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任醫師心晴小站

多年來,認知、完形、焦點、家族、動機式晤談的學習,為了,只是等待與阿德勒的相遇 ···

你瞭不瞭解,在管教上,阿德勒所謂「自然的結果」?

›
之前,有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在管教上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用「自然的結果」或「邏輯的結果」來取代「處罰」。 文章發表後,有幾個好朋友,還不是很清楚什麼是「自然的結果」,可能的原因,也許是,長期處在華人文化薰陶下的師長,在孩子出現...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運用之實例

›
前些日子和大家分享過一篇文章「阿德勒教你如何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涵~行為目的論~」,當中的內容提到,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其目的,每個人透過不同的方式、行為來獲得自己認為的歸屬感。這樣的現象在孩子身上,更是明顯。為了讓身為父母 的我們,能了解孩子錯誤行為背後的目的,然後再給予適...

阿德勒教你如何評估一個人的「生命任務」

›
阿德勒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一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需要成功地完成三個人生的「生命任務」,這三個普世價值的「生命任務」,分別為: 愛情 、 工作 、 友誼 。爾後,阿德勒學派的著名學者 Dreikurs 及 Mosak 又加上了另外兩項生命任務(靈性及和...

面對第一次來談的個案,阿德勒教你可以這樣問

›
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在傳統的精神醫療訓練下,面對第一次來談的個案時,通常都會以「 OO 先生 / 小姐,你好,這次是什麼問題,讓你來醫院求助 … 」這樣的問句,做為與個案互動的開始。接下來,很本能地,就會依據精神科疾病診斷標準( DSM-5 )的相...

阿德勒教你看懂「處罰」與「獎賞」背後的意涵

›
  近一兩年來,因為有機會在不同的場合演講分享「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及「動機式晤談」,因此和不少的家長有許多的互動及討論。這些討論當中,有不少的家長會問的問題,例如: 「陳醫師,為什麼小時候這麼聽話的孩子,現在好像變了一個樣,怎麼叫...

阿德勒教你如何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涵~行為目的論~

›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 背後都有其目的 ,每個人透過不同的方式、行為來獲得自己認為的 歸屬感 。這樣的現象在孩子身上,更是明顯。如果,身為父母的你我,沒有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覺察這樣的情形並給予適當的導引的話,那麼,為了從父母身...

阿德勒與佛洛伊德兩位心理學大師差異到底在哪裡?

›
阿德勒原本加入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討論會,跟著佛洛依德做心理學研究,後來因為見解不同,他便跳出來反對佛洛依德一部分的理論,慢慢的到最後就跟佛洛依德決裂,他的理論也逐漸的與佛洛伊德的看法分歧,進而分成兩個學派。 然...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