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教父母的成長課:學會放手,讓孩子去體驗



東方的教育強調的是孩子需要聽父母的話,在這樣的文化脈絡下,有不少的父母會不知不覺的將自己的價值觀加諸在孩子的身上。一但孩子沒有符合自己的期待,父母的心中就會有許多的擔心。在這樣的擔心下,就會覺得孩子需要「管教」。我們細細想一下,說不定很多的時候的管教,其實只是因為孩子和我們不一樣而已

每一個孩子就像是不同品種花的種子,會開出不同的花朵。身為父母的我們,需要的只是提供孩子成長的養分,讓孩子們可以活出他們原本的自己,讓這些種子依照他們原來的樣子成長就好了。在開花結果的過程中,如果有必要的話,就只是將花朵旁邊的雜草拔除就可以了。而,土壤中最重要的一個養分,那就是與孩子的親密關係。關係疏離了,管教就難了。

米開蘭基羅的《大衛像》,是他青年期時的作品,現在更是佛羅倫斯人的驕傲和佛羅倫斯的精神象徵。或許養育孩子的過程,也可以如米開蘭基羅說過的話來比擬,他說:『他的雕刻,就只是將禁錮在石頭中的生命解放出來而已』。

孩子並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才來到這個世上,父母需要做的,應該是思考如何協助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延伸閱讀:阿德勒教你如何培養出積極有責任感的孩子~父母的覺察~)。因此,陪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有一個很很重要的課題,那就是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體驗」。
在管教的過程中,需要時時留意自己管教孩子的目的,是協助孩子「探索」他自己的獨特的人生,還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將我們的價值或是自己無法處理的擔心、焦慮「加諸」在孩子身上。(延伸閱讀:教養孩子,第一步需要是增進自我覺察能力~父母「正念」練習~

如果管教孩子是基於後者的原因的話,那在「加諸」的過程中,孩子就容易討厭自己、感到沒有價值感、甚至會失去勇氣面對自己的人生難題,這樣的結果,就是阿德勒心理學所說的「自卑情結」(延伸閱讀:三分鐘看懂「阿德勒心理學」~自卑與超越~ )。
簡單來說,孩子唯有喜歡自己,能夠體認自己是有價值的情況下,他才能學會擁有面對難題的勇氣。
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學習「放手」的小故事。
去年,也就是我小兒子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在一個再也平常不過的一個早上,我例行會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在我上班前,需要先載孩子去上學。已經練習了好幾年出門前的動作,幾乎已經是反射動作了。在出門前,我會從我們家大門旁邊的鑰匙盒,拿出我的車鑰匙。但,那天,我不知道一時恍神,還是風太大,總之,在門關起來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的車鑰匙在家裡頭。

慘了!我和我的孩子會面臨兩件事,一是孩子如何上學?另一是我如何上班?
我正在煩惱孩子如何上學手足無措的時候,我的小兒子卻開心的表示:「老爸,那我自己跑去學校就好了。」
當下,我腦中在思考我該陪孩子走到學校呢?還是讓他學著自己獨立走去上學?他能自己獨自過馬路走到學校嗎?馬路如虎口?….
這一天,似乎是老天爺給了我和我的孩子一個去「體驗」的機會。其實,認真來說,孩子已經是四年級了,走路上學這件事,應該不是件難事。這件事,會有困擾的人,應該是身為父母的我才對。於是,好不容易擠出了自己的勇氣克服自己內心的擔心,說出了「好吧!那你自己上學,路上要小心一些。」
然而,第一次讓孩子自己學習上學,身為父母的我,腦中竟出現了許多「非理性的想法」。在嘗試說服自己拋棄這些所謂的過度擔心的過程中,自己不知不覺還偷偷的跟在孩子後面一段路程。走了幾十公尺後,還是說服了自己,放手吧!當天晚上,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只有我兒子很開心的分享他自己能獨自上學。
記得,馬克吐溫說過,「他一輩子擔心過的事,有九成以上都沒有發生。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身為父母的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課,就是學會「放手」,讓孩子去體驗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