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任醫師心晴小站
多年來,認知、完形、焦點、家族、動機式晤談的學習,為了,只是等待與阿德勒的相遇 ···
不可忽視的早期原生家庭生命經驗~談Bowen的自我分化~
›
前些時間輔導 一位高中的學生,他 說他 近日腦子打結了,原因是他說他來自貧窮家庭,從小媽媽茹苦含薪地將他拉拔長大,從小就被灌輸了「該如何」及「不該如何」諸多的家庭教條,其中之一就是從小被灌輸要當醫師。在面臨選填大學科系時,住在他心中的理性與情感兩個部分就常...
沒想到改變一個人,也可以這麼容易~動機式晤談也可以這樣用~
›
不知道身為臨床實務助人工作者的你來說,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那就是你必須在大約 20-30 分鐘左右的單一次晤談機會中,就要完成你的臨床助人的整個工作流程,或許那可能是一次緊急的危機處理、或許是面對單一次的學生照會工作、也或許是臨時應你的好友所託處理他小孩煙癮...
為什麼我們不要講「為什麼?」~ 因為人,天生就容易有非理性的想法 ~
›
你是不是很常聽到你的長官對你說「為什麼你沒有辦法完成交辦的任務?」 、 亦或是面對困境時,自己常常問自己「為什麼這樣的衰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想想看,當別人問你「為什麼你老公會有外遇?」 、 「為什麼你沒有辦法完成老闆交辦的事?」時 ,或是自己問自...
為什麼我們要講「為什麼?」~「心理抗拒理論」~
›
助人工作這些年來有一個心得,當一個人真的不想改變的時候,改變就不太容易發生。在這個時候,助人工作者還能做些什麼?其實,多數的情況下,即便是最叛逆的青少年 、想放棄自己生命的無助者等,我相信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他們的內心都還有一絲絲的希望火花、一點點渴望改變發生的...
好想考第一名喔~提升兒子改變的動機~
›
每年新的開始,許多人往往都會給自己訂下一個新的目標,然而,大部分的人不久都會發現,目標還是目標,原來的習慣,還是戰勝一切。我的兒子也不例外,才信誓旦旦地說:「好想考第一名喔!」,書才翻開不久,轉頭一看就發現他 ...... 倒頭大睡 。 這下該如何是...
情緒截斷
›
一位罹患憂鬱症合併有厭食行為就讀於台東某大學二年級的女學生(目前休學中),幾次的看診後,在一次的門診她談到埋藏在心中一個許久的秘密 …… 她說,從小父母關係不佳,印象中的父...
自殺者親友常見之心理困境
›
離開自殺防治中心大約兩年多了,心血來潮整理之前的資料,不經意地看到了前幾年在高雄自殺防治中心一同努力夥伴的相關檔案,打開它,覺得有一篇文章「自殺者親友常見之心理困境」可以和大家分享。 所謂自殺者親友包含家人、朋友、情人、同事,有交情的人,有時候...
孩子,你怎麼了?
›
近日作火紅的新聞不外是「反課綱學生抗議」相關議題的探討,身為精神科醫師及兩個孩子爸爸的我,當中的相關新聞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周大觀弟衝教部,勒頸推父」的相關報導,新聞報導中提到『近 500 名反課綱學生再度攻入教育部,其中抗癌鬥士周大觀的 17 歲弟弟周天觀也...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