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任醫師心晴小站
多年來,認知、完形、焦點、家族、動機式晤談的學習,為了,只是等待與阿德勒的相遇 ···
從腦科學談資優生的3C網路沉迷
›
明天晚上,偉任受臺北市教育局的邀約,將於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紅樓 2F 大會議室)辦理一場「資優生家長」的親職講座。將要和來參加的家長們,從腦科學談孩子 3C 網路沉迷這個議題。(延伸閱讀: 阿德勒父母學:孩子與3C成癮 ) 紅樓 ,...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為什麼我們老是合理化我們的遭遇?
›
前幾個月受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顏正芳教授邀約,希望我能和他們的精神科醫師談談「動機式晤談」的使用心得。在颱風來襲的今明兩天,幸好風雨不大,讓動機式晤談工作坊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回想起幾年前我在寫動機式晤談這本書的時候,當時完全是以心理學的角度來撰寫這本書。隨著 這幾...
神經科學於教育與諮商的運用: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
›
今天上午預計到高雄圓山飯店,將與來自全國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主任談談 「生態觀點自殺防治:跨系統合作模式」 。 半年多前接到這個活動邀約的時候,心裡想我可以和這些來自全國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主任分享些什麼呢?在構思的時候,我的大腦浮出一個聲...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我們能真實地感知世界嗎?
›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的大腦判斷外界訊息的方式,其實存在著不少的謬誤。比方說我們可能會誤以為自己可以準確無誤地從外界獲取訊息、對訊息的處理擁有充分的自由意志、或是大部分的時間自己都可以活在當下。其實,日常生活大部分的情感與行為是怎麼發生的,可能...
從神經心理學談強迫症的自我照顧心法
›
如果你有認識強迫症的患者,你一定對他的 強迫性思考與行為 非常有印象。明明知道自己重複想著某種念頭,以及重複執行某個動作是那麼不合理,但自己的腦袋瓜卻一直克制不了不再去想、不再做重複的行為。這就是強迫症患者的苦。(延伸閱讀: 從腦科學談阿德勒早期回憶:回憶一次,就創憶一次! ) ...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