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腦科學提升學習效率:大腦是如何幫助我們記住一切的?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習新知識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學生、專業人士,還是喜愛自學的人,大家都希望能找到提升學習效率的方法。但你知道嗎?大腦的學習與記憶機制中隱藏著許多科學原理,只要善加利用,就能事半功倍。今天,我們將揭開大腦學習的秘密,並教你幾個簡單實用的技巧,幫助你輕鬆提升學習效果。

 

1. 記憶的形成:從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

要了解如何提升學習效率,首先要認識大腦是如何處理資訊的。當我們學習新事物時,大腦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 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這是記憶的第一階段,資訊來自我們的感官,例如視覺和聽覺。感覺記憶通常持續時間很短,只有一到兩秒,若沒有進一步處理,這些資訊很快就會消失。
  • 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感覺記憶經過篩選後會進入短期記憶,這是我們能夠短時間內保持和使用的資訊。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限,大約只能儲存 5 9 個資訊單位,而且維持的時間通常不超過 30 秒。
  •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當短期記憶經過強化(例如重複或與已知資訊聯繫),這些資訊就會被轉移到長期記憶。長期記憶是相對穩定且持久的,可以保存數年甚至一生。


2. 大腦學習機制:突觸可塑性與重複的重要性

學習新知識涉及一個稱為突觸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的過程。簡單來說,每當我們學習新東西,大腦的神經元之間會形成新的連結,或者強化已有的連結。這種連結越強,我們對資訊的記憶就越深刻。


然而,單次學習通常不足以形成牢固的記憶。這是因為大腦需要時間來進行鞏固(Consolidation,這是一個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重複學習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適當的間隔下進行重複,效果會更好。



3. 提升學習效率的實用技巧

了解了大腦記憶的形成機制,現在我們可以探討幾個基於腦科學的學習技巧,這些方法能幫助你更有效地記住資訊。

技巧一:間隔重複法Spaced Repetition

間隔重複法是一種基於記憶曲線(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的學習策略。研究表明,我們在學習新資訊後,如果不進行複習,記憶會迅速衰退。然而,透過在不同時間點進行複習,我們可以重新激活這些記憶,讓它們變得更加牢固。

如何實踐:

  • 在第一次學習新資訊後,間隔 1 小時進行第一次複習。
  • 接下來間隔 1 天、1 週和 1 個月分別進行複習。

技巧二: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

番茄工作法是一種時間管理策略,利用大腦的專注周期提升學習效率。研究指出,我們的大腦通常只能專注 25 30 分鐘,之後專注力會迅速下降。番茄工作法便是利用這一特點,將學習時間劃分為短周期,並在周期之間安排休息。

如何實踐:

1.    設定一個 25 分鐘的計時器,並專注於學習。

2.    計時器結束後,休息 5 分鐘。

3.    重複這個循環 4 次後,進行一次長時間休息(15-30 分鐘)。

4.    這種方式能幫助你保持專注,同時避免過度疲勞。


技巧三:利用「檢索練習」Active Recall

研究發現,檢索練習比被動重讀筆記更能提升記憶效果。當我們主動回憶資訊時,大腦會重新活化相關的神經連結,這有助於記憶的強化。

如何實踐:

  • 不要只重讀筆記,而是試著自我測驗。
  • 利用「教別人」的方式來檢驗自己的理解程度,這樣你會發現哪些部分尚未掌握。

4. 其他提升學習效率的腦科學建議

除了上述技巧,以下幾點也能幫助你有效學習:

  • 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對記憶鞏固至關重要。研究顯示,深度睡眠階段大腦會進行記憶重組,將新學到的資訊轉移到長期記憶中。
  • 運動與飲食:適度的運動能促進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的釋放,這有助於大腦可塑性。富含Omega-3、抗氧化物和益生菌的飲食對大腦健康也有正面影響。
  • 正念冥想:正念冥想有助於提升專注力,減少壓力,並促進大腦前額葉皮質的活性,這對學習與記憶非常有幫助。

總結

大腦的學習與記憶機制複雜而有趣,但只要掌握了這些科學原理,我們就可以採取相應的策略,顯著提升學習效果。利用間隔重複法、番茄工作法與檢索練習,你將能更輕鬆地記住知識,並且學得更快、更有效。

下一次當你在學習新技能或備考時,不妨試試這些技巧,讓腦科學幫助你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果!

對了,順便和大家分享一個偉任高雄「張老師」中心的邀約,將於1/11-12, 2/22-23舉辦「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的工作坊。(活動訊息連結:https://shorturl.at/DaANy


在初階工作坊中,我們將深入探討腦科學和心理學的交集,揭開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的奧秘;在進階工作坊中,不僅介紹神經心理諮商的原理與原則,還涵蓋了神經科學在健康生活、壓力管理、克服拖延症、高效親職和精神疾病照護等方面的實際應用。不論您是臨床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心理、社工、職能治療等),或是助人相關科系(醫學、護理、社工、心理、教育、輔導諮商等)的學生、研究生、教師等,抑或您只是單純對於如何有效運用大腦感興趣者,都熱烈歡迎您來參加本次的工作坊。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開啟大腦的無限潛力:神經可塑性的奇蹟

 

你是否曾經想過,大腦不僅僅是一個儲存記憶和控制日常行為的器官?事實上,它是一個不斷進化、變化和適應的新奇世界。隨著我步入行醫生涯的第三個十年,對腦科學與心理學的興趣與日俱增。或許就像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共時性」,當我被醫院安排接任新成立的「心身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一職後,便深刻體會到這個交叉領域的無窮潛力,特別是對亞健康人群的關注。


而「心身健康」應該從自身做起,這讓我踏上了一段探索腦科學與神經可塑性的旅程。為了延緩大腦老化,我不僅持續進行規律運動,最近還學習如何運用 AI 來剪輯影片,將腦科學的知識分享給更多人。這些影片運用了 AI 技術(如虛擬數字人等),目的是幫助大家了解如何通過簡單的方法,來強化大腦的神經可塑性。雖然過程中有不少挑戰,但正是這些挑戰,才驅動我跳脫舒適區,進而促進我的認知靈活性與神經可塑性。


(影片網址連結 https://youtu.be/RZC-na_Ptdk

神經可塑性:大腦的奇蹟力量

你知道嗎?大腦擁有一種稱為「神經可塑性」的能力,能夠通過建立新的神經連結來重新組織和調整自身。簡單來說,這代表每當我們學習新技能或適應新的環境時,大腦就會進行重塑。以往的科學家曾認為,大腦一旦度過青少年期便會停止成長,但現代研究已經證實,無論我們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大腦都有無限的潛力去改變,只要你願意持續學習並進行有意識的練習。(延伸閱讀:從「神經科學」談父母教養對孩子情緒控力養成的影響力

9個激活神經可塑性的策略

神經可塑性是大腦與生俱來的奇蹟能力,讓我們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學習新技能,甚至恢復損傷。現代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透過一系列經過科學驗證的策略,我們可以有效促進這種可塑性,優化我們的大腦功能,甚至延緩大腦衰老。讓我們深入了解這9個有效提升神經可塑性的實踐方法,幫助你重塑大腦,打造更加健康而靈活的心智。

1. 給大腦充足的養分

營養是大腦健康的基石。大腦佔人體體重的2%,但卻消耗了全身20%的能量,這顯示了其對營養需求的高度敏感性。研究顯示,富含Omega-3脂肪酸(如核桃、亞麻籽、鮭魚)的飲食,能促進神經元間突觸連結,提升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而藍莓等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能減少氧化壓力對大腦細胞的損害,延緩衰老過程。維生素D和鎂則是促進神經遞質合成的重要元素,能提升神經傳導效率,進而促進神經可塑性。


2. 正念冥想:重新連接你的大腦

正念冥想在神經科學中被視為一種強大的大腦訓練方法。通過冥想,大腦的灰質體積會增加,特別是在海馬迴(與學習和記憶相關的區域)以及前額葉皮層(與自我調節和決策相關的區域)。MRI掃描顯示,正念練習能減少杏仁核的活性,這是負責恐懼和壓力反應的大腦區域,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壓力,提升情緒控制力,並促進新的神經回路的形成。


3. 優質睡眠與短暫小憩

充足的睡眠對神經可塑性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大腦進行自我修復和記憶整合的關鍵時段。睡眠分為不同階段,其中快速眼動(REM)睡眠階段對於記憶的鞏固和情感處理尤其重要。研究指出,深度睡眠(NREM)階段能幫助清除神經元間的代謝廢物,防止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短暫的小憩則能提高工作記憶和注意力,促進神經元之間的即時連結強化。(延伸閱讀:阿德勒與佛洛伊德兩位心理學大師差異到底在哪裡?


4. 學習新技能:大腦的運動場

大腦具有「用進廢退」的特性,這意味著經常挑戰大腦能增強神經可塑性,反之則會導致神經連結的弱化。學習新技能(如語言、音樂、藝術創作)能激發大腦的多個區域同時運作,尤其是負責運動控制、語言理解、記憶及感官整合的腦區。重複性學習會強化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結,這個過程被稱為「長期增益效果」(LTP),是記憶形成和學習的基礎。(延伸閱讀:從腦科學談資優生的3C網路沉迷

5. 規律運動:提升大腦靈敏度

運動對大腦的好處已被多項研究證實。規律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不僅能促進心血管健康,還能增加大腦中的神經營養因子(如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它是促進神經可塑性和新神經元生成的關鍵因子。運動還能增加海馬迴的體積,改善學習與記憶能力,並有助於減少與老化相關的認知衰退。


6. 用非慣用手做事:打破習慣,打破僵局

神經科學研究指出,當我們嘗試改變常規行為時,大腦會被迫建立新的神經通路來適應這些變化。比如用非慣用手寫字或刷牙,會讓大腦的兩個半球同時參與任務處理,促進跨半球神經通訊,這種「異常」的行為挑戰有助於提升大腦的靈活性與適應能力。


7. 擴展你的詞彙量:語言的力量

語言學習與大腦的可塑性息息相關。當我們學習新的詞彙時,大腦的額頂葉和顳葉會加強互相連結,這些區域負責語言的理解與處理。學習新詞不僅有助於提升語言能力,還能促進大腦中與聽覺、視覺處理相關的神經迴路。研究表明,語言學習能改善認知功能並降低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延伸閱讀: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從神經科學思考自己中年的生涯抉擇

8. 嘗試新事物與旅遊

大腦是對新環境高度敏感的器官,當我們暴露於不同的文化、地點、活動時,大腦會進行大量的信息處理和適應,這能促進神經可塑性。旅遊帶來的全新感官體驗,能激活大腦中負責情感、認知和社會交往的區域,並提高其靈活性。同時,挑戰陌生的環境有助於打破慣性思維,提升問題解決和創造力。(延伸閱讀:突破性治療憂鬱症的新選擇:速開朗鼻噴劑的創新與希望


9. 反思與自我審視

大腦具備強大的自我審視能力,這與前額葉皮層的活躍有關。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模式,能夠幫助大腦鞏固新的神經通路,並減弱不良習慣的神經連結。自我審視過程中,通過不斷評估進展與調整目標,我們可以持續優化大腦的神經迴路,並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行為。(延伸閱讀:從神經心理學談強迫症的自我照顧心法

結語:讓神經可塑性成為你的超能力

透過神經可塑性,大腦具備了無限的潛能。你可以開始進行這些改變——不論是養成健康習慣,挑戰新的技能,還是改變思維模式——這些努力都會對大腦產生深遠的影響。記住,大腦的成長與改變不會隨年齡而停止,透過不斷練習與學習,你的大腦將成為面對未來挑戰的最佳盟友。

準備好一起解鎖大腦的潛力了嗎?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運用這些技巧,開啟一段充滿智慧與健康的旅程吧!

對了,順便和大家分享一個偉任受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的邀約,將於11/9-10舉辦神經科學於心理學運用的工作坊。(活動訊息連結:https://shorturl.at/gxaSq

不論您是臨床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心理、社工、職能治療等),或是助人相關科系(醫學、護理、社工、心理、教育、輔導諮商等)的學生、研究生、教師等,我們都熱烈歡迎您來參加本次的工作坊。無論您的專業背景如何,這將是一個豐富交流和學習的機會,讓您的專業潛力得以釋放!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突破性治療憂鬱症的新選擇:速開朗鼻噴劑的創新與希望

憂鬱症,一種令人痛苦且難以治癒的心理疾病,正困擾著全球數億患者。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速開朗鼻噴劑(Spravato**作為一款革命性的治療產品,為那些在傳統治療上遇到瓶頸的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這款藥物的上市不僅標誌著憂鬱症治療進入全新時代,更為難治性憂鬱症患者打開了一扇重生的大門。(影音介紹連結:https://youtu.be/gTYrac6fNhg


傳統憂鬱症治療的困境

傳統的抗憂鬱藥物,如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主要通過調節大腦中的血清素、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這三種關鍵神經傳導物質,來幫助患者穩定情緒。然而,這些藥物通常需要數週至數月才能發揮效果,這對於病情嚴重或有自殺風險的患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挑戰。此外,約30%40%的憂鬱症患者對這些藥物反應不佳,也就是所謂的難治性憂鬱症,讓他們在傳統療法中無法獲得有效緩解。


速開朗鼻噴劑的獨特作用機制

速開朗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艾思他明(esketamine,是**氯胺酮(ketamine**左旋異構體。與氯胺酮相比,艾思他明在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上都有所提升。



更細緻的神經機制

艾思他明屬於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它通過阻斷NMDA受體,調節大腦中的谷氨酸神經傳導系統。谷氨酸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主要的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與突觸可塑性、學習、記憶和情緒調節密切相關。




阻斷NMDA受體後,艾思他明能夠:

  • 促進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的釋放BDNF在神經元的生存、成長和突觸連接中扮演關鍵角色。
  • 增強突觸可塑性:提高神經元之間的連結效率,修復受損的神經迴路。
  • 調節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影響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進一步改善情緒和認知功能。

這些綜合作用使得患者的情緒在短時間內得到顯著改善,突破了傳統藥物需要長時間等待的限制。


成分介紹與劑型比較

艾思他明的成分特性

  • 化學結構:艾思他明是氯胺酮的S-異構體,具有更高的NMDA受體親和力。
  • 藥代動力學:相比氯胺酮,艾思他明具有更快的起效時間和更短的半衰期,減少了藥物在體內的累積風險。
  • 安全性:艾思他明的副作用相對較少,且強度較低,提升了患者的耐受性。

鼻噴劑與注射劑型的比較

  • 鼻噴劑(速開朗)
    • 優點
      • 非侵入性:無需注射,減少了患者的恐懼和不適感。
      • 快速吸收鼻腔黏膜具有豐富的血管網絡,藥物可迅速進入全身循環
      • 方便使用操作簡單,適合在醫療機構內進行


    • 限制
      • 生物利用度可能受鼻腔狀態影響,如鼻塞或黏膜炎症。
      • 需要專業監督:因可能出現解離症狀,需在醫療人員監督下使用。
  • 注射劑型(氯胺酮靜脈注射)
    • 優點
      • 直接進入血液:起效更為迅速,藥物濃度更可控。
      • 適合嚴重病例:在急救或重症監護中使用。
    • 限制
      • 侵入性:需要專業人員進行靜脈注射,增加了感染風險。
      • 副作用較強:解離症狀和心血管反應可能更明顯。

綜合來看,速開朗鼻噴劑在安全性、便利性和患者接受度上都有明顯優勢。


速開朗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

  • 快速起效:臨床試驗顯示,患者在使用速開朗後2小時內就能感受到明顯的情緒改善。
  • 降低自殺風險:對於有自殺傾向的患者,速開朗能在短時間內顯著降低自殺念頭和行為。
  • 持續療效:經過持續治療,患者的症狀改善可維持數週至數月


常見副作用

  • 解離症狀:如現實感喪失、幻覺等,通常在12小時內消退。
  • 血壓升高:治療期間需監測血壓,對於有高血壓史的患者需特別注意。
  • 其他:噁心、頭暈、嗜睡等,通常為輕度且短暫。

專業醫療監督的重要性

由於速開朗可能引發短暫的神經心理副作用,因此必須在合格的醫療機構內,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監督和管理。治療過程中,患者需在現場觀察至少2小時,確保沒有嚴重副作用出現。


全球成功經驗與未來展望

截至目前,速開朗鼻噴劑已在美國、歐洲等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獲得批准,全球已有超過150萬名患者受益於這項創新治療。大量的臨床數據和患者反饋證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為全球的憂鬱症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凱旋醫院心身健康管理中心的專業服務

如果您或您的親人正在與憂鬱症抗爭,凱旋醫院心身健康管理中心擁有一支由精神科專家、心理師和專業護理人員組成的團隊。我們將為您提供全面的評估,並根據您的個人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您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讓生活重回正軌。

 

 


重拾希望,守護心靈健康

速開朗鼻噴劑的問世,為憂鬱症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它為那些在傳統療法中無法受益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讓我們共同關注心理健康,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更多的希望與光明。

您是否曾經思索過,在面對複雜的個案時,究竟應該如何精準選擇合適的治療技術?偉任受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的邀約,預計在11/9-10舉辦神經科學於心理學運用的工作坊。(活動訊息連結:https://shorturl.at/gxaSq

不論您是臨床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心理、社工、職能治療等),或是助人相關科系(醫學、護理、社工、心理、教育、輔導諮商等)的學生、研究生、教師等,我們都熱烈歡迎您來參加本次的工作坊。無論您的專業背景如何,這將是一個豐富交流和學習的機會,讓您的專業潛力得以釋放!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突破憂鬱症的革命性療法: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的rTMS治療揭秘

 

歡迎來到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心身健康管理中心!我們致力於提供最先進的治療技術,幫助每一位患者重拾健康與幸福。在這裡,我們將向您介紹一種革命性的憂鬱症治療方法——重覆式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

突破憂鬱症的革命性療法: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的rTMS治療揭秘點選連結,可以開啟影片介紹

憂鬱症與大腦的關聯

憂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精神疾病,其特徵是長期的情緒低落、喪失興趣以及其他心理和生理症狀。現代腦科學研究揭示,憂鬱症與大腦內部特定區域及其功能失調有密切關係。大腦中控制情緒的區域可分為自主調節和自願調節兩大類。自主調節涉及邊緣系統中的一些關鍵結構,如杏仁核、海馬體、伏隔核、下丘腦和丘腦。自願調節則涉及前額葉皮層的某些區域,包括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和腹外側前額葉皮層,這些區域負責高階認知功能,如計劃、決策和抑制負面情緒。(延伸閱讀:戀愛使人盲目:愛情對大腦的影響


根據哈佛醫學院的資料,這些腦區在憂鬱症患者中的互動可能異常,導致情緒調節失常。這些腦區的失調常伴隨著神經傳遞物質的失衡,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進一步加劇了情緒和認知功能的紊亂

rTMS治療的原理與機制

rTMS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技術,利用磁場產生的脈衝直接影響大腦中與情緒和認知相關的區域,調整其活動模式。這一過程安全、高效,且無痛苦。治療過程非常簡單,患者只需坐在舒適的椅子上,每次接受約10分鐘的無痛治療,治療通常為期4-6週,每週進行5。(延伸閱讀:腦科學與心理學的跨界合作:經顱磁刺激與心理治療的綜合治療策略

長期增強作用與長期抑制作用

rTMS的治療機制主要通過調節大腦中的長期增強作用和長期抑制作用來實現。長期增強作用是指神經元間突觸傳遞效率的持續增強,通常由高頻刺激引發。高頻rTMS刺激可以增強前額葉皮層與其他腦區的功能連接,有助於改善情緒和認知功能。長期抑制作用是指神經元間突觸傳遞效率的持續減弱,通常由低頻刺激引發。低頻rTMS刺激可以抑制過度活躍的腦區活動,達到治療效果


根據《重覆式經顱磁刺激在精神病學實踐中的臨床應用》,rTMS治療還涉及神經可塑性,即大腦在面對環境變化時進行重新調整和重組的能力。這種治療方法通過反覆刺激特定的腦區,促進神經元之間的聯結強化或削弱,從而實現情緒和認知功能的改善。(延伸閱讀:從神經心理學談強迫症的自我照顧心法


rTMS治療的臨床應用

rTMS主要應用於治療抑鬱症,特別是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重度抑鬱症患者。此外,rTMS也被證實在治療其他精神疾病如焦慮症、強迫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有一定療效許多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情緒狀態和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根據《神經障礙的經顱磁和電刺激治療》,rTMS治療還可應用於神經病學領域,包括治療慢性疼痛、偏頭痛和帕金森病等。這進一步證明了rTMS在多種神經和精神疾病治療中的廣泛應用前景。

rTMS治療的安全性

rTMS是一種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療方法。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治療部位的輕微頭痛和不適,但這些症狀通常在治療結束後很快消失。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癲癇發作的風險,但發生率極低。多項研究已證實rTMS在治療抑鬱症中的有效性,一項大型隨機對照試驗顯示,接受rTMS治療的患者其抑鬱症狀顯著改善,且效果持續時間長達數月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的專業醫療團隊

我們擁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專業醫療團隊,將確保每位患者都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並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提供貼心的支持與關懷。如需了解更多有關rTMS的資訊,或預約治療,請隨時聯絡我們。我們的專業團隊將竭誠為您服務,幫助您走向健康的新生活。

通過rTMS治療,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正在改變憂鬱症的治療方式,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和機會。這一革命性的療法不僅改善了許多患者的生活質量,也為未來的精神疾病治療開闢了新的道路。讓我們攜手並進,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聯繫方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rTMS治療,請聯絡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心身健康管理中心:

  • 電話:07-7513171-2091
  • 心理師:簡心理師

我們期待為您提供最專業的服務,幫助您邁向健康的新生活。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