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任醫師心晴小站

多年來,認知、完形、焦點、家族、動機式晤談的學習,為了,只是等待與阿德勒的相遇 ···

動機式晤談於出養議題處理之運用

›
待會要到 南區兒福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與他們分享心理學的運用,這次今年第三次受他們的邀約,英琪副主任期待今天能夠針對他們收出養組的同仁談談如何運用動機式晤談於實務的工作上。這一年,都在忙著撰寫偉任人生第二本書《一學就上手的阿德勒勇氣改變術》,有一段時間,沒有和大家分享關於動機...

分泌幸福快樂腦激素,你一定要懂的阿德勒心理學:4Cs原則

›
人,都渴望能夠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如果問你,在你的生活中,哪些生活情境會讓人感受到幸福快樂?或許你的腦中會浮現古人常說的 人生四大樂事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為何出現上述四種情境會讓人感受到幸福快樂的感覺呢?致力於動機理論的洛瑞塔.格蘭澤.布...

阿德勒勇氣改變術~座右銘之運用~

›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認為事在人為,自己的命運可以由自己來決定。因此,在阿德勒取向助人工作模式中的再教育過程,座右銘可以給逆境中的個案灌注滿滿的勇氣。(延伸閱讀: 心理學帶我們走出生命的低谷 ) 實務工作上,助人工作者可以詢問個案:「你的座右銘是什麼?」,嘗試地 協助個案...

《阿德勒勇氣寶典:自助與助人手冊》之作者序

›
20 年的精神科醫師生涯中,偉任除了精神醫療領域必需的專業訓練外,同時也致力於心理學領域的專研,當中也包括完成了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的碩士及博士的訓練課程。這一段不算短的心理學領域專研過程,當中的學習包括 認知行為 、 現實 、 焦點解決 、 敘事 、 完形 、 動機式晤談 、...

阿德勒父母學:孩子行為目的確認vs父母合宜的因應方式

›
身為父母的你有沒有過這樣管教孩子的經驗?那就是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來處罰(或斥責)孩子,孩子老是不當一回事地重複一些偏差行為。 點選此連結,可下載「孩子行為目的確認 vs 父母合宜的因應方式」表格 即便有時候處罰(或斥責)產生了一時的效用,但不久後,同樣的偏差行為...

阿德勒取向伴侶治療(2/3)

›
今天再和各位好朋友談談,在阿德勒取向的伴侶治療中,運用改變歷程四個步驟協助婚姻出問題的伴侶時,助人工作者需要留意些什麼?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改變歷程的第一步,很重要的是助人工作者 與個案建立良好的關係 。因為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很強調 平等合作 的精神,所以在治療的過...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