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邀請到寒暄國際大飯店做職場心理健康促進(員工協助方案),講題訂為:「心健康,心幸福!」偉任將和他們分享如何運用在一般的生活中運用心理學來輕鬆過日子。當中的要分享「停、看、聽」這樣的心理學,其背後的理論基礎是來自偉任發表於台灣心理諮商季刊(2015年,7卷2期)之文章。
剛好也有一段時間沒和大家談談談「動機式晤談」,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偉任遇到矛盾困境時的人生哲學~華人文化下的矛盾轉化歷程~
動機式晤談是針對如何讓個案準備好作行為改變的心理介入模式,當中的核心議題就是瞭解並處理個案內心的「矛盾」。至於要如何處理「矛盾」?在動機式晤談的運用中,「創造出不一致」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當中包含運用兩面回映處理矛盾、運用正反考量誘發改變的對話等技巧來創造出不一致。
很明顯的這樣來自西方文化的動機式晤談,是將矛盾視為相對立兩端的概念,助人工作者的工作是協助沈思期的個案思考「不改變」的好處和代價,以及「改變」的好處和代價。這種充滿矛盾的衝突,可以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兩端來比喻當事人體驗到兩種相抗衡的力量。藉由「看到」自己的矛盾,進而協助個案產生改變的動機。
然而,在華人社會的助人體系中,因為華人文化有一部份的核心價值強調的是「和諧」,和西方將矛盾視為相對立的兩端這樣的概念有著顯著的不同。實務工作上,有時候華人文化下的我們在處理矛盾的過程中,不一定就是要將這樣的兩端視為相對立的兩種力量,同樣地也是可以解決內心的矛盾。
生活智慧之源:易經
在傳統華人文化體系中,追求實用生活智慧,經常遠比追求客觀知識更重要,這些生活智慧透過日常溝通用語呈現而出,進而塑造出特有的思維信念與心理調適習慣。「經驗」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實踐的過程中尚未昇華成理論較為初級的認識,包括從我們自己或者別人做過、經歷過的事情中去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經驗思維是一種生活智慧,指的是從實際經驗出發思考和解決問題,是人們體驗自身與世界關係最普通、最基本的方式。談到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就不得不談到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
它為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是中華民族在早期悠遠的文化發展中,探索「宇宙自然」與「人類生存」律則的經驗成果,它給予了中國人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它提供的思維方式,從根本上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本格局。
《易經》由「經」與「傳」兩部分組合而成,「經」先於「傳」因而稱為原經。原經包含六十四卦卦畫、卦辭以及三百八十爻之爻辭,原本為卜卦用書。「傳」後於「經」,「傳」係詮釋輔翼「經」文昌明而作,由〈繫辭傳〉上下、〈象傳〉上下、〈彖傳〉上下、〈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及〈雜卦傳〉十個部分所組成,又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著作,但也有學者認為是集體創作。《易傳》重於經文,也就是說「傳重於經」,在哲理上的重要性,勝於「經」。
總的來說,《易經》可以說是中國人的人生指南,是讓人們知道如何趨吉避凶,如何加強道德修養的。這樣的思想觀念,千百年來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整個華人文化的哲學觀及人生觀。
一、反求諸己
《易經》原被視為占卜之書。占卜原本是人對未來某事有所懷疑而為無法決定,想像有一不受時空限制的存在能「神以知來」,這「神」的觀念原本含有宗教意味,亦即卜卦中把鬼神當作超越的存有,而將之視為宗教的對象。但是,在「易傳」中,已將這種宗教性質轉化為反求諸己,變成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說,從「神(God)」中心的思考轉化為「人」對主體之本性的自覺。
在《易經》六十四掛中的第一卦《乾》卦的九三爻辭就談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這個意思就是說要我們終日勤奮努力,夜晚也要時時警惕著,縱然雖然危險,也不會發生災難。《易經》「復」卦中提到「不遠復,無祇悔,元吉」,這就是說為恢復自己內在的善性,不用假諸外求。同一道理,在《易經》「困」卦中,可看出人如果能反求諸己,雖窮,但不困。這個含意就是當出現困卦時,代表當前環境之艱難,此時務必將苦難看成天意,切忌步入邪道,付出比平時更多的努力,不久便可以脫離苦難,也就是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這樣的反求諸己是脫離困境的方法。
這樣「反求諸己」的哲學思想,對於我們現今華人文化中強調的「反躬自省」、「捫心自問」、「自知之明」等等自我覺察心性修養概念的影響甚大,凡此種種,可以瞭解到華人文化在在都在彰顯個人對自己的認識、瞭解、反省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在華人世界中,自我覺察是個人心性修養的首要工作。華人這樣擅長「自我覺察」的概念,在個案改變的歷程中,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向。
動機式晤談法的主要精神之一是「創造不一致」,臨床實務工作者需要做的是協助個案看到自己所處情境和其想要情境間有所差異,讓個案感受到目前行為與個人生活目標間的落差,自然地就會形成改變的動機。這樣源自於西方文化動機式晤談法的「看見」與華人文化強調自我覺察的精神是相當一致的,因此臨床實務工作者在運用動機式晤談時,可以運用「反求諸己」這樣的哲學思想,更貼切地協助華人個案「看見」自己的不一致,同時,也可以更有效率地協助個案從「懵懂期」進入「沈思期」、或是從「沈思期」進入「準備期」,進而引發改變的發生。
二、矛盾
「矛盾」這個概念並非是舶來品,這樣的概念早在《易經》等古代著作中都有對矛盾概念的各種不同理解,是華人生活智慧的一個部分。《易經》以「陰陽」為核心思想,認為萬物是由天地的變化而產生的,此陰陽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當中《易經》所提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反應的就是由太極到八卦的衍生過程中,描述的是矛盾/統一的概念。
《繫辭上》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即是對此最好之解釋與闡釋,這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無不由於相互對立的陰與陽兩者的作用而成,陰屬於靜,陽屬於動,只有在動靜結合,陰陽相交之時,才能產生出變化,生成天地間萬有與萬物。例如日與月、天與地、男與女,有陰必有陽,兩者既是相互對立,又是相互關聯有相互依存,缺一是不可的,這樣的概念含有著相互對立、依存互根、相互消長、相互轉化的內涵。
陰陽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在每一個事物中,都存在著兩方面的對應;「依存互根」指的是,陰陽普遍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只有陰陽處同時在一個統一個體中,陰陽協調,相互為用,相互依存,萬物才能得以生生不息;「相互消長」在《繫辭》有提到「…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指的是陰消且陽長,也就是說世界上的事物,時時刻刻都在持續發生變化,沒有停息的時候,陰陽兩種勢力的消與長,也就是代表著事物發展變化的表現;「相互轉化」指的是,陰陽兩種勢力的變化消長達到一定限度時,陰即可變為陽,陽也可以變為陰。
動機式晤談的核心議題就是瞭解並處理個案內心的「矛盾」,助人工作者實務上運用動機式晤談是將「矛盾」的兩端比喻作相抗衡的兩個力量,進而加以處理之。這樣的理論基礎論述,不難發現這和東方文化強調陰陽兩極是對立且和諧的概念有著顯著的不同。
三、華人的命運觀
《易經》主張「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以及「陰極成陽,陽極成陰」,說明了陰陽是不可分割的,有正就有反、有上就有下,宇宙萬物看起來複雜,其實亂中有序,當中維繫的關鍵在於「中道」的概念。這樣的辯證思維也影響了老子,老子提出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人生哲學觀點。這樣物極必反的概念,相信這個世界中可以存在著矛盾,也進一步啟發了華人特有的人生智慧,例如「否極泰來」、「泰中有否」、「凶未必是凶,吉也未必是吉」、「謙受益、滿招損」...。另外,根據《易經》提到「調和為吉,不調和為凶」、「天地以和順而為命,萬物以和順而為性」的概念,可見《易經》也強調「和諧」這個的觀念,無怪乎華人文化那麼重視「和諧」。
豐卦彖傳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這意涵著盛極必衰的概念。《繫辭傳》也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所謂「窮」,可以解釋成是陰陽轉化的條件,只要當陰陽的變化消長達到一定的極限時,兩者才能實現轉化的歷程。例如乾卦上九爻辭說:「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坤卦上六爻辭說:「龍戰於野,其道窮也。」都意涵著陰陽轉化,物極必反的人生哲學。這樣的陰陽轉化後,事物的發展也會進入一個新的歷程,即達到所謂的「通」。
另外,根據《序掛》所說:「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這是根據陰陽相互反覆、物極必反的原則而說「泰極否來」以及「否極泰來」的觀念,也就說明了天地事物相反形成以及盈虛消長的必然定律。這樣來自大自然觀察「泰極否來」以及「否極泰來」的觀念,深深烙印在我們華人哲學思維脈絡中。
「泰極變否」或「否極泰來」情況的發生,基本上包含有兩種的因素:一種是人力不能掌控的因素;另一種是自由意志能掌控的因素。人力不能掌控的因素我們將之歸因於天命的運作,也就是所謂的「生死有命,富貴在添」之類的說法,在華人文化中這是極為普遍的信仰,我們稱之為「命」;自由意志能掌控的因素,我們將它稱之為「運」。
華人的「命運觀」常常被誤以為是消極的宿命論,然而,實際上積極的面向是被低估的。也就是說,華人世界中強調天命是整個社會生活的基礎,天命決定我們人世間的一切,也是人世間一切存在的合法性基礎以及價值評判的最後裁決者,當中具有賞善罰惡的功能,這樣的意涵是最為簡單的對於命運觀的描述。另外,華人世界也把它當成一種理性化的解決途徑,也就是在天命的不可抗拒性之外,更加強調了對個體命運的體認和積極的把握,因此給了命運的超越性與個體的現實努力兩者有了聯繫在一起的機會。
動機式晤談法強調個案需要被接納,在華人的世界裡,臨床實務工作者更可藉由華人獨特的命運觀,來協助個案可以被深層地接納。在促發改變的歷程中,臨床實務工作者可以運用華人文化下特有的「命運觀」,更可以提供個案改變參考的藍圖,協助個案自己在「矛盾」的組成中分析、歸納、綜合及區分哪些是屬於不可抗拒冥冥中為「大自然老天」所安排屬「命」部分,哪些是屬於自己可以努力改變屬「運」的部分。
結合「易經」人生哲學於動機式晤談的矛盾轉化歷程
將華人最早觸及到生活智慧的《易經》,將其當中提到「反求諸己」、「陰陽兩極的對立與和諧」、以及「命運觀」等華人獨特人生哲學,運用於動機式晤談處理矛盾困境,提出一個能夠協助個案在面對「矛盾」時,促發其在和諧中蛻變的一個矛盾轉化歷程。統整上述相關《易經》的概念,有幾個主要的論述如下:
「反求諸己」這樣的哲學思想,可以貼切地協助華人個案「看見」自己的不一致,同時,也可以更有效率地協助個案從「懵懂期」進入「沈思期」、或是從「沈思期」進入「準備期」,進而引發個案改變的發生。
動機式晤談的核心議題就是瞭解並處理「矛盾」,在此方法的核心概念下,實務的運用是將「矛盾」的兩端比喻作相抗衡的兩個力量。然而,有部份的矛盾困境的轉化,不一定就要將矛盾的兩端視為對立的兩種力量才能激發個案改變的動機。此時,就可以運用上華人文化所強調的陰陽兩極是對立且和諧的概念。
另外,助人工作者可藉由華人獨特的命運觀,來協助個案可以被深層地接納,以及提供個案改變參考的藍圖。
上述相關的概念,轉換至臨床實務工作上,助人工作者可以依矛盾轉化歷程協助個案走出矛盾的困境:
當面對處於矛盾困境的個案時,助人工作者首先要做的事是協助個案以「反求諸己」的態度來面對,看清楚自己在這個矛盾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然後協助個案能夠理解「陰陽對立且和諧」的概念,生命總是依循著「否極泰來」在進行。
之後協助個案區分自己困境中,那些是「命」?那些是「運」?
如果問題是由於不可改變的「天命」所造成,助人工作者需要做的事是協助個案能以平靜的心去接受;如果問題是屬於個案可以盡力去改變的「己運」,助人工作者需要做的事是協助個案重新賦能有勇氣去處理它。經過這樣的一個轉化歷程,於是,個案就可以有機會將矛盾轉化。
總的來說,來自西方文化的動機式晤談,在處理個案的矛盾困境時,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助人工作者在會談的過程中協助個案發展不一致,然後,藉由「看到」自己矛盾的兩個端點,進而協助個案產生改變的動機。但在華人文化獨特的命運觀下,矛盾的轉化不盡然就是要二擇一。有時,把人力所不能決定的部分歸於天意,人力所能及的部分,我們就必須自己負責。人只管盡自己最大的心力,成被與否,就交給由「天」來作最後的決定,同樣也可以解決個案內心的矛盾。
上述偉任所提出的矛盾轉化流程,其實也呼應了華人聖嚴法師所提出的人生智慧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面對人生困境的時候,不要老是怪東怪西、將問題外歸因,這樣對事情的解決是沒有助益的。要解決人生矛盾困境,首先要做的是要以反求諸己的態度來「面對它」。然後帶著天道運行一定有其道理的理解來「接受它」。之後運用智慧心區辨命與運,再帶著改變可以改變、接受不可改變的人生智慧來「處理它」。最後,在盡人事聽天命後「放下它」。
和各位好友,下次當你遇到人生困境的時候,也可以試試看偉任這樣的人生哲學,說不定會在你人生低谷的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