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大腦的無限潛力:神經可塑性的奇蹟

 

你是否曾經想過,大腦不僅僅是一個儲存記憶和控制日常行為的器官?事實上,它是一個不斷進化、變化和適應的新奇世界。隨著我步入行醫生涯的第三個十年,對腦科學與心理學的興趣與日俱增。或許就像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共時性」,當我被醫院安排接任新成立的「心身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一職後,便深刻體會到這個交叉領域的無窮潛力,特別是對亞健康人群的關注。


而「心身健康」應該從自身做起,這讓我踏上了一段探索腦科學與神經可塑性的旅程。為了延緩大腦老化,我不僅持續進行規律運動,最近還學習如何運用 AI 來剪輯影片,將腦科學的知識分享給更多人。這些影片運用了 AI 技術(如虛擬數字人等),目的是幫助大家了解如何通過簡單的方法,來強化大腦的神經可塑性。雖然過程中有不少挑戰,但正是這些挑戰,才驅動我跳脫舒適區,進而促進我的認知靈活性與神經可塑性。


(影片網址連結 https://youtu.be/RZC-na_Ptdk

神經可塑性:大腦的奇蹟力量

你知道嗎?大腦擁有一種稱為「神經可塑性」的能力,能夠通過建立新的神經連結來重新組織和調整自身。簡單來說,這代表每當我們學習新技能或適應新的環境時,大腦就會進行重塑。以往的科學家曾認為,大腦一旦度過青少年期便會停止成長,但現代研究已經證實,無論我們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大腦都有無限的潛力去改變,只要你願意持續學習並進行有意識的練習。(延伸閱讀:從「神經科學」談父母教養對孩子情緒控力養成的影響力

9個激活神經可塑性的策略

神經可塑性是大腦與生俱來的奇蹟能力,讓我們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學習新技能,甚至恢復損傷。現代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透過一系列經過科學驗證的策略,我們可以有效促進這種可塑性,優化我們的大腦功能,甚至延緩大腦衰老。讓我們深入了解這9個有效提升神經可塑性的實踐方法,幫助你重塑大腦,打造更加健康而靈活的心智。

1. 給大腦充足的養分

營養是大腦健康的基石。大腦佔人體體重的2%,但卻消耗了全身20%的能量,這顯示了其對營養需求的高度敏感性。研究顯示,富含Omega-3脂肪酸(如核桃、亞麻籽、鮭魚)的飲食,能促進神經元間突觸連結,提升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而藍莓等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能減少氧化壓力對大腦細胞的損害,延緩衰老過程。維生素D和鎂則是促進神經遞質合成的重要元素,能提升神經傳導效率,進而促進神經可塑性。


2. 正念冥想:重新連接你的大腦

正念冥想在神經科學中被視為一種強大的大腦訓練方法。通過冥想,大腦的灰質體積會增加,特別是在海馬迴(與學習和記憶相關的區域)以及前額葉皮層(與自我調節和決策相關的區域)。MRI掃描顯示,正念練習能減少杏仁核的活性,這是負責恐懼和壓力反應的大腦區域,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壓力,提升情緒控制力,並促進新的神經回路的形成。


3. 優質睡眠與短暫小憩

充足的睡眠對神經可塑性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大腦進行自我修復和記憶整合的關鍵時段。睡眠分為不同階段,其中快速眼動(REM)睡眠階段對於記憶的鞏固和情感處理尤其重要。研究指出,深度睡眠(NREM)階段能幫助清除神經元間的代謝廢物,防止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短暫的小憩則能提高工作記憶和注意力,促進神經元之間的即時連結強化。(延伸閱讀:阿德勒與佛洛伊德兩位心理學大師差異到底在哪裡?


4. 學習新技能:大腦的運動場

大腦具有「用進廢退」的特性,這意味著經常挑戰大腦能增強神經可塑性,反之則會導致神經連結的弱化。學習新技能(如語言、音樂、藝術創作)能激發大腦的多個區域同時運作,尤其是負責運動控制、語言理解、記憶及感官整合的腦區。重複性學習會強化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結,這個過程被稱為「長期增益效果」(LTP),是記憶形成和學習的基礎。(延伸閱讀:從腦科學談資優生的3C網路沉迷

5. 規律運動:提升大腦靈敏度

運動對大腦的好處已被多項研究證實。規律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不僅能促進心血管健康,還能增加大腦中的神經營養因子(如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它是促進神經可塑性和新神經元生成的關鍵因子。運動還能增加海馬迴的體積,改善學習與記憶能力,並有助於減少與老化相關的認知衰退。


6. 用非慣用手做事:打破習慣,打破僵局

神經科學研究指出,當我們嘗試改變常規行為時,大腦會被迫建立新的神經通路來適應這些變化。比如用非慣用手寫字或刷牙,會讓大腦的兩個半球同時參與任務處理,促進跨半球神經通訊,這種「異常」的行為挑戰有助於提升大腦的靈活性與適應能力。


7. 擴展你的詞彙量:語言的力量

語言學習與大腦的可塑性息息相關。當我們學習新的詞彙時,大腦的額頂葉和顳葉會加強互相連結,這些區域負責語言的理解與處理。學習新詞不僅有助於提升語言能力,還能促進大腦中與聽覺、視覺處理相關的神經迴路。研究表明,語言學習能改善認知功能並降低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延伸閱讀: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從神經科學思考自己中年的生涯抉擇

8. 嘗試新事物與旅遊

大腦是對新環境高度敏感的器官,當我們暴露於不同的文化、地點、活動時,大腦會進行大量的信息處理和適應,這能促進神經可塑性。旅遊帶來的全新感官體驗,能激活大腦中負責情感、認知和社會交往的區域,並提高其靈活性。同時,挑戰陌生的環境有助於打破慣性思維,提升問題解決和創造力。(延伸閱讀:突破性治療憂鬱症的新選擇:速開朗鼻噴劑的創新與希望


9. 反思與自我審視

大腦具備強大的自我審視能力,這與前額葉皮層的活躍有關。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模式,能夠幫助大腦鞏固新的神經通路,並減弱不良習慣的神經連結。自我審視過程中,通過不斷評估進展與調整目標,我們可以持續優化大腦的神經迴路,並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行為。(延伸閱讀:從神經心理學談強迫症的自我照顧心法

結語:讓神經可塑性成為你的超能力

透過神經可塑性,大腦具備了無限的潛能。你可以開始進行這些改變——不論是養成健康習慣,挑戰新的技能,還是改變思維模式——這些努力都會對大腦產生深遠的影響。記住,大腦的成長與改變不會隨年齡而停止,透過不斷練習與學習,你的大腦將成為面對未來挑戰的最佳盟友。

準備好一起解鎖大腦的潛力了嗎?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運用這些技巧,開啟一段充滿智慧與健康的旅程吧!

對了,順便和大家分享一個偉任受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的邀約,將於11/9-10舉辦神經科學於心理學運用的工作坊。(活動訊息連結:https://shorturl.at/gxaSq

不論您是臨床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心理、社工、職能治療等),或是助人相關科系(醫學、護理、社工、心理、教育、輔導諮商等)的學生、研究生、教師等,我們都熱烈歡迎您來參加本次的工作坊。無論您的專業背景如何,這將是一個豐富交流和學習的機會,讓您的專業潛力得以釋放!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突破性治療憂鬱症的新選擇:速開朗鼻噴劑的創新與希望

憂鬱症,一種令人痛苦且難以治癒的心理疾病,正困擾著全球數億患者。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速開朗鼻噴劑(Spravato**作為一款革命性的治療產品,為那些在傳統治療上遇到瓶頸的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這款藥物的上市不僅標誌著憂鬱症治療進入全新時代,更為難治性憂鬱症患者打開了一扇重生的大門。(影音介紹連結:https://youtu.be/gTYrac6fNhg


傳統憂鬱症治療的困境

傳統的抗憂鬱藥物,如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主要通過調節大腦中的血清素、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這三種關鍵神經傳導物質,來幫助患者穩定情緒。然而,這些藥物通常需要數週至數月才能發揮效果,這對於病情嚴重或有自殺風險的患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挑戰。此外,約30%40%的憂鬱症患者對這些藥物反應不佳,也就是所謂的難治性憂鬱症,讓他們在傳統療法中無法獲得有效緩解。


速開朗鼻噴劑的獨特作用機制

速開朗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艾思他明(esketamine,是**氯胺酮(ketamine**左旋異構體。與氯胺酮相比,艾思他明在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上都有所提升。



更細緻的神經機制

艾思他明屬於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它通過阻斷NMDA受體,調節大腦中的谷氨酸神經傳導系統。谷氨酸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主要的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與突觸可塑性、學習、記憶和情緒調節密切相關。




阻斷NMDA受體後,艾思他明能夠:

  • 促進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的釋放BDNF在神經元的生存、成長和突觸連接中扮演關鍵角色。
  • 增強突觸可塑性:提高神經元之間的連結效率,修復受損的神經迴路。
  • 調節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影響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進一步改善情緒和認知功能。

這些綜合作用使得患者的情緒在短時間內得到顯著改善,突破了傳統藥物需要長時間等待的限制。


成分介紹與劑型比較

艾思他明的成分特性

  • 化學結構:艾思他明是氯胺酮的S-異構體,具有更高的NMDA受體親和力。
  • 藥代動力學:相比氯胺酮,艾思他明具有更快的起效時間和更短的半衰期,減少了藥物在體內的累積風險。
  • 安全性:艾思他明的副作用相對較少,且強度較低,提升了患者的耐受性。

鼻噴劑與注射劑型的比較

  • 鼻噴劑(速開朗)
    • 優點
      • 非侵入性:無需注射,減少了患者的恐懼和不適感。
      • 快速吸收鼻腔黏膜具有豐富的血管網絡,藥物可迅速進入全身循環
      • 方便使用操作簡單,適合在醫療機構內進行


    • 限制
      • 生物利用度可能受鼻腔狀態影響,如鼻塞或黏膜炎症。
      • 需要專業監督:因可能出現解離症狀,需在醫療人員監督下使用。
  • 注射劑型(氯胺酮靜脈注射)
    • 優點
      • 直接進入血液:起效更為迅速,藥物濃度更可控。
      • 適合嚴重病例:在急救或重症監護中使用。
    • 限制
      • 侵入性:需要專業人員進行靜脈注射,增加了感染風險。
      • 副作用較強:解離症狀和心血管反應可能更明顯。

綜合來看,速開朗鼻噴劑在安全性、便利性和患者接受度上都有明顯優勢。


速開朗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

  • 快速起效:臨床試驗顯示,患者在使用速開朗後2小時內就能感受到明顯的情緒改善。
  • 降低自殺風險:對於有自殺傾向的患者,速開朗能在短時間內顯著降低自殺念頭和行為。
  • 持續療效:經過持續治療,患者的症狀改善可維持數週至數月


常見副作用

  • 解離症狀:如現實感喪失、幻覺等,通常在12小時內消退。
  • 血壓升高:治療期間需監測血壓,對於有高血壓史的患者需特別注意。
  • 其他:噁心、頭暈、嗜睡等,通常為輕度且短暫。

專業醫療監督的重要性

由於速開朗可能引發短暫的神經心理副作用,因此必須在合格的醫療機構內,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監督和管理。治療過程中,患者需在現場觀察至少2小時,確保沒有嚴重副作用出現。


全球成功經驗與未來展望

截至目前,速開朗鼻噴劑已在美國、歐洲等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獲得批准,全球已有超過150萬名患者受益於這項創新治療。大量的臨床數據和患者反饋證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為全球的憂鬱症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凱旋醫院心身健康管理中心的專業服務

如果您或您的親人正在與憂鬱症抗爭,凱旋醫院心身健康管理中心擁有一支由精神科專家、心理師和專業護理人員組成的團隊。我們將為您提供全面的評估,並根據您的個人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您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讓生活重回正軌。

 

 


重拾希望,守護心靈健康

速開朗鼻噴劑的問世,為憂鬱症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它為那些在傳統療法中無法受益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讓我們共同關注心理健康,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更多的希望與光明。

您是否曾經思索過,在面對複雜的個案時,究竟應該如何精準選擇合適的治療技術?偉任受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的邀約,預計在11/9-10舉辦神經科學於心理學運用的工作坊。(活動訊息連結:https://shorturl.at/gxaSq

不論您是臨床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心理、社工、職能治療等),或是助人相關科系(醫學、護理、社工、心理、教育、輔導諮商等)的學生、研究生、教師等,我們都熱烈歡迎您來參加本次的工作坊。無論您的專業背景如何,這將是一個豐富交流和學習的機會,讓您的專業潛力得以釋放!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