒癮家庭的兩兄弟,命運為何會大不同?~談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自卑」與「自卑情結」~


       15年前我還在勒戒科病房當住院醫師的時候,看了許許多多進出勒戒病房多次的毒癮個案,然而,一對來自毒癮家庭的兩兄弟,讓我印象很深刻。印象很深刻的倒不是精神科醫師常討論的毒癮個案戒斷症候群,什麼時候會出現瞳孔放大、腹瀉、流鼻水等等,而是來自毒癮家庭的兩兄弟,命運為何會有這麼大不同?


       在勒戒科病房工作,顧名思義就是每天會遇到許許多多酒藥癮的個案,不管是那一類的酒藥癮個案,他們在住院期間總是多次向家人保證他不會再……,然而,一出院不久,總是又……。這樣的故事在我當住院醫師時,幾乎是每天都在上演。有一次,正在收集一位因為吸食海洛英無法自拔而多次進出勒戒病房的中年個案的病史時,當時對於學習心理治療有興趣的我,在收集完精神科相關診斷所需要的訊息後,就帶著好奇的心進一步的探問了他的生命故事。瞭解到他的家庭中,有一位吸毒進出監獄多次的老爸,而他的媽媽也因為受不了爸爸的暴力,在他幼稚園的時候就離開他與他的弟弟而去。然而15年過去了,我還記得他操著台語口音說的一句話「我有這樣的老爸,我有什麼辦法?」。當時的我,聽到這一句話,心中有許多複雜的情緒,也不太曉得我下一步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只好打包起這樣的疑惑,繼續向他的弟弟收集精神科所謂的side information。讓我訝異的是,他那小他一歲事業有成的弟弟也說了一句相同的話「我有這樣的老爸,我有什麼辦法?」,兩人唯一的差別,就是這位事業有成的弟弟是用國語回答這樣一句話罷了。


       15年過去了,回頭再來看這樣的一句話「我有這樣的老爸,我有什麼辦法?」,似乎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的「自卑」與「自卑情結」,給了我一個解釋這兩位兄弟,為何命運會有那麼大的不同一個很好的解答。


       阿德勒說:「一個人從小的生長環境,將會影響他的一生」。我們每一個人出生後,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出生時我們覺得我們幼小,需要大人的協助。也許你已經不記得自己曾經有過這樣的自卑感,然而,你我的的確確或多或少都帶著這樣自卑的感覺來到這個世上。這樣的「自卑」情緒人人都有,就像你每天也有喜怒哀樂的情緒一樣的正常。當自卑感生成後,人本然地回應了自卑感,渴望地從「缺陷」或「感到遜色」中努力追求自我的優越感。這個過程中,有部分的人能將這樣的自卑感,轉換成能讓一個人克服困難、向上奮鬥的動力,;然而,也有部分的人老是感覺到「比別人還差勁」的感覺,一次次地迴盪在「不如人」的無助感之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所謂的自卑情節(Inferiority Complex)。嚴重自卑情結的人,為了要解決自己內心的不安,要不是掩飾自己的缺陷,逃離社群;就是努力地追求其他的滿足來遮掩自己的自卑感,這也就是阿德勒所說的「過度補償」現象。


       回頭再來看這對兄弟,同樣生長在這樣的破碎家庭的兩兄弟,也抱持同樣的信念「我有這樣的老爸,我有什麼辦法?」,但兩人的命運卻大大的不同,我想唯一最大的差別,那就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所說的「勇氣」吧!身為助人工作者的我們,面對氣餒的個案時,如何協助他找回屬於他自己的勇氣,就變得是一個重要的話題了。下次再和大家分享,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有哪些方法可以激發「勇氣」的藝術。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找尋一段親密穩定的關係,為何那麼難?~運用早期回憶探索個案的生命風格~


       許多國內外的研究都證明,早期生活影響一個人對事情的看法和知覺,進而形塑出個體的「生命風格」。想探索個案的「生命風格」,「早期回憶」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一個相當重要的技巧。我和我的夥伴(怡萱、迪維、璿丞),這次想和對探索「生命風格」有興趣的朋友們,分享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蒐集早期回憶」這個技術,影帶大約10分鐘。



       影片中來談的個案(小維),表面上來談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無法擺脫ketamine成癮的糾纏,然而再進一步地探尋下,才瞭解到小維真正的問題是,他一直渴望著愛情,而他也一直追求著愛情,長久以來,身邊也一直都有美女圍繞。自己也覺得 什麼都好,從大學時代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又是系學會會長,也是社團的幹部,成績也相當不錯。此外,小維也是眾學妹們仰望的對象,即使出來工作後,上司交 待的事情,小維也總是使命必達。和同時期一起進來公司的同仁比起來,小維升遷很快。即使一切看起來平步青雲的人生裡,小維內心一直開心不起來。他熱烈地追 求著愛情,但總得不到好結果。他是如此地渴望另外一個靈魂的擁抱,好幾次這樣的期待看似就要修成正果,然而,最後王子與公主總無法像童話般地有一個 Happy Ending

       在一次與女友的分手中,一位好友的介紹之下,小維開始使用 Ketamine 來放鬆自己。拉K後(吸食Ketamine),小維在幻想的國度中,感受到周遭的人都不會背叛他,大家在這裡都很放鬆、很自在、好舒服,小維好滿足這樣想像中的親密關係。使用 Ketamine 短暫地讓他滿足了他內心的渴望,然而,現實生活中,小維知道他要的不是這樣虛幻的感受,他要的是一段真真實實穩定的親密關係。只是他不明暸,為何在他這麼用心在經營他期待的感情過程中,總是在他與他的女友要跨過更進一步的親密關係時,兩人的關係總是沒來由的變得更緊繃,之後接著而來的就是不斷的爭吵...。幾段不同感情的經營,最後似乎好像都有著相同的結局,那就是兩人因瞭解而分開。小維在幾次這樣反覆的挫敗後,來到諮商室,嘗試的想了解為何自己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

       本影帶治療者運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蒐集早期回憶」的技巧,協助個案看到自己的「生命風格」與他困惑已久的情感問題相連結。期待這段約10分鐘的影帶,能夠和對「蒐集早期回憶」這個技術的有興趣的好朋友,開啟交流的一扇窗。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動機式晤談學習的八個重點


       因為受邀到「高雄市生命協會」辦理「動機式晤談工作坊」,所以這個月星期六上午的生活就變得有一點點匆忙。因為和兩位兒子有約,週末假期是我們打球(網球和籃球)的時間,打完球後再趕到「高雄市生命協會」辦理工作坊,還好,最近天氣有一點熱,逼得我們提前了一點回家,讓我還有一些時間打完球返家後有得沖澡、吃早餐。順便一提,聽我老婆說,她的同事聽到我和我兒子星期六日,反而更早起床(五點就起床,因為五點二十分就到球場),有一點不可思議...,不知道是基因的影響(我從小就習慣早起),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身為老爸的我太早起,無聊就叫兩位兒子來陪),兩位孩子看來從小就受到了不小「早起」的荼毒...。

       
       上週六(5/7)上午9:00~12:00,已和一群生命線志工分享了「動機式晤談」的一些相關經驗(初階課程1)。學習「動機式晤談」需學會八個重點:

1.       動機式晤談的精神(Collaboration, Evocation, Autonomy)
2.       OARS(以個案為中心的諮商技術)
3.       辨認有利於改變的談話
4.       鬆動阻抗
5.       誘發及強化改變談話
6.       發展改變計畫
7.       強化改變動機
8.       MI與其他技術結合

       上週六,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先談了動機式晤談的精神、OARS句子的運用,另外,也談了一些Prochasak的改變循環輪(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 TTM),知道一個人改變的階段為何,這個階段不是一直線,而是會來來回回的。在不同的階段,助人工作者需要的問話會很不一樣,改變的五個階段包括:

1.    矇懂期:鼓勵個案去思考及想他自己的問題行為,建立互信關係、針對個案問題引起關心及疑惑之處、治療師表達關心及支持
2.    沈思期:協助個案評估有關於改變的選擇,瞭解在改變的歷程中矛盾是正常的、誘發個案自己想改變的內在動機
3.    準備期:幫助個案準備改變計畫
4.    行動期:肯定個案成功的行為改變及支持個案面對改變的障礙
5.    維持期:再次強化個案改變的動機

       明天的「動機式晤談工作坊~初階課程2~」,我會和來參與的志工們,進一步再來談談如何辨認有利於改變的談話、如何鬆動阻抗、以及怎樣誘發及強化改變談話的相關技巧。然後,讓志工們先看看幾段我和我的夥伴錄製的影帶(完全是本土出產的喔!),之後再讓他們實務演練相關的對話,期待這樣的安排,能讓來參加的志工們有一個滿滿的收穫,而我,在這個教學相長的歷程,也增加了一些如何與他人分享「動機式晤談」的寶貴經驗,太棒的經驗!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探索生命風格~談阿德勒之早期回憶~


       前幾天,有一位年近40歲罹患躁鬱症的女性告訴我說,近日她與家人的關係變得比較緊繃,導致心情起伏不定,自己快要受不了了。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第一時間的直覺的判斷,是否她快要發病了?然而,在我評估其相關之睡眠、說話的速度、活力等躁鬱症相關可能發病的症狀後,初步排除發病的可能。就在我正在思考該如何展開接下來的會談候,她提到她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多年來不知為何自己與父母親的關係總是又愛又恨。聽到她這麼說,勾引出我的好奇,眼前這位個案是帶著怎樣的「生命風格」來看待自己、他人以及她周遭的世界。

       依據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理論,所謂的「生命風格」是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會對於環境展開探索,並且去認識自己及了解外在的世界,從這一連串的經驗中,個體建構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風格;也是一個個體的心理素描、認知信念的主題、行為模式、面對自己與他人的態度,以及因應生活要求的方式。

     
       想要探討與發現「生活風格」的方式,最好的途徑就是「蒐集早期回憶」。蒐集早期回憶是阿德勒學派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技術,因為早期回憶是一個人主動所做的選擇,與個體看自己、他人及世界的態度有相當的一致性。早期回憶技術是一個投射的技術,相較於其他投射技術的使用,是一個比較節省時間與成本的方法。當中包含了個人投射的基本生活信念,甚至也可能包含個人思考基本謬誤,可以進一步來分析與診斷一個人在孩童時期所形成的人格特質、基本信念以及生活型態。

       當中的生活型態學者Mosak認為可以包含四個因素,這四個因素分別為:

  • 自我概念(對自己的看法)
  • 理想我(對自己的期待)
  • 世界地圖(對自己以外的人、世、物的觀念)
  • 倫理信念(是非善惡的認知)

       當我們嘗試的蒐集早期回憶時,需留意早期回憶要符合幾點:
  • 是發生在10歲以前
  • 能清清楚楚的被回憶出來,就好想親眼目睹似的
  • 是特定的事件
  • 不是一個報告
  • 行為的目的取向
  • 被記住的比被忘記的早期回憶還要重要
  • 正確性如何,並不重要
  • 真實或想像的,也並不重要
       另外,在蒐集早期回憶時,蒐集越多越能看出個體全貌樣式,但也有部分的學者考量容易及省時的因素,選用單一的早期回憶。
       這位個案的早期回憶,她提到她印象最深的是她媽媽在生弟弟的時候(基於個案的隱私,我就不再細談)。在經過幾個不同的早期回憶的探索之後,她開始了解「為何她那麼難以處理和父母之間那些複雜的情感糾葛」,也表達了未來的她,會在情感與理智的兩端,嘗試的找的一個合適的位置。感覺上,她似乎在「自我分化」的路上,找到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
       對於如何蒐集早期回憶的你,或許會很想知道該如何進行這樣的歷程。下一次再和有興趣的你,先分享該一段如何蒐集早期回憶的文章囉!對了,近日我也打算和我的夥伴,錄製一段有關於如何蒐集早期回憶的影帶,也許不久,也有機會和大家分享這樣的會談影帶。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