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任醫師心晴小站
多年來,認知、完形、焦點、家族、動機式晤談的學習,為了,只是等待與阿德勒的相遇 ···
督導理論與實務:談阿德勒取向督導模式
›
近幾年我常在企業界、學校、社區 / 醫療等機構舉辦活動或演講不下上百場,來參與聽講的朋友族群,最常見的是社區爸媽、機構專業人員、學校老師、心理系學生、企業界員工等等(活動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g/drweijen/events/?ref=p...
從腦科學談孩子的青春風暴
›
身為家長的你,一定對這樣的感覺不陌生:「 小時候怎麼看都怎麼可愛的孩子,怎麼到了青少年時期,就完全變了一個樣? 」 學習阿德勒心理學的這幾年來,和各位好友分享了心理學的文章已經超過 100 篇以上,回頭看了一下,感覺好想很少與大家分享一些精神醫療、精神疾病或是腦科學相...
阿德勒勇氣改變術第一步:停止自己失控的情緒
›
前些時候,參加了政府單位舉辦的「重大 OOO 事件」檢討會議,內心有許多的複雜的情緒。既然名為檢討會議,當然就是回頭來看看,助人工作者在其整個助人的工作歷程,有哪裡應該接到但助人工作者卻漏接而導致個案發生了重大的問題。 為什麼參加完這個會議後,今年的我,內心多了許多的感觸...
從腦功能科學談人類的同理心
›
四天的連續假期,按慣例,在球場都可以發現有我和我的兩位兒子身影。只是這次有點不太一樣的是,在球場上,我,除了是球場公園阿伯的身份外,竟然還扮演醫師的角色,執行了 CPR 急救,也動用了 AED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
阿德勒取向個案督導模式
›
我之所以這幾年會喜歡上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原因是在我日常的生活中,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在許多層面提供我不少的協助,例如在臨床醫療的實務工作上、社區親職講座及父母成長團體、甚至我自己與家人的互動等等。(延伸閱讀: 為何精神科醫師的我,會愛上「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 近日...
阿德勒勇氣改變術:停、看、聽、走四步驟
›
九天的年假,除了和兒子到球場打球外,幾乎都在埋首於撰寫第二本書的工程中。如果可以的話,期待今年有機會完成偉任人生第二本的著作。預計的書名,和家人討論後,初步訂定為 《阿德勒勇氣寶典:自助與助人實務工作手冊》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大約三萬個字。書中有一個章節,偉任依據阿德勒...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