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罹患憂鬱症合併有厭食行為就讀於台東某大學二年級的女學生(目前休學中),幾次的看診後,在一次的門診她談到埋藏在心中一個許久的秘密
……
她說,從小父母關係不佳,印象中的父親是那樣的模糊,只知父親長期在外鮮少回家,也幾乎不與家人有互動,即便有互動不外是與母親發生嚴重的衝突。看這受傷的母親,她選擇了支持母親來與父親抗衡,於是,漸漸地母親就將所有的心力貫注在她的身上。然而,這樣過度緊密的母女關係常讓個案喘不過氣來。高中畢業在選擇大學的過程中,內心經過幾番的折騰後,她捨棄了離家比較近高雄的一些大學,選擇前往比較遠台東的某大學就讀。然而,在其之後的大學生涯中,常常得知來自高雄父母不睦導致母親需至精神科看病的訊息,因心中掛念著媽媽,因而常需往返高雄台東兩地,導致自己也罹患精神疾病休學兩次。回顧她在高中畢業面臨大學選校那時的心理歷程,心理學上就叫做「情緒截斷(Emotional cut-off)」。
「情緒截斷」最早由家庭治療大師Murray Bowen所提出來的,他發現在家庭投射歷程中介入較深的小孩,在其成年期或更早時,就嘗試各種策略來抵抗情緒融合,包括以地理上的分離來使自己與家庭隔離、心理上的藩籬或自我欺騙、切斷與家庭的實際接觸,告訴自己已脫離家庭束縛,Bowen將這種想像中的自由稱為「情緒截斷」。這樣的過程中,雖然個案從原生家庭未解決的情緒束縛中逃離開來,然而這樣的逃脫並非真實的解脫。
「情緒截斷」最常發生在高度焦慮與情緒依賴的家庭,活在高度焦慮和情緒依賴的家庭,也比較容易使個案出現「情緒截斷」的情況。Bowen這樣的發現,提供了我們理解個案與家人互動關係一個很好的觀察方式。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