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德勒學派觀點看強迫症



下週五,被邀請至學校協助處理強迫症孩子的問題。當了二十年的醫師,常被邀請到各機構協助不同的精神疾患相關問題,當然也包括處理過強迫症的個案問題。只不過,這次受邀的個案討論會,很特別的是,邀請的單位希望我能夠以「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來協助他們如何處理青少年強迫症的問題
明天一整天,需要到新竹張老師和他們分享如何運用動機式晤談進行電話諮商。今天剛好有一個空檔,也好久沒有和大家分享一些心理學了,所以就寫了這篇文章「從阿德勒學派觀點看強迫症」與各位好友分享我的心得囉!
先來談談看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其實是諸多焦慮疾患當中的一種,很特別的是,它會使人掉進一種極力想擺脫,但是卻無法擺脫令人沮喪重複的想法或行為的困境中。罹患強迫症的人,可能會出現過度重複洗手、計算東西、檢查門鎖等行為,病患明知道自己不需要也不必要浪費這麼多的時間,去執行上述這些行為,但,自己卻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念頭。

大部分成年的病人都能察覺自己的行為當中的不合理,只是一旦強迫症的症狀來襲,在當下,自己沒有辦法說服自己不被這些不合理的強迫思考所影響。有不少的病人還會為了抵銷這些不合理的強迫思考(Obsessions,進而出現了奇奇怪怪的重複強迫行為(Compulsions。可想而知,這樣的困擾一段時間後,很容易就會合併有憂鬱、焦慮、物質濫用等問題。嚴重者,也可能會導致自殺的風險上升。
為什麼會出現有強迫症呢?
目前強迫症的原因尚未很明確。有研究發現指出,同卵的雙胞胎比起異卵的雙胞胎來得容易罹患強迫症,這意味著強迫症可能有部分原因是會由遺傳因子所導致。除了體質因素,有哪社會心理因素可能會導致強迫症呢?如果以阿德勒學派的觀點來看強迫症患者,又會從哪幾個觀點來切入呢?接下來會分別以「生命風格」以及「行為目的論」來看強迫症。

一、生命風格:
首先,要瞭解的是,強迫症基本上是一種的焦慮疾患。既然強迫症是焦慮疾患的一種,很基本的一個核心就會和「害怕」有關係。
「害怕」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種協助人類能夠生存下來很重要的情緒反應。「害怕」可以讓我們能對外在威脅的環境作出即時的反應,對於個體的安全有相當保護的功能。
要談情緒對人體有什麼功能前,先和大家談一下腦功能科學。
我們的腦,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除了「爬蟲類的腦(腦幹)」負責我們個體基本的生命功能外(例如:呼吸、心跳等),腦子還可以分成「動物的腦(舊腦)」「人類的腦(新腦)」
「新腦」的功用主要是負責理性判斷並對外界做出合理的回應,而「舊腦」的功用是讓我們可以不經由思考,就立即從感受中就回應外界的刺激。可想而知,在我們的人類演化過程,「舊腦」扮演的功能就相當重要,因為在大自然的環境中,面對的是生死的生存競爭問題,哪有時間讓個體做合宜的判斷,「舊腦」協助我們在面對外界的壓力時,就立即作出反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壓力反應「戰或逃」的壓力反應。

回到今天的主題,焦慮疾患之一的強迫症來說。人,透過五官感受,將外在的訊息傳遞至我們的大腦,當中和焦慮疾患有高度關係的情緒是,這些外在的訊息被解讀為「害怕」。更精確一點來說,解讀為「害怕」訊息的反應機制,被記錄儲存在大腦當中外側的杏仁核(Lateral Amygdala裡。

孩子在孩童時代經歷了一些事情,有一些特殊的經驗被選擇記錄在外側的杏仁核。長大後,外在的環境特過五官感受將訊息傳遞至大腦的過程中,有些訊息在還來不及傳到我們的「新腦」作判斷的時候,就先引發我們腦中「舊腦」的反應,特別是大腦當中杏仁核的神經反應。一旦外在的訊息被解讀為「害怕」,也就是會威脅個體的生命,那個體就會不經由理智地作出相對應的因應行為來保護個體。
至於強迫症患者為何會選擇將外界的訊息解讀為「害怕」?就和個體的生命風格(Life style有很大的關係。生命風格的形塑過程,在阿德勒心理學來說,就和一個人小時候的生命經驗脫不了關係,特別是10歲以前的生命經驗。(延伸閱讀:探索生命風格~談阿德勒之早期回憶~ 找尋一段親密穩定的關係,為何那麼難?~運用早期回憶探索個案的生命風格~
因此,在面對強迫症患者的個案,我們得要有技巧地從個案10歲以前的生命經驗,探究出個案的生命風格。這樣的生命風格有其獨特性,病人對自己及對世界的觀點有其主觀的詮釋。
那一類議題特別是強迫症個案在早期生命經驗中,特別需要探究的呢?
擔心、焦慮、害怕讓一個人可以保持警覺,同時啟動保護的機制。從阿德勒學派觀點來看強迫症,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議題就是「控制(control)」議題。這個議題又分為兩個部分失控(out of control企圖重獲控制(attempt to regain control
強迫症的個案或許在孩童時代的某些時刻,在形塑私有邏輯的過程中,建構出一種自己一定要「控制」的錯誤信念。阿德勒學派知名學者Mosak提到焦慮的人容易有的私有邏輯可能是:
  • 一切必須在自己的控制下,否則將會失去一切
  • 為了採取行動,必須是好的、完美的或是對的,否則將會失敗以及失去自尊
二、行為目的論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不是如佛洛伊德所說的是因果論,而是行為有其目標導向性。個體在追求優越目標的過程,可能在意識、也可能潛意識地做出某種行為。即便是潛意識是個案自己沒有察覺的,都可以在助人工作者的引導下,被帶到意識層面來理解。(延伸閱讀:阿德勒與佛洛伊德兩位心理學大師差異到底在哪裡?

有了這樣的瞭解後,我們就可以知道,強迫症的病人之所有會出現強迫症的相關症狀,一定有其目的。阿德勒學派的觀點有一個核心的概念是「創造性的自我」。病人會用自己很獨特的方式來回應外在的需求。
因此在面對強迫症患者時,第一步就需要瞭解病人強迫症症狀的目的何在?可以讓病人獲得什麼?或是可以免除什麼?(延伸閱讀:症狀的功能~阿德勒心理學讀書會~ 當阿德勒遇見DSM診斷系統

如何才能找到證據來支持助人工作者的假設呢?很重要的是要學會聽個案描述他的故事。當中,因為阿德勒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因此,在運用「行為目的論」的過程,一定要將強迫症的個案放在整個脈絡來看,尤其是分析病人與周遭他人的互動過程。(延伸閱讀:生氣,其實是一種選擇~管教孩子需要懂的行為目的論~ 阿德勒教你如何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涵~行為目的論~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運用之實例

如果助人工作者有機會看懂病人隱藏在症狀背後的目的,然後再協助病人也能覺察你的發現,之後再修正朝向目的的歷程。另外,因為阿德勒認為個體的行為具有自我的一致性,所以個案的強迫症狀也同時反映著個案自我一致的生命風格。因此,在探究強迫症個案的症狀的同時,也可以搭配生命風格來看個案的強迫症的相關症狀。
總的來說,在幫助強迫症個案的歷程中,需要的是評估其「生命風格」「行為目的」,引導他覺察及頓悟,陪伴他願意採取新的因應模式來回應人生三大生命任務的要求(親密關係、朋友、工作)。

完成了這篇文章,又朝向明年出書的目標邁進的一小步。期待來年有機會又出一本書《阿德勒取向助人工作手冊》

心晴工坊(點選此連結,可依主題搜尋站內文章)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