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大家分享過有關於「親師諮詢」的文章(延伸閱讀: 你不可不知:「親師諮詢」說不定是未來的明星產業 ),文章中,分享了一些「親師諮詢」的概念、為何「親師諮詢」會慢慢地變得重要、以及如果你有興趣提供學校老師或爸媽「親師諮詢」,你就不可不懂「阿德勒心理學」。
近日,「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在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開辦了一系列「阿德勒心理學諮商輔導實務工作坊」,偉任負責其中的一個課程,談的是「阿德勒心理導向諮商輔導實務:親師諮詢」(4/28)。
熟悉「阿德勒心理學」,對於想要提供「親師諮詢」的你,是一個很重要、也很基本的知能。但,畢竟「親師諮詢」你需要面對的是一群人,可能包括有:老師、家長、機構的行政人員、教官等等,很顯然的不太像個別諮詢或諮商,你面的通常只是一位個案而已。
談到這裡,你就可以了解到,如果你想做好「親師諮詢」,你還需要的是:學會如何帶領團體。
明天,「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在成功大學,舉辦團體心理治療師訓練工作坊系列之首部(4/22、4/29),偉任負責的課程,談到的是「團體中的治療性改變與療效因子」。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帶領團體」,你可能需要的一些知能,其中之一就是你需要瞭解「團體中治療性改變與療效因子」。
白話一點,就是團體為什麼會有效?
提到團體的療效因子,不管你是諮商心理師或是臨床心理師,在你團體相關知能的學習歷程中,你一定有聽過Corsini這一位學者。
Corsini將常見的團體療效因素分為三大類,包括認知因素、情感因素、以及行為因素,當中的每一大類又再包含有三個因素。
除了Corsini外,更多人一談到團體的療效因子,一定會提到就是Yalom的11個團體治療性因素。
為了讓大家對團體的療效因素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今天就和大家談談Yalom的11個團體治療性因素。
第一:灌輸希望
「希望」可以讓成員繼續治療。
對參加團體的信心本身就具有治療效果,參加團體前對團體的高度期待,和正向治療效果有正相關。而且,這樣的「希望」,在團體開辦前就開始了。
例如,團體界的大師吳就君老師開辦的團體,不少人一想到要參加吳老師帶的團體,「希望」就油然而生,還沒有參加就好一半。但,要有良好的口碑,是需要花一些時間的,並非一蹴可幾。
另外,在團體中,我們可以運用的方法是,經常提醒團體成員注意進步的情形,請團體成員分享正向改變,並適當的給予正向回饋。
第二:普同感
很多病人進入團體時,常懷著不安的想法,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悲慘可憐的,他們獨自承受某些很嚇人的、令人無法接受的問題、思想、衝動及幻想。
然而,一旦在知道有別人和他們一樣的困境及相似的生活經驗後,會讓他們感到很大的解脫。
第三:傳達訊息
傳達訊息可能有兩大類,一個是團體成員間直接相互給予忠告;另一個是團體帶領者對成員提供訊息。
值得注意的是,傳達訊息在團體的早期是比較被允許的,記得在團體的後半期,這樣訊息的傳遞要慢慢地減少。
第四:利他主義
當團體的成員發現自己對別人很重要時,會覺得精神振奮且自尊提高。
意義治療大師Frankl曾說:
「當我們專注於他人,忘了自我時,生命的意義感就會浮現。」
這樣的利他主義,相對於個別心理諮商來說,在團體心理諮商,比較有機會被營造出來。
第五:發展社交技巧
團體成員可以在團體中,學會一些社交技巧。所以,團體帶領者在適當的時機,可以在團體中進行基本的社交技巧練習,也可以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協助團體成員學習如何面對及因應團體外的困難與挑戰。
第六:行為模仿
團體成員在某個程度來說,會認同團體帶領者或團體中的某些成員,並且,發生行為改變。
所以,在團體進行的過程中,團體帶領者可藉由示範一些行為,進而影響了團體成員的溝通型態,如:自我坦露或支持等。行為模仿在團體的早期階段所扮演的角色,比後期更為重要。
另外,社會學習理論大師Bandura曾說:
「模仿是一個有效的治療力量。」
所以,在團體中,成員也可以藉由觀察相同困擾之成員經由嘗試新的行為而獲益。也就是說,團體進行的期間,成員不只會認同團體帶領者,也會會模仿團體的其他成員。
第七: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
家庭是人類最初也最重要的團體,大多數成員進入團體治療時,多多少少都帶著從家庭所感受到的不滿意經驗。
團體其實很類似家庭的組成,團體的帶領者很像雙親,而團體中的成員就類似手足。團體成員根據其假想世界(大半由早期家庭經驗形成),以曾與雙親及手足互動的方式,來與帶領者及團體的成員互動。
團體進行的過程,成員需要冒險表達人際方面的強烈情緒,而團體要有足夠的支持度,才能讓這樣的冒險產生。之後,在體驗不同的人際互動後,團體帶領者協助做歷程解釋,目的是讓團體成員能體認某種人際感覺和行為、或他所迴避行為的人際不當之處
第八:人際學習
團體是社會的縮影,從團體的社會縮影中的行為,來學習某些原來不足或不知的部分。只要時間足夠,早晚會在團體成員眼前,表現出他們一直、慣有相同的人際關係。
社會縮影的觀念是雙向的,不只外面的行為會在團體中呈現出來,團體中學習到的行為,也會逐漸帶入病人的社會環境中。
第九:團體凝聚力
凝聚力是最常被描述的團體療效因子,就好像是個別諮商中的「關係」。也就是成員在團體中覺得有歸屬感。
凝聚力並不等於舒適程度,有時候較有凝聚力的團體,也比較能允許敵意及衝突的發展與表達。
第十:情緒宣洩
在團體的相關研究發現,獲益大的成員,普遍都有情緒宣洩。但,只有情緒宣洩是不夠的,通常還需要再加上某種認知上的學習。
第十一:存在因素
當個體面對生活存在的一些現實狀況,例如死亡、孤獨、自由、生活失去意義的議題時,能了解:生命有時候是不公平的、無論和別人多親近,仍須獨自面對人生等等。
老實講,最後一個團體治療性因素,是我在帶領團體時,還不是很清楚該如何來妥善運用的部分,未來,如果有更多的體會,再和大家分享。
其實,這幾個團體療效因子,並非是獨立存在,彼此都有可能有交互作用,例如有了「普同感」後,容易伴隨而來的是「情緒宣洩」,接著是來自他人的接納,而增進了「團體凝聚力」。
統整來說,團體的改變可以來自三個影響。
這幾年,偉任有許多機會在不同的場合與大家分享如何運用「阿德勒心理學」於教養孩子的過程。但,往往在演講結束後,都會有一些爸媽,帶著他自己的問題前來問我該怎麼辦?圖片中的演講(主題:培養出積極有責任感的孩子)後,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4/8演講:培養出積極有責任感的孩子 |
但,比較遺憾的是,孩子之所以會成為爸媽困擾已久的問題,就是有它不太容易處理的地方,所以,也就不太容易在短時間就能提供這些爸媽他們一個初步的良好建議。
於是,去年偉任在社區嘗試地帶領了一個「阿德勒教你如何愛孩子的媽媽團體」。這樣一來,就可以將「阿德勒心理學」與「團體」做實務上結合,這樣的「親師諮詢團體」,就能比較有足夠的時間來討論每個媽媽遇到的個別化教養議題。
時隔又再經過一年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我對教養又有一些新的心得,尤其又對「嬰幼兒教養」多了一些看法,和「青少年教養」的確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延伸閱讀:阿德勒的教養課~「嬰幼兒教養」與「青少年教養」大不同~ )
因此,很想再與一些家中有嬰幼兒的爸媽,一起分享偉任這一年來新的心得與學習。於是乎,我近日又開始和一些團體機構洽談,如果時間場地合宜,預計近期會再次為「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開辦一個3次(一次3小時),大約8-12人的親職教養團體。
初步這個團體的規劃,想招募的對象為:想要運用「阿德勒心理學」,來教養出積極有責任感孩子的爸媽,而且,家中孩子的年齡為2歲~10歲。
為什麼這次想帶家中有年齡比較小一點孩子的爸媽團體?因為,越是提早給予爸媽比較好的教養資訊,孩子就越不容易出現偏差行為,越能培養出具有勇氣、積極且有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