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師諮詢」,你還需要的是:學會如何帶領團體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有關於「親師諮詢」的文章(延伸閱讀: 你不可不知:「親師諮詢」說不定是未來的明星產業 ),文章中,分享了一些「親師諮詢」的概念為何「親師諮詢」會慢慢地變得重要、以及如果你有興趣提供學校老師或爸媽「親師諮詢」,你就不可不懂「阿德勒心理學」
近日,「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在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開辦了一系列「阿德勒心理學諮商輔導實務工作坊」,偉任負責其中的一個課程,談的是「阿德勒心理導向諮商輔導實務:親師諮詢」4/28)。
熟悉「阿德勒心理學」,對於想要提供「親師諮詢」的你,是一個很重要、也很基本的知能。但,畢竟「親師諮詢」你需要面對的是一群人,可能包括有:老師、家長、機構的行政人員、教官等等,很顯然的不太像個別諮詢或諮商,你面的通常只是一位個案而已。
談到這裡,你就可以了解到,如果你想做好「親師諮詢」,你還需要的是:學會如何帶領團體

明天,「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在成功大學,舉辦團體心理治療師訓練工作坊系列之首部(4/224/29),偉任負責的課程,談到的是「團體中的治療性改變與療效因子」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帶領團體」,你可能需要的一些知能,其中之一就是你需要瞭解「團體中治療性改變與療效因子」。
白話一點,就是團體為什麼會有效?
提到團體的療效因子,不管你是諮商心理師或是臨床心理師,在你團體相關知能的學習歷程中,你一定有聽過Corsini這一位學者。

Corsini將常見的團體療效因素分為三大類,包括認知因素情感因素、以及行為因素,當中的每一大類又再包含有三個因素。
除了Corsini外,更多人一談到團體的療效因子,一定會提到就是Yalom11個團體治療性因素

為了讓大家對團體的療效因素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今天就和大家談談Yalom11個團體治療性因素
第一:灌輸希望
「希望」可以讓成員繼續治療。
對參加團體的信心本身就具有治療效果,參加團體前對團體的高度期待,和正向治療效果有正相關。而且,這樣的「希望」,在團體開辦前就開始了。
例如,團體界的大師吳就君老師開辦的團體,不少人一想到要參加吳老師帶的團體,「希望」就油然而生,還沒有參加就好一半。但,要有良好的口碑,是需要花一些時間的,並非一蹴可幾。
另外,在團體中,我們可以運用的方法是,經常提醒團體成員注意進步的情形,請團體成員分享正向改變,並適當的給予正向回饋
第二:普同感
很多病人進入團體時,常懷著不安的想法,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悲慘可憐的,他們獨自承受某些很嚇人的、令人無法接受的問題、思想、衝動及幻想。
然而,一旦在知道有別人和他們一樣的困境及相似的生活經驗後,會讓他們感到很大的解脫。
第三:傳達訊息
傳達訊息可能有兩大類,一個是團體成員間直接相互給予忠告;另一個是團體帶領者對成員提供訊息
值得注意的是,傳達訊息在團體的早期是比較被允許的,記得在團體的後半期,這樣訊息的傳遞要慢慢地減少。


第四:利他主義
當團體的成員發現自己對別人很重要時,會覺得精神振奮且自尊提高。
意義治療大師Frankl曾說:
「當我們專注於他人,忘了自我時,生命的意義感就會浮現。」
這樣的利他主義,相對於個別心理諮商來說,在團體心理諮商,比較有機會被營造出來。
第五:發展社交技巧
團體成員可以在團體中,學會一些社交技巧。所以,團體帶領者在適當的時機,可以在團體中進行基本的社交技巧練習,也可以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協助團體成員學習如何面對及因應團體外的困難與挑戰。
第六:行為模仿
團體成員在某個程度來說,會認同團體帶領者團體中的某些成員,並且,發生行為改變。
所以,在團體進行的過程中,團體帶領者可藉由示範一些行為,進而影響了團體成員的溝通型態,如:自我坦露或支持等。行為模仿在團體的早期階段所扮演的角色,比後期更為重要。
另外,社會學習理論大師Bandura曾說:
「模仿是一個有效的治療力量。」
所以,在團體中,成員也可以藉由觀察相同困擾之成員經由嘗試新的行為而獲益。也就是說,團體進行的期間,成員不只會認同團體帶領者,也會會模仿團體的其他成員。
第七: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
家庭是人類最初也最重要的團體,大多數成員進入團體治療時,多多少少都帶著從家庭所感受到的不滿意經驗。
團體其實很類似家庭的組成,團體的帶領者很像雙親,而團體中的成員就類似手足。團體成員根據其假想世界(大半由早期家庭經驗形成),以曾與雙親及手足互動的方式,來與帶領者及團體的成員互動。
團體進行的過程,成員需要冒險表達人際方面的強烈情緒,而團體要有足夠的支持度,才能讓這樣的冒險產生。之後,在體驗不同的人際互動後,團體帶領者協助做歷程解釋,目的是讓團體成員能體認某種人際感覺和行為、或他所迴避行為的人際不當之處
第八:人際學習
團體是社會的縮影,從團體的社會縮影中的行為,來學習某些原來不足或不知的部分。只要時間足夠,早晚會在團體成員眼前,表現出他們一直、慣有相同的人際關係。
社會縮影的觀念是雙向的,不只外面的行為會在團體中呈現出來,團體中學習到的行為,也會逐漸帶入病人的社會環境中。
第九:團體凝聚力
凝聚力是最常被描述的團體療效因子,就好像是個別諮商中的「關係」。也就是成員在團體中覺得有歸屬感。
凝聚力並不等於舒適程度,有時候較有凝聚力的團體,也比較能允許敵意及衝突的發展與表達。
第十:情緒宣洩
在團體的相關研究發現,獲益大的成員,普遍都有情緒宣洩。但,只有情緒宣洩是不夠的,通常還需要再加上某種認知上的學習
第十一:存在因素
當個體面對生活存在的一些現實狀況,例如死亡、孤獨、自由、生活失去意義的議題時,能了解:生命有時候是不公平的、無論和別人多親近,仍須獨自面對人生等等。
老實講,最後一個團體治療性因素,是我在帶領團體時,還不是很清楚該如何來妥善運用的部分,未來,如果有更多的體會,再和大家分享。
其實,這幾個團體療效因子,並非是獨立存在,彼此都有可能有交互作用,例如有了「普同感」後,容易伴隨而來的是「情緒宣洩」,接著是來自他人的接納,而增進了「團體凝聚力」
統整來說,團體的改變可以來自三個影響
這幾年,偉任有許多機會在不同的場合與大家分享如何運用「阿德勒心理學」於教養孩子的過程。但,往往在演講結束後,都會有一些爸媽,帶著他自己的問題前來問我該怎麼辦?圖片中的演講(主題:培養出積極有責任感的孩子)後,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4/8演講:培養出積極有責任感的孩子
但,比較遺憾的是,孩子之所以會成為爸媽困擾已久的問題,就是有它不太容易處理的地方,所以,也就不太容易在短時間就能提供這些爸媽他們一個初步的良好建議。
於是,去年偉任在社區嘗試地帶領了一個「阿德勒教你如何愛孩子的媽媽團體」。這樣一來,就可以將「阿德勒心理學」「團體」做實務上結合,這樣的「親師諮詢團體」,就能比較有足夠的時間來討論每個媽媽遇到的個別化教養議題。
時隔又再經過一年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我對教養又有一些新的心得,尤其又對「嬰幼兒教養」多了一些看法,和「青少年教養」的確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延伸閱讀:阿德勒的教養課~「嬰幼兒教養」與「青少年教養」大不同~
因此,很想再與一些家中有嬰幼兒的爸媽,一起分享偉任這一年來新的心得與學習。於是乎,我近日又開始和一些團體機構洽談,如果時間場地合宜,預計近期會再次為「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開辦一個3(一次3小時),大約8-12的親職教養團體。
初步這個團體的規劃,想招募的對象為:想要運用「阿德勒心理學」,來教養出積極有責任感孩子的爸媽,而且,家中孩子的年齡為2歲~10
為什麼這次想帶家中有年齡比較小一點孩子的爸媽團體?因為,越是提早給予爸媽比較好的教養資訊,孩子就越不容易出現偏差行為,越能培養出具有勇氣、積極且有責任感。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動機式晤談」教你如何看懂一個人改變的動機


如果你想減肥,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飲食,再搭配上運動
如果你想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脫穎而出,擠進所謂的名校,那唯一的法門就是拼命用功念書
不管你是在科技業、金融業、或是醫療產業等擔任主管,如果你想有效的解決問題,你一定熟知問題解決的步驟
你還可能精熟所謂的PDCASWOT分析等管理手法,因為你被老闆聘起來的目的,是要協助組織能更有效率的運轉。

既然,我們已經擁有可以改變我們人生困境許許多多的方法,那,世界上的煩惱應該越來越少才是。問題就不會再是問題,困境就不該再是困境。所謂的問題和困境,都應該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對應的方法被解決才是。
但,從我快二十年精神科醫師的臨床實務所獲得的經驗來看,剛好恰恰相反。越來越多的人,正自尋煩惱,受困於所謂的「問題」和「困境」而自己卻不知所措。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諮商輔導的領域中,訓練有素的諮商師,在面對飽受問題困擾的個案時,會採取的一個方法,就是運用「認知失調理論」的概念來協助個案產生改變的動機。簡單來說,就是諮商師會在晤談的過程中,協助個案覺察到自己「現在的樣子」「應該有的樣子」之間「落差」,當個案看到這樣的「落差」時,自然而然就會勾起他想改變的動機。
許許多多的個案,會持續的陷在自己所謂的「問題」或「困境」中。其實,並不是因為沒有解決問題的策略。也就是說,有沒有解決的方法是一回事,其中,更根本的問題,是在於個案有沒有動機去執行改變的計畫。因此,有經驗的助人工作者,你一定要有一套評估一個人改變動機的方法。
想知道如何輕易地就能看懂一個人改變的動機有多強嗎?那,「動機式晤談」就是一個可以提供你看懂一個人改變動機有多強的好方法。
在「動機式晤談」裡,我們可以學到幾個評估「動機」的好方法

第 一
在你與個案的互動過程中,你一定要學會聽得懂個案的三種句型:
其中所謂的Sustain Talk,指的是個案意圖維持現狀的對話;而Change Talk剛好相反,指的是個案意圖改變的對話。

如果個案與你的互動過程中,出現比較多的Change Talk慢慢地減少Sustain Talk,那改變的機會就會變得比較大。

第 二
再來,就是需要熟悉「改變循環輪」(延伸閱讀:動機式晤談教你聽懂個案是否準備好改變
因為個案在不同的階段,代表著他有這不同的改變動機。面對不同改變動機的個案,有經驗的諮商師在和個案工作的重點也會很不一樣。
第 三
面對個案似乎想改變,但卻沒有行動力。
那,你也可以運用「動機式晤談」中的「重要」量尺問句以及「能力」量尺問句,這兩個軸向來評估個案。

之後,再將獲得的資訊,區分四個象限。那,你就可你很簡單的知道,當你面對處在不同象限的個案時,身為助人工作者的你,心中擬定的介入策略很顯然的就會很不一樣。
另外,還有一個評估方法,雖然這不是「動機式晤談」的工具,但在臨床上,我也覺得相當好用的一個工具,那就是精神科醫師相當熟悉的「病識感層級」Insight Level)。反正,俗語說,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貓,就是好貓。所以,就順便和大家分享。
以上這些評估工具,是當我臨床上遇到缺乏解決問題動力個案時,在和個案一同擬訂策略前,常常會使用到的小工具,還不錯用。接下來的這一兩個月,4/15在台北5/13在台中5/21在高雄,在「TNEa 台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舉辦的「營養諮商突破實務實戰班」工作方中,我也會和從事營養諮商、飲食衛教諮詢、健康管理工作者等,分享我使用這些工具的一些心得和想法。
喜歡「動機式晤談」的朋友們,不管你是從事哪一種行業,只要你是從事和「人」工作的事,你就一定要試試這些方法喔!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阿德勒的教養課~「嬰幼兒教養」與「青少年教養」大不同~


近日,在我們醫院,帶了一個為期四次的「嬰幼兒」教養家長團體。之所以稱為「嬰幼兒」教養家長團體,顧名思義,就是因為來參與的成員中,家中有著六歲以下的嬰幼兒。更精確的來說,這些來參加的成員,是我們醫院比較年輕的醫師。
為什麼我會想帶這樣的團體呢?這個團體形成的發想,就要從我的阿德勒心理學學習之旅開始談起。(延伸閱讀: 阿德勒 & 陳偉任 高雄咖啡館相遇的故事
我的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早在10年前我就有接觸阿德勒心理學,但那時,僅止於課堂書本的學習,為了是完成我碩士學位的需求,因此,背誦了一些阿德勒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比如說:阿德勒與佛洛伊德的差異、阿德勒與現實治療的比較等等。這一段時間的學習,重點著重的是在於知識的背誦及吸收,目的是在學位的取得。之後,阿德勒似乎並沒有在我的身上留下什麼樣改變的足跡。
第二階段
因為博士班論文的需求,近五年來,在楊瑞珠教授的指導下,又再度開啟學習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之旅,這次的學習,除了讓我完成博士論文的學位外,重點是,讓我人生的生涯,做了一個極大的轉變。
博士班畢業後的這兩年,我的生活幾乎被「阿德勒心理學」及「動機式晤談」填得滿滿的,大眾演講、訓練專業人員的工作坊、乃至於大學研究所課堂研究生的上課等等。整個生活,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到處都有「阿德勒心理學」及「動機式晤談」的足跡(延伸閱讀:偉任演講及工作坊)。
當然,這五年來,除了開心地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阿德勒心理學」及「動機式晤談」這樣的心理學外,更重要的是,我也嘗試地運用這些的心理學於我的家庭生活上。
各位朋友,有沒有看到為何我會寫這篇文章的端倪呢?
沒錯,因為第一階段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著重於知識的取得,對於阿德勒心理學並沒有太多的觸動。所以,十年前,壓根兒也沒有想到要將這樣的心理學,運用於自己的孩子的教養上。
關於我自己孩子的教養過程,現在回想起來,在我開始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我的兩個孩子年紀還小,還記得我與孩子的互動,受當時自己所學的心理學影響還真不小行為治療取向、結構家族治療取向)。當時自己對於幼兒時期孩子的教養,腦中不知不覺,總是浮現出如何找尋「增強物」、關注的是家裡互動中出現的「界線」、「連線」、「聯盟」、「三角化關係」等概念。有時,為了讓孩子的行為要有所規範,還會說服自己在適當的時機使用「愛心小手」。
第二階段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我的兩個孩子也來到了國小國中階段,我也嘗試地運用「行為目的論」、「鼓勵」等阿德勒心理學來與孩子互動。很顯然地,這個階段阿德勒心理學的學習過程,已經錯過了我自己孩子「嬰幼兒教養」的階段。
剛好,前些時間,我們醫院有一位年輕的住院醫師,因為他自己正好有嬰幼兒教養的需要,所以,我和他分享了阿德勒心理學相關的概念及運用。過程中,他關心的地方,和我分享我自己的經驗,似乎有一些不一樣
也因為這樣的差異,讓我開始思索「嬰幼兒教養」「青少年教養」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雖然兩個時期,在運用阿德勒心理學時的基本精神,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所需要關注的重點及回應,可能會因為受生理心理的發展,而有一些不同的差異。
為了想多瞭解一些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嬰幼兒教養」時,會有哪些不同的樣貌,所以,就有了為期四次「嬰幼兒」教養的家長團體。
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嬰幼兒教養」、「青少年教養」可能會有那些不一樣呢?
先和大家談談,何謂「新生兒」、「嬰兒」、「幼兒」、「兒童期」和「青少年」?有人對這些名詞是這樣的定義:
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嬰兒期:出生到2足歲;幼兒期:2歲到6足歲;兒童期:6歲到12足歲;青少年期:12歲到18歲。
由此可知,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基本上其生理心理的發展已經有一定的程度,然而,在「幼兒教養」運用阿德勒心理學時,最大的考量,就是需要考量不同年齡,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問題。
因此,比起「青少年的教養」,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幼兒教養」時,需注意的是:
第一
嬰幼兒在發展「自我肯定」這樣心理歷程的剛開始,可能會出現一些「反抗性」的行為,開始會對他人說「不」,這時候,如果以「行為目的論」來看孩子這樣的偏差行為,會讓人誤以為孩子行為的目的,是在「爭取權力」。(延伸閱讀: 阿德勒教你如何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涵~行為目的論~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運用之實例
第二
大約在一歲半到三歲半間,許多孩子會有一個比較強烈的情緒,那就是「嫉妒」。尤其是家中如果多了一個新生兒,這時,這位嬰幼兒,因為有了新成員的誕生,自己變成了哥哥或是姊姊,突然間,他變得好像不是個年幼的孩子。有時,他為了再次獲得父母的關注,許多原來會的行為會退化,變得開始幼稚起來,例如:孩子原本良好的大小便習慣會產生改變,甚至出現尿濕褲子或便祕的現象。這樣的改變,也是在「青少年教養」比較少見的。
第三
我們可以以日常生活一天會發生的事,簡單的來做區分。「嬰幼兒教養」時期,父母教養比較關注的是孩子「食、衣」的問題;而「青少年教養」時期,父母教養比較關注的是孩子「住、行、育、樂」的問題。
第四
「嬰幼兒教養」時,父母看不懂孩子「哭泣」這個行為問題。因為幼小的孩子,還沒有辦法用適當的語言來表達,所以,不管是生理需求或是心理需求,他們常常只能會「哭泣」來表達他們的需要。很顯然的,青少年就比較不會用「哭泣」來表達生理需求。因此,在「嬰幼兒的教養」,父母就比較容易被孩子的「哭泣」行為,搞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有時,孩子的「發脾氣」也和「哭泣」這個行為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都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很好的語言表達感覺得能力,才會造成父母的難以判斷。所以,做父母的就得多費一點心去區辨囉!
第五
我們都知道,因為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肌肉,在2歲前還沒有發展的很好。比起青少年的教養,在嬰幼兒的教養,有一個部分是需要讓父母費心的,就是孩子大小便的訓練問題。因此,在兩歲前,有這些不適當的行為發生,有時,並非是孩子有什麼行為目的,就只是單純因為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的關係。
一般而言,孩子大小便的訓練,大約可以在2-3歲之間可以完成。訓練小男孩的時間,或許會比小女孩需要的時間要來的長一些
因此,在嬰幼兒時期,當孩子因某些因素而未能控制好大小便時,老師不宜當眾斥責,以免引起孩子的自卑感。最好可以多加觀察,並與家長共同探討可能的原因,譬如︰
  • 是否有因疾病導致膀胱控制力出現了問題?
  • 是否因孩子還在兩歲以下,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之故?
  •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最近有情感的困擾,因而採取退化性行為來吸引他人注意?
  • 還是孩子害怕表達,當需要尿尿時,不敢讓大人知道他有尿意,因而來不及上廁所?
第六
嬰幼兒的孩子,還有一種情感是和青少年教養比較不一樣的,那就是「恐懼」。青少年的情緒如果表現出「恐懼」,或許父母可以從孩子到底有什麼心理需求來思考。然而,在嬰幼兒的孩子出現「恐懼」這樣的情緒時,做父母的,應該理解「恐懼」也有可能是孩子心理發展過程的一部份。比如說:較小的孩子會有怕黑、怕自己一個人睡、怕小動物、怕打針等的行為。上述這樣的「恐懼」,在青少年教養相對比較少見。
當嬰幼兒出現「恐懼」的情緒時,父母得留意我們是否會有過多的憐憫?當父母有過多的憐憫時,有可能會導致我們回應孩子的需求,會變得不是那麼的恰當,孩子因此少了成長學習的機會。這時候,爸媽可以做的事,除了瞭解孩子為什麼會「恐懼」外,還需要協助孩子將這樣的感覺表達出來
第七
面對嬰幼兒的孩子,有時我們會運用「以暫停來隔離孩子」這樣的技巧來協助處理孩子的偏差行為。這也是在青少年教養問題比較少見運用的教養方式。
對了,順便一提的是,「以暫停來隔離孩子」這樣的技巧來協助處理孩子的偏差行為的時機,只適用於孩子出現一些具有破壞性的行為,並且是其他方法都無效時才拿來用。如果必須將孩子帶離開,也應該用一種冷靜、就事論事的態度來執行。
以上是偉任隨手分享了幾個我自己對「嬰幼兒教養」和「青少年教養」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整理。
對了,另外,還有兩點想和大家分享。
  • 嬰幼兒情緒成熟的快慢,可能會因不同孩子之間,而有著不同的差異,即便是在同一個孩子身上,在不同種類情緒間,也可能存在著些許的差異。
  • 嬰幼兒的生理發展是一種連續的過程,這種的生理發展,大多是往前進步的。然而,他們的情緒發展,則既可能往前進步也可能往後退化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