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自然」與「邏輯」結果於管教孩子之運用~親師諮詢~


下面大約8分鐘影帶中,主角是一位正在學習及運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鼓勵」技巧的陳媽媽。
陳媽媽因為相當認同「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理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儘可能在不同的場合,運用「鼓勵」的技巧,來給孩子加油打氣。然而,在運用「鼓勵」的技巧一段時間後,有時,腦海中會不自主地閃過這樣的疑問,那就是「在鼓勵之虞,如果孩子做不好的時候,又該怎麼因應呢?難不成,做父母的,在孩子做錯的時候,還要繼續給予孩子鼓勵嗎?」
陳媽媽帶著這樣的疑惑,前來詢問醫師。期待陳媽媽與醫師的這一段「親師諮詢」,對於在管教孩子時,有著雷同疑惑的父母或師長,對於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自然的結果」「邏輯的結果」於管教孩子之運用,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阿德勒教你如何鼓勵氣餒的孩子~親師諮詢~


阿德勒認為人之所以會出現適應不良的問題或所謂的偏差行為,其實,並不是罹患所謂的「精神疾病」或是「心理問題」,而是一個人失去勇氣的表現,因此,他沒有辦法有效地來處理其生命中的各種任務,進而,出現了一種氣餒的表現。
所幸,「鼓勵」可以協助一個人能重拾勇氣,面對總總挑戰的一種良方。「鼓勵」,不管是在教育、輔導或是在心理治療的領域,都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核心原則。尤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鼓勵」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孩子需要「鼓勵」,心理才能健康發展,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樣。
然而,現實生活裡,那些最需要鼓勵的孩子,卻是最少獲得鼓勵。這樣的現象,值得身為父母的我們深思。
話說,「孩子需要鼓勵」這個想法,我想大家都會同意。然而,「鼓勵」該如何做?看似眾人皆會的方法,不需要多作解釋,實際上,父母或師長卻有可能不知如何下手。甚至,有些父母(或師長)自認為自己得心應手的「鼓勵」,有可能他作為,反而適得其反,嚴重者,還有可能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挫敗、氣餒、甚至失去勇氣。
下面大約8分鐘影帶,是一位想要瞭解「如何鼓勵孩子」的爸爸與醫師的諮詢過程,期待能提供認同阿德勒個體心理學「鼓勵」理念的父母或師長,在觀看這段影帶後,對於如何將「鼓勵」做對,有一個初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