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結束在菲律賓的三小時全英語演講後,理論上,我的大腦杏仁核應該格外活躍,夢中應該充滿各種情感的標記與鮮明的片段。畢竟,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沒想到,醒來時卻是一片空白——讓我這個正對夢境特別著迷的人,感到有些失落。
於是,趁著夥伴們還在會場演講,我索性利用這段空檔,跟大家聊聊「夜裡的大腦魔術」。從心理學家對夢的象徵意義的探討,到神經科學對夢境生成機制的解碼,我們如今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揭開夢境之謎。(延伸閱讀:為什麼我們做夢?神經科學告訴你背後的真相)
夢境的世界神秘又迷人。當夜幕低垂、我們閉上雙眼,腦中的現實感暫時熄火,無邏輯的荒誕場景、深藏的情感與象徵,如洪水般湧現。從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看夢境為壓抑願望的表達,到榮格(Carl Jung)認為夢是集體無意識與原型的顯現,心理學家們一直在為夢境的內在意義賦予深刻詮釋。(延伸閱讀:夢境大揭秘:從古老傳說到現代大腦科學,走進神秘又奇妙的夢世界! )
而隨著神經科學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得以窺見夢境發生時大腦內部的熱鬧景象。從杏仁核在 REM 期的情感彩排,到前額葉皮質暫時「放假」後的荒誕劇場,夢境已不再是單純的幻象,而是大腦自我整理與創造的魔幻旅程。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從這結合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視角,探索夢境背後那些深藏的符號與隱喻,並看看它們如何在臨床實務中成為理解與療癒的重要資源。
一、夢境中的隱喻與象徵:從心理學到日常感知
在許多夢境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那些看似怪誕、卻又讓人忍不住細細品味的象徵畫面:
- 自然元素:水象徵情感與潛意識,火代表激情與力量。
- 人物角色:母親象徵保護與養育,英雄或怪物常代表內心衝突或挑戰。
- 日常物件:鑰匙、門或鏡子,可能是自我認識與轉變的隱喻。
在心理學大師的筆下,這些元素都是潛意識試圖「說話」的語言。(延伸閱讀:從作夢到寫下來:一次看懂睡眠與記憶的夢幻連結 )
- 佛洛伊德:夢境是壓抑的欲望和衝突的象徵性表達。夢裡的圖像像是替代品,讓被社會壓抑的渴望得以曲折呈現。
- 榮格:夢境裡的意象跨越了個人,連結著「集體無意識」中普遍存在的原型,反映人類共同的心理結構和深層需求。
二、神經科學的啟示:夢境中大腦的拼貼藝術
現代神經科學讓我們得以窺見,這些夢中的圖像和隱喻並非全然隨機,而是大腦活動的自然結果。
- REM 睡眠的活躍大腦
在 REM 睡眠時,大腦內部雖然被外界阻隔,卻像開了場「內在的電影」: - 視覺皮質 仍然能生成生動的影像,哪怕沒有任何外在光線刺激。
- 模式識別系統 像拼圖大師一樣,將零散的神經信號拼接成完整又有象徵意味的畫面。
- 情感與記憶的融匯
- 杏仁核:夢中情感的催化劑,強化那些讓我們夢醒仍心有餘悸的片段。
- 海馬體:將白天的記憶與情感經驗重新組合,編織成夢中耐人尋味的敘事。(延伸閱讀: 記憶大冒險:海馬體與新皮質的雙人舞 )
- 預測編碼的補完機制
大腦習慣預測與補足:即便夢境是斷裂的片段,我們也會自動把它們「拼湊」成看似合理的故事。這種補完往往充滿象徵,像是夢中的迷宮或飛行,既是內在困惑的呈現,也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探索。
三、從夢境案例,看大腦如何打造富有象徵的劇本
舉例來說,當一位夢者夢見自己在迷宮中被神秘的身影追逐——
- 心理學視角:這可能象徵壓力與焦慮,或是內在的衝突與自我迷失。
- 神經科學視角:
- 白天的焦慮與情緒 在睡眠中被海馬體捕捉,成為夢的素材。
- 視覺皮質 為這些情緒生成迷宮般的空間感,迷宮的畫面也可能源自過往的挑戰經驗。
- 預測編碼 填補夢境的情節空白,創造了追逐與逃脫的緊張敘事。
四、臨床與藝術:夢境的啟示與靈感
夢境的象徵語言,不只是研究者的興趣,也是臨床與創作的寶藏:
- 臨床應用
在心理治療中,夢境的隱喻往往幫助治療師與來談者更好地理解內在衝突與情感需求。夢中反覆出現的圖像,像是無意識想傳達的訊息,引導我們看見被忽略的面向。(延伸閱讀: 開啟大腦的無限潛力:神經可塑性的奇蹟 ) - 藝術與科學靈感
- 克庫勒在夢中看見咬尾蛇,發現了苯的分子結構。
- 藝術家達利的「融化時鐘」,靈感也來自夢中荒誕的時空感。
夢境是無窮創造力的溫床,既能啟發日常靈感,也能提供臨床工作的嶄新切入點。
五、結論:夢境作為大腦的治療劇場
夢,不只是夜裡的幻影,也是一種深具功能的內在劇場。它讓大腦重組記憶、調節情緒,更讓我們透過象徵與隱喻看見自己。從精神分析到神經科學的跨界對話,讓我們理解夢是如何由零散的神經信號,幻化成既個人又普遍的故事。對臨床工作者而言,夢境是洞察來談者內在世界的窗口;對每個人而言,夢境是夜裡無聲的陪伴,給我們帶來探索與成長的機會。
下一次,當你夢見自己在奇幻的迷宮或飛行在無垠天空,不妨想想:這也許是大腦最真誠的邀請,邀你更認識自己、更勇敢面對日常的挑戰。
對了,和大家分享一個偉任將在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舉辦的活動,9/20 舉辦「神經科學視角下的夢境解析:榮格、阿德勒與完形取向的臨床實務」的工作坊。(初步活動訊息相關資料連結:https://shorturl.at/twa9I)
無論您是初探夢境世界的新手,還是希望拓展專業視野的資深從業者,這都將是一個跨領域交流、思維激盪、實務練習兼具的絕佳學習機會,讓您的專業潛力得以充分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