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焰之外,心的餘震
7 月 14 日的夜晚,我永遠不會忘記。
高雄小港的天空被烈焰染紅,台泥旗下三元能源的鋰電池電芯廠爆炸起火。那一刻,消防弟兄姊妹義無反顧地衝入火場,用專業與勇氣守護城市。
烈火雖然終究被撲滅,但心中的震盪卻悄然燃燒。
1. 火場裡看不見的威脅
這場災難不同於一般火警。
鋰電池在熱失控時,會釋放出劇烈爆炸與高溫毒氣(如氟化氫、苯類)。消防員不只面對火舌,還得承受毒煙的嗆燒與爆炸的衝擊。
這種感官與生命的雙重威脅,往往帶來 急性壓力反應: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心冒汗,甚至強烈的焦慮與驚恐。
2. 長時間的消耗與內心的拉扯
這次動員了 91 位消防員,歷經 26 小時的緊繃勤務:降溫、監測、機器人輔助救援。
長時間的高負荷作業,帶來 睡眠剝奪、身心疲憊與情緒耗竭。
更沉重的是,那種「為什麼我能倖存下來,而同袍卻受傷了?」的 倖存者內疚感。
這種自責與反覆思考,若沒有被好好安放,可能演變成失眠、侵入性回憶,甚至是慢性 PTSD。
3. 在火場之外,更需要被看見
在火場裡,他們展現了專業、勇敢與團隊默契;
但走出火場,他們同樣需要 支持與理解。
有時,只需要有人告訴他們:
👉「你現在的恐懼、疲憊與失眠,都是正常反應。」
這句話,足以讓一顆緊繃的心,鬆一口氣。
系統化的守護:高雄的前瞻佈局
值得特別強調的是,高雄市消防局早在 2025 年 5 月便展開前瞻性合作,結合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與 國立高雄大學,建立駐點心理健康支持模式。這代表著,消防員的心理照顧已不再只是臨時的安撫,而是系統化、專業化的守護。
也因為這份用心,我得以與團隊一同進入現場,為 9 位在火場中受創的消防員帶領一次性的 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 PFA)團體方案。這並不是治療,而是一個支持性的空間——幫助他們重新梳理經驗、安頓情緒、連結資源。
今天我想分享這段經驗,因為它不僅是一場醫療專業的實踐,更是一段 關於組織責任、人性關懷與團隊支持 的故事。
消防員的樣態:勇敢背後的脆弱與堅毅
這 9 位成員裡,8 位男性與 1 位女性消防員,年齡層大多數在 20–40 歲之間。其中還有一位小隊長,他在會中提到:「第一時間三個受傷,後續又兩個。」這句話點出了現場的混亂與傷痛,也反映出並非所有受傷者都能參與這場團體。
1. 高壓職業的烙印
消防員的日常早已與危險相伴。他們習慣任務結束後的檢討會,但那種過度檢討,往往伴隨著自責與懊悔。加上人力吃緊,即便身心俱疲,也必須「硬著頭皮上」。
2. 心身的即時反應
在爆炸發生的那一刻,他們有人「害怕」,有人「傻掉」,有人「凍結」。這些不是脆弱,而是大腦杏仁核在面對極端威脅時的正常防禦機制。
然而,離開現場後,畫面閃回、失眠、心跳加速、情緒不穩,甚至「警報聲」就能勾起強烈反應。這些急性壓力反應若沒有適當調適,可能演變為 PTSD。
3. 家庭與社會的隱形壓力
「不敢讓家人知道受傷,怕他們擔心。」這是消防員的共同心聲。他們習慣保護別人,卻忽略自己也需要被保護。
團體歷程:120 分鐘的心靈支持
我們設計了結構化的 2 小時歷程,讓消防員逐步走過四個核心階段:
1. 建立安全感與契約
我強調:「這不是檢討會,而是一個支持性的聚會。」只要有成員點頭,我就能感受到他們心裡的鬆動。
2. 正常化反應
我用投影片與衛教單張,說明創傷後的常見反應:失眠、心悸、情緒不穩……然後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大腦在保護你們,不是你們不夠堅強。」當下,有好幾位消防員眼眶泛紅。
3. 事件敘事地圖
我們用一條白板上的時間軸,回顧火場經歷,但避免深入痛苦細節,而是專注於「專業判斷與團隊合作」。當大家說到如何在爆炸後仍互相掩護、如何第一時間確保同伴安全,那種榮譽感重新浮現。
4. 情緒調節與資源盤點
我帶領他們練習 4-7-8 呼吸法、5-4-3-2-1 紮根技巧。有人在現場笑著說:「原來呼吸也能當武器。」笑聲裡,我聽見了復原力。
最後,我們繪製了 支持網路圖,從家人、朋友、同事,到專業機構與危機專線,讓他們知道:「你不是孤單的。」
我的觀察與反思
這群消防員是「高專業、高奉獻、卻也高風險」的一群人。他們能在火場裡奮不顧身,但在心裡,他們同樣需要一個喘息的空間。
在團體中,我看到他們從沈默到開口,從被動到主動,從懷疑到願意嘗試呼吸練習。這些細微的變化,正是心理急救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理解:創傷反應不是病,而是人類最原始的生存機制。當我們給予知識、技巧與資源,他們就能更快回到平衡,繼續扛起那份守護城市的責任。
為什麼要分享這個故事?
因為在重大災難新聞的背後,除了數字與畫面,還有這些第一線消防員的心靈。
因為心理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職業安全的一部分。
也因為,每一次火災,都提醒我們:英雄也需要被照顧。
如果你身邊有消防員朋友,或是任何曾經歷重大事故的人,請記得給他們一句:「這些反應很正常,我會在這裡陪你。」
這句話,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有力量。
結語:讓守護者也被守護
三元能源鋰電池廠火災帶來複合爆炸與毒煙的威脅,加上長時間高強度搶救任務,對消防員的身心造成極大衝擊。
高雄市消防局深知,這不只是單一事件,而是對整個消防體系的深刻提醒。
因此,我們正積極推動 壓力篩檢機制,在第一線設置 駐點心理諮商與急性介入,並規劃 長期追蹤與支持。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打造一種 沒有汙名的求助文化,讓「談心理健康」成為消防員日常的一部分,而非不得已的最後選項。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減輕急性壓力、預防 PTSD,並確保消防員在守護城市的同時,也能被城市妥善守護。
🔥 火可以摧毀建築,但絕不能摧毀守護者的心。
高雄市消防局承諾:守護城市的英雄,我們一定全力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