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式晤談實務工作手冊~有效能的助人改變~」出書ING


阿德勒說:「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無論看起來多麼優秀的人,多少都會感到自卑。」、「只要還有目標,當然就有自卑感。」……
「人生到了「中年」,如果不做些什麼,會讓自己老了會後悔?」這幾年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問題的時候闖進了腦海的頻率好像有越來越多地傾向。在這樣動力的驅使下,博士班畢業後,我起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出一本自己寫的書,書名初步就定為「動機式晤談實務工作手冊~有效能的助人改變~」
近日正在找出版社將它出版問世,這又是我人生一個全新的課題,也因為「出書ING,所以又開啟了我另一個學習的旅程。目前書的內容創作已經初步告一個段落,接下來將要進入下一個階段「編輯出版」。
上述這出書的過程,比起平日駕輕就熟的看診,顯然不是現在的我能夠獨自處理面對的。有了問題,於是就開始問了一些前輩朋友,也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些資料,是自費出版還是找出版社出版?要什麼樣的出版社?封面該怎麼設計?排本問題?印刷問題?如何定價?還有如何能將書送到讀者手上的銷售問題等等?看來,接下來的這幾個月,還有許多的學習在前面等了我。
先不管這麼多,今天就開心的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動機式晤談實務工作手冊~有效能的助人改變~」這本書的「前言」以及書目「大綱」。有機會再未來這一段時間,陸續在跟大家分享其他章節的相關內容。
前言
一)我和「動機式晤談」緣起的一段小故事……
回想十多年前,當住院醫師的我,剛開始獨立看診的時候,因為是一開始看診,所以一個診次來看診的人數,大約只有十來位病人左右。還記得那時的我,在看完診後,還會將每一位病人的病歷借回辦公室,再花一些時間整理一下他們的生命故事,以利他們下一次來醫院就診時,我和來就診的病人就可以很快地就銜接上他們每一個獨特的生命故事。還記得,當中一些病人的生命故事,如果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敘述及探詢清楚的話,如果他們願意的話,我還會約他們在看診前的半小時前來門診、或是請他們比較晚一點再來門診(因為已經沒有候診的病人),如此,就可以我們就可以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一起來面對及探討他們獨特的生命故事。
然而,曾幾何時,這樣的醫療工作模式,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悄悄地也改變了。我,還是提前半小時開診,只是提前看診的原因,已經改變為「沒有辦法在看診的時間內看完門診」,因為現在的我,每一個診次需要看診的人次已經超過 ……。聽一些曾經到美國或英國進修過的同事說,那裡的精神科醫師,每一個診次大約只有個位數的就診病患。天啊!這是多麽令人羨慕的一種工作環境。
但畢竟現實的生活裡,在全世界都稱羨台灣獨有健保模式下工作的醫師的我,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位高級勞工罷了。為了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協助來就診的病患有可能會有那麼一些不一樣改變的可能,學了許多心理學的我,就開啟了我思考,「在健保給付的現實框架要求下,門診的醫療,我還能做一點點什麼?」。
不同背景的你我,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想必都有著很不一樣解決問題的方式。對一位被訓練有素的醫師來說,遇到問題,第一步,就是「文獻探討與回顧」。於是我就回顧了一些探討促進個體行為改變相關的研究文獻,發現「動機式晤談」是一個可以運用的模式。
這就是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與「動機式晤談」的一段緣起……
(二)在「學」與「教」的歷程中學習
多年前,有了與「動機式晤談」的緣起,開啟了我對「動機式晤談」的學習。最初的學習是在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博士班的課堂上,與同學、老師藉由閱讀文獻、課堂分享、角色扮演來進行學習;當然,這樣的學習很自然地促成我將這樣的興趣轉變成博士論文研究的主題「融合阿德勒觀點的單次動機式晤談」;畢業後,也曾接受過我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楊瑞珠老師的先生馬克•布雷根教授(Mark T. Blagen)「動機式晤談」的教導。馬克教授是一位專精於成癮行為的專家,來自於馬克教授「動機式晤談工作坊」的學習,有助於我對「動機式晤談」有了系統性以及架構性的瞭解。
除了上述的學習外,更重要的是,近幾年來我在不同的場合,也開始與大家分享如何學習及實務運用「動機式晤談」。包括有:精神科住院醫師心理治療訓練課程融入動機式晤談的教學與示範;辦理生命線志工學習運用動機式晤談幫助自殺個案的工作坊;辦理多所大專院校(樹德大學、中山大學、彰化師範大學等)及高中職(潮州高中、台南高工等)老師學習運用動機式晤談幫助學生提升學習動機及生涯輔導工作坊;辦理職業重建中心(中彰投身心障礙職重中心、高雄勞工局、彰化勞工局等)員工學習運用動機式晤談幫助身心障礙者有效就業工作坊;辦理家庭福利中心(彰化等地)員工學習運用動機式晤談處理家暴個案工作坊;辦理高雄張老師動機式晤談實務訓練工作坊;辦理精神醫療專業人員(阮綜合醫院、藥師公會等)學習運用動機式晤談幫助病人提升服藥演講相關活動。
另外,這幾年來,我也開始學習如何撰寫文章,同時也和對動機式晤談有興趣的夥伴一同錄製影帶,並將這些相關資訊分享在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因為有了上述這些不同的歷程成長的養分,2018年就給自己一個願望,就將這幾年在動機式晤談「學」與「教」的心得做整理,於是,就有了這本書的誕生。
(三)閱讀本書你將可以獲得……
因為動機式晤談可以運用的範圍相當廣泛,因此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背景的族群,你可能是醫師、心理師、復健師、社工師、營養師、老師、個案管理員等,甚至你也可能是神職人員、家長等,只要你的工作是與人有關係的話,那麽閱讀完這本書後,你將可以從本書獲得:
  • 你將有機會理解動機式晤談的概念、精神、原則、以及相關技術。
  • 本書也提供助人工作者一些實務對話的範例、解釋說明、以及活動練習,你將能快速地獲得動機式晤談的相關學習,以及更清楚如何在實務工作中運用動機式晤談。
書目大綱
第一章、動機式晤談簡介
(一)歷史由來
(二)動機式晤談是什麼?又不是什麼?
(三)動機式晤談能帶給個案什麼呢?
(四)動機式晤談為何有效?
(五)動機式晤談相關研究
(六)助人工作者該有的態度
(七)動機式晤談學習的八個重點
第二章、六種對話的陷阱
(一)「一問一答」的陷阱
(二)「專家」的陷阱
(三)「過早聚焦」的陷阱
(四)「標籤」的陷阱
(五)「責難」的陷阱
(六)「閒聊」的陷阱
第三章、OARS會談技巧的使用
(一)問開放式問句
(二)給予肯定
(三)反映式的傾聽
(四)摘要
第四章、溝通模式、訊息交換方法、以及提供訊息三步驟
(一)溝通型態
(二)訊息交換的方法
(三)提供訊息三步驟
第五章、助人改變的歷程
第六章、如何有效的開啟會談?
(一)運用開放式問句開啟會談
(二)設定會談議題
(三)一般化個案的問題
(四)詢問典型的一天
第七章、如何評估個案改變的動機?
(一)跨理論模式(改變循環輪)
(二)六種個案改變的對話
(三)量尺評估
第八章、鬆動阻抗、處理矛盾的技術
(一)為何會有矛盾?
(二)如何鬆動阻抗、處理矛盾
第九章、誘發「改變對話」的技術
(一)直接詢問
(二)擴大說明
(三)回顧過去
(四)想像未來
(五)正反雙方考量
(六)探索價值
(七)使用極致
(八)量尺問句
(九)評估回饋
第十章、個案準備改變的徵兆
(一)改變的對話增加
(二)抗拒的現象減少
(三)開始採取改變步驟
(四)對未來有所憧憬
(五)對「改變」發問
(六)減少對問題本身的發問
(七)問題獲得部分解決
第十一章、擬定改變行動計畫
(一)設定目標
(二)協助挑揀選項
(三)擬定改變行動計畫並執行方案
(四)再次確認承諾
第十二章、單次助人工作模式
第十三章、如何知道自己助人的模式是否是動機式晤談?
(一)符合動機式晤談精神的程度
(二)動機式晤談相關技術的使用程度
第十四章、改變如果都沒發生該怎麼辦?
(一)再次自我檢討
(二)接受個案暫時還沒有準備好改變的現實
附錄(一):動機式晤談快速導覽
附錄(二):學習動機式晤談的國外相關資源

對了,另外一提的是,如果你對動機式晤談有興趣的話,偉任將於2018.9.8~9兩日,在「高雄張老師」舉辦動機式晤談實務訓練兩日的工作坊,活動有30位名額的限制,有興趣的朋友,記得要早一些報名參加喔!
活動報名相關連結:https://goo.gl/zrW3sd
對了,如果你有朋友對這主題也感興趣的話,也麻煩將這個訊息分享給他們。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