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取向個案督導模式


我之所以這幾年會喜歡上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原因是在我日常的生活中,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在許多層面提供我不少的協助,例如在臨床醫療的實務工作上、社區親職講座及父母成長團體、甚至我自己與家人的互動等等。(延伸閱讀:為何精神科醫師的我,會愛上「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近日因忙著進行《阿德勒勇氣寶典:自助與助人實務工作手冊》出書的撰寫過程,有一段時間沒有和各位好友分享心理學的資訊了。今晚,因為受高雄張老師的邀約,將擔任個案討論會的督導。所以就將今天要和義張們分享的部分內容做個整理,因而有這篇文章的產出。在談「阿德勒取向個案督導模式」前,先和大家談談常見的督導方式有哪些?大家可能對這個議題會感到有一些陌生。
督導方式一般來說,可以為個別督導以及團體督導兩種。當中,個別督導又可以分為三大類:1. 以心理治療取向為主的督導2. 以技術取向為主的督導模式3. 以社會角色取向為主的督導模式

以技術取向為主的督導模式常見的有人際歷程回憶法精微諮商三人諮商師訓練模式等,還有我個人常用,但教科書上沒有提到的三明治督導方式等;以社會取向為主的督導模式常見的有系統取向督導區辨取向督導以及七眼督導模式等。
至於「阿德勒取向個案督導模式」本質上是屬於以心理治療為基礎的督導模式。因此,如果督導者與受督者要進行阿德勒取向個案督導的話,那麼,督導者和受督者第一步都需要先熟習「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簡單來說,阿德勒個體心理學重視人際互動的平等關係,關心一個人的生命風格、以及行為是有目的性的,強調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創造性的自我
除此之外,督導者還需要懂得的是「平行歷程」。所謂的「平行歷程」就是說受督者在督導的過程中,可能會不自覺地對個案產生認同與投射,之後又把這樣的認同與投射複製到自己與督導者的督導關係上的現象。
為什麼偉任比較喜歡稱之為「阿德勒取向的個案督導」,而不是稱之為「阿德勒學派的個案督導」?因為基於同化整合的概念,偉任臨床實務的運用,不管是督導或是諮商,都是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為主幹,然後融合其他學派的頻率相符而且好用的相關技巧來進行督導與諮商。(延伸閱讀:從融合動機式晤談的阿德勒取向助人工作模式談「同化整合」的概念
有了這些心理學的背景知識後,我們再回來看「阿德勒取向個案督導模式」。「阿德勒取向個案督導」過程和「阿德勒取向諮商」過程,兩者都是一種人際互動的歷程,都相當重視彼此間的關係。只是前者重視的是督導關係,後者重視的則是諮商關係。
談到彼此間的關係,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強調的是平等合作的關係,而不是上對下的關係。然而,在督導的實務情境中,督導的本質或多或少都已經帶著有上和下的互動關係,比如說督導過程,督導者的任務需要包括有「教導」、「示範」以及「評量」等,因此,督導者要如何能保持與受督者合作平等互動的關係,督導者就需要有良好的自我覺察能力。(延伸閱讀:教養孩子,第一步需要是增進自我覺察能力~父母「正念」練習~
督導者本身如何能帶著有朋友關係又兼具老師功能角色來進行督導,就需要有一些學習與練習。題外話,偉任在5月份的時候,將要到南高雄家扶中心,協助機構的督導進行一系列督導的培訓計畫,屆時,會與機構的督導們分享偉任在博士班所學以及臨床實務經驗,協助他們學習如何有效能地提升督導的方式。

再來,談到「阿德勒取向個案督導模式」的督導歷程。既然「阿德勒取向個案督導模式是一種以心理治療為基礎的督導模式,督導的歷程就和諮商的歷程一樣,也包含了四個階段:(延伸閱讀: 阿德勒教你如何進行家族治療
  • 第一階段:與受督者建立一個平等、合作的互動督導關係
  • 第二階段:評估受督者和個案獨特的生命觀點
  • 第三階段:透過詮釋受督者和個案的行為,來觸發受督者的洞察
  • 第四階段:鼓勵及修正受督者錯誤的認知,進而協助受督者有勇氣發展進一步的改變計劃

整個督導的歷程中,督導者可以運用的技巧和在進行阿德勒心理治療中的技巧沒有太大的差異,例如:可以運用RCI/TE的技巧(RCI, respectfully curious inquiry,指的是尊重好奇的詢問;TE, therapeutic empowerment,指的是治療性的賦能)、蘇格拉底式的探問、行為目的的探索等等。然後,督導者再運用「平行歷程」的概念,透過再教育的過程,讓受督者能夠探索自己的生命風格和模式及所反映出來的錯誤信念和目標,進而在督導的歷程中產生洞察,以及運用鼓勵的技巧協助受督者在未來諮商生涯過程中擁有勇氣重新導向。(延伸閱讀:「稱讚」與「鼓勵」的差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談到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再教育歷程,在預計出版的《阿德勒勇氣寶典:自助與助人實務工作手冊》一書中,偉任也提出了一個自己構思出來的勇氣改變歷程,目前暫時命名為:阿德勒勇氣改變術:停、看、聽、走四步驟。這樣四步驟的改變歷程除了可以運用當成平常自我照顧的心法外,也可以當成專業人員的助人工作模式。去年年底偉任再次回鍋兼任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也嘗試地將這樣四步驟的助人工作模式導入成為自殺防治中心的工作模式。(延伸閱讀:阿德勒勇氣改變術:停、看、聽、走四步驟

當然,這樣停、看、聽、走四步驟的模式,也可以運用於「阿德勒取向個案督導模式」。只是上述的督導歷程,運用在一對一的個別督導,進行起來相對來說比較能依據督導歷程四階段來進行。但,今晚的個案討論,依照以前我在高雄張老師辦活動的經驗,來參與的人數可能也會為數不少。看來,僅在一次性三小時的個案督導中,我還得想想如何做點變通,才能讓來參加的夥伴能有做大的收穫。
今晚,就要和高雄張老師的義張分享這樣的心理學。開心!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