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教你如何愛孩子~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工作坊~


和大家分享一個消息,偉任剛當選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的理事。另外,偉任也將於1051125日(星期五,9:00~12:00),協助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辦理工作坊。
講題:阿德勒教你如何愛孩子
活動地點:
  • 啡拾光咖啡(802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二路88號,四維與和平路口)
適合參加的對象:
  • 目前正苦於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偏差行為的家長或老師
  • 專業助人工作者、以及對想阿德勒心理學有更進一步了解的你

工作坊活動內容簡介: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這樣的毒信教條,不知曾幾何時,似乎著了魔似的深植於許多的家長以及老師們的腦海中,拼了命的把自認為最好的給了孩子,不知不覺的,逼著孩子能在各方面要比別人強,只因為期待孩子未來的人生要能「成功」。
然而,孩子在現今多元人生的競技場上,路上的風雨,鐵定比過往的我們更多些複雜及不確定性,一定也會有更多的挫折與失敗。如果,只是憑著本能而沒有策略的愛孩子,有時不但無法讓孩子獲得成長,反而是造成孩子失去前行無形的阻力,讓孩子失去走下去的「勇氣」。因此,孩子有可能因此慢慢地出現了所謂的偏差行為。這些偏差行為包括:讀書提不起勁、做事拖拖拉拉、情緒失控、叛逆、網路成癮、拒學等等問題。
當孩子發生偏差行為的時候,此時,正是身為助人工作者、老師或家長的我們,能一起和孩子共同來尋求解答的好機會。也因為只秉持著愛孩子的本能,不足以協助失去「勇氣」的孩子,度過困境。所以,在孩子挫折再次奮勇向前、達到自我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滿滿的愛以外,更需要的就是愛孩子的策略。
孩子如何能在一次次的挫敗中,能夠爬起來繼續往前,需要的就是自我的「勇氣」。阿德勒是一位非常重視兒童教育的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心理學,也叫做勇氣心理學
孩子發生偏差行為,是助人工作者、老師與家長,能一起和孩子共同來尋求解答的好機會。在這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和他們一同有效地度過偏差行為的這些生活經驗,將會在孩子的發展以及人際關係上,有著長長久久的影響。
本次3小時的活動,偉任將與你一同分享、交流以及討論,探討如何運用阿德勒心理學於孩子的專業知識與相關實務經驗。相信,參與本次活動的你,將對於如何灌注孩子勇氣的策略,有新的發現與收穫。
活動目標:
  • 學習阿德勒勇氣心理學之相關概念,包括:整體論、目的論、人際關係論、自卑感與自卑情結、生活形態等
  • 瞭解原生家庭與孩子生活型態的關係
  • 瞭解孩子偏差行為背後的行為目的
  • 瞭解稱讚與鼓勵的差異,及如何給予孩子鼓勵的方法
  • 瞭解如何運用「自然結果」與「邏輯結果」於孩子的管教上
報名方式:(請按下列連結)

阿德勒教我如何面對中年危機



最近和兒子打球,好像有一點力不從心。打網球,體力還可以負荷,但打籃球,就感覺有點勉強了。45歲的我,體力值,似乎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讓我開始思考一些之前不太會思考的問題。
比如說,我的人生,已經走了多少了?

為什麼我會知道「我的人生已經過了一半了呢?」很簡單,因為近日在照鏡子的時候,有兩個發現:

另外,不該凸的地方,開始凸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心境的改變?看來,答案呼之欲出,45歲的我,面臨的是所謂的「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有兩個意涵:
一個是「中年」,年紀到了中年,意味著人生已經走了超過一半,這代表原本習慣從「生」來看人生,慢慢的,開始學著如何從「死」來看人生;另一個是「危機」,所謂的「危機」,包含的是「危險」再加上「機會」
從下面的圖,你大概就可以知道,為何中年的我,會有「危險」,但同時也充滿了許多「機會」。

發燒生病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它提醒了我們,身體出了問題。中年,也或許是一個提醒自己,內在需要大掃除的好時機。
目前正處於中年的我,看來比起一前的我,的確擁有比較多的「財富」與「智慧」。或許,這時的我,企圖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對一些夢想還沒死心,對一些現實還沒有完全妥協。嘗試地告訴自己,或許這個時刻,還有機會可以做一些什麼事。「自我實現」就常常浮現在自己的腦海中。

心理學家說:「中年人,人人想變,不同的是,有人敢大變,有人只想小變」。
中年的我的確很想變,但卻也很怕變。總覺得世界已經變了好多,相較之下,反而是自己變得最少。幸好,我們家有一位面對事情需要做抉擇時,容易做決定的人,那就是我的老婆(兩位兒子和我,都稱她為老闆)。於是乎,就凸顯出我對於抉擇,總是那麼多牽掛即不可抗拒的理由。
 
為何我會有這麼多的理智與情感的衝突呢?看來,阿德勒給了一個簡單又明確的答案。那就是

更貼切地應該說

那中年的我,如果要做些改變?到底要做什麼改變?看來,阿德勒心理學也給了我一個初步的方向。
阿德勒曾經說過:「社會在評斷一個人的價值時,工作幾乎佔了決定性的因素

精神科醫師,對我來說,是工作?還是職業?我還能運用這樣一個身份做些什麼?
近日,花了一些時間,和大家分享一些可以運用於平常生活的心理學(阿德勒心理學、動機式晤談、員工協助方案),似乎讓中年的我,初步找到一個可以安心的方向。
回頭看這段時間,自己這些的困惑以及所謂的中年危機,想通了,也不過就這樣爾爾。
這似乎又應驗了阿德勒所說


近三年來的我,好像有一點「阿德勒」


如何找到幸福?許多的心理學家,花了他一輩子的時間,做的工作,也只不過是嘗試地回答這麼一個問題罷了。由此可知,對所有的心理學家而言,這是一個不是那麼容易回答的問題。而,阿德勒,就是當中一位嘗試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的心理學家。

前幾天,在精神科住院醫師的心理治療訓練督導時,和幾位年輕的住院醫師,分享了我這十多年心理學的學習歷程,從一開始「認知行為治療」,接著又接觸到「動機式晤談」、「焦點解決」、「現實治療」,「家族治療」,也曾到美國 Big Sur Esalen Institute 學習「完形治療」。回想起來,這將近二十年來的工作模式,在不同時期,總因自己當時所學,有著顯著的不同。
上週五,受邀至樹德科技大學進行3個小時的演講,聽眾是樹科大的教授們,講題為「阿德勒教你如何愛自己」。
 

會訂這樣的題目,我想各位好友,你應該不難猜出我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答案很簡單,就是近三年來,我開始學習「阿德勒心理學」了。因此,近年來,我的工作模式,好像也變得很「阿德勒」,不管從平日的精神醫療行為、與家人的互動、社區的演講等等。
在樹科大的3個小時的演講中,和樹科大的教授們分享了一些阿德勒的人生哲學我自己的理解
比方說,和這些教授分享阿德勒的「心靈濾鏡」、「使用心理學」、「目的論」等等……
 

在這3小時的演講,「阿德勒教你如何愛自己」,感覺上,這些平日習慣站在講台的教授們,似乎還頗能接受這樣「心」的態度。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推論?因為樹德科大,在我演講完後,又準備和我在敲下一次活動的時間;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些教授們在聽講的過程中,還算蠻稱職的扮演了3個小時的學生,而且還都沒有睡著,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圖為證喔!)。
 

自從博士班畢業後,今年,我也在社區辦了不少活動,大部分的主題,都是與「阿德勒心理學」以及「動機式晤談」有關。接下來的11月及12月,截至目前為止,我還有好幾場活動。題目,各位應該也可以大概都猜得到了,「原來,愛孩子也要懂策略~潮州高中~」、「阿德勒教你如何過生活~中油高雄廠~」、「阿德勒教你如何愛孩子~阿德勒學會~」、「搞懂Z世代的學生,你需要懂一點心理學」、「搞懂Z世代的自己,你需要懂一點心理學」、「原來教學這檔事,也需要懂一點心理學」……
對了,有人問我說,學了阿德勒心理學後,和我之前學的一些心理學(認知治療、完形治療、家族治療、焦點解決)會不會有所衝突?
答案是,一點也不會,而且實務上的運用,還有不少相輔相成的效果。因為,這個問題,已經有學者嘗試地回答了,由下圖就不難看出,許多我之前學過的心理學派,看來和「阿德勒心理學」還蠻有淵源的呢!
資料來源:蒙光俊, & 張玉萱. (2010). 後現代主義之始祖: 阿德勒心理學與其對後續學派影響之綜觀. 諮商與輔導(293), 2-5.

總的來說,這位被稱為「西方孔子」的阿德勒,對人的想法兼容了人本、認知、系統、心理動力取向的心理諮商理論。冥冥中,我之前十多年不同領域心理學的相關學習,似乎都在為我接觸阿德勒心理學做準備。也因為有了之前的學習,現在,接觸到阿德勒心理學,好像有一種融會貫通的感覺。各位好朋友,如果,你在助人過程中,也認同上述這些元素的話,那,阿德樂心理學,一定是你可以嘗試的工作模式。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阿德勒教你如何當主管~不可以稱讚~


自從開始接觸心理學後,心中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想看看這些心理學,如何能有效地運用於日常生活上。

因為有兩個孩子,所以,除了對「親職教育」比較關心外,我自己一直也對「壓力管理」有著不少的興趣。很幸運地,也碰巧有一些機會,這幾年可以有協助不同公司進行所謂的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s, EAPs)的經驗。現在回想起來,和這些公司互動的過程,還沒有接觸到「阿德勒心理學」前,再進行員工協助方案時,常會運用到的專業知識,包括有:短期危機諮詢與諮商、評估心理健康的能力並提供介入與改善方案等、當然也包括需要一些演說的能力。

只是,這兩三年來,自從學了「阿德勒心理學」後,我也嘗試地將「阿德勒心理學」的相關概念運用於員工協助方案中。發現,「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員工協助方案,竟然一點違和感都沒有。而且,活動結束後,許多單位的回饋,他們也覺得因為這樣的觀念導入,受益良多。

有了這樣的經驗後,自己再回頭閱讀一些相關資料,才猛然發覺,自己在阿德勒知識領域的理解還算淺薄,因為「阿德勒心理學」,除了運用於親職教育外,早就在商業領域培育人才中,也著有不少的經驗累積。

那,關於「管理心理學」,阿德勒又會怎麼說呢?

阿德勒認為,主管要能與部屬一起打拼,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互信關係。無論是稱讚、斥責或是教導,都顯露出「上對下的關係」,身為主管,要能懂得運用「橫向關係」的「鼓勵」來溝通。談到這裡,你一定會感到很奇怪,平日你,看到絕大部分的主管們,他們與員工的互動,不外就是「稱讚」、「斥責」、「教導」這幾招嗎?然而,阿德勒卻告訴我們不要這樣做,讓人還真的有一些困惑。這篇文章,就讓我和大家來談談個中的秘密……

為什麼不可以稱讚?

當你聽到下屬稱讚他的主管說「老闆,做得不錯喔!」,你會不會有一種為他捏把冷汗、心中暗暗地為他擔心的感覺,想說「這個傢伙,怎麼這麼不長眼睛……」。

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遲疑,原因不外是因為「稱讚」在不知不覺中,有隱含著「上對下」的關係,以及操控對方的意圖。另外,在心理學中,「稱讚」這個動作,也還隱含著「沒有預期對方可能會表現這麼好」的假設,因此,在某些情境下,受稱讚的人,可能沒有被鼓勵到,反而,還有可能會感覺到被「看衰」的感覺。

不要「稱讚」,那下屬表現好的時候,身為主管的你,可以做些什麼?你可以做的事是,就是運用阿德勒所說的「鼓勵」。「鼓勵」和「稱讚」有著很不同的意涵。有什麼不一樣?有興趣的你,可以在我之前的文章中(http://chenweijen.blogspot.tw/2016/10/blog-post_2.html),發現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喔。

為什麼這樣「平等」的概念,對於現在的社會那麼重要?

所謂待人要帶心,這樣的觀念我們都知道(但實務上主管與下屬的互動,卻又往往不是這樣)。這樣的觀念,尤其是當這些所謂X世代的主管,遇到Y世代的下屬,更是需要留意的一件事。

X世代的主管出生於1966年到1976年,換算一下年齡,大約是40-50歲。Y世代的下屬出生於1977年到1994年,換算一下年齡,大約是22-39歲。




這兩個世代,有著很不同的差異。因為X世代的主管,其出生的環境讓他覺得,一輩子,只要跟對一個主管或公司,他就可以按部就班,耐心的等待,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獲得他該有的東西,包括金錢、升遷等。所以,這些主管在他們成為主管前的養成過程,又會不知不覺的有一點像「狗」一樣特質,非常的忠心。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變化快得超乎我們的想像,你能想像,我們之前用的NOKIA這個品牌,現在到哪裡去了?(X世代的年輕人,可能,連聽都沒有聽過的品牌)就連時代比較近一點我們熟習的品牌HTC,好像也快要不見了。因此,處在這樣的社會,要Y世代的下屬,要有像X世代主管的忠心與耐心,對他們也就不是那麼公平了。難怪,現在Y世代的下屬,會被歸類為「貓世代員工」也就不意外了。這些貓世代的員工,有著下面的特質:
 

Y世代的員工,特別要求快速、平等、公平、自由,他們更重視的是自己未來的發展。因為這樣的特質,所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不可以「稱讚」(隱含上對下的關係),而是要給予「鼓勵」(富含平等的關係)這樣的論述,就有了一個很好的心理學基礎。


總的來說,「鼓勵」,是「看重下屬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重點是在「看到下屬自己的力量」。相較於「結果」,「鼓勵」的功用,更在於凸顯出下屬努力的「過程」;「稱讚」,是以「自身的觀點」為基礎,透過「評價的態度」來檢視下屬展現的「成果」,有時會不經意的「展現自己比對方高一級」或是有「企圖操控對方的意圖」。

備妥了上述一些「阿德勒心理學」相關知識後,那身為主管的你,如果下屬平日的表現不錯的時候,作為他上司的你,如果不要「稱讚」,那實務上,又該如何給予「鼓勵」呢?

下面幾個來自天下雜誌的圖,或許,你就可以很清楚地瞭解到「鼓勵」與「稱讚」有什麼不同了。而且,也可以讓身為主管的你知道該如何給予「鼓勵」。


當下屬的報告做得很好時……


當下屬企劃的商品熱賣時……


 

當下屬企劃的商品熱賣時……


不知道,現在的你,是否也同意阿德勒「不可以稱讚」了呢?
至於,在管理心理學上,另外兩個也很重要的觀念「不可以斥責」、「不可以教導」,等下次有空的時候,再和有興趣的你談談……


對了,花了一個下午,整理了這些資料,也提醒了目前也是凱旋醫院成人精神科副主任的我,未來,在與這些年輕的醫師互動的過程中,不要因為「過去一直在心中」,導致X世代的我與Y世代年輕醫師,有一道跨不過去的鴻溝。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從阿德勒的觀點來看:重視「教導的傳統醫療照護」與著重「輔導的合作取向照護」的差異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相當注重的是「對等的橫向關係」。身為身心科醫師近二十年的我,在醫療場域中的照護行為中,帶著「醫療關係是否符合對等橫向關係?」這樣精神的框架,來看看「傳統醫療照護」「合作取向照護」的差異,很容易,就會有一個很不一樣的發現。前者的醫病關係,比較像是在教導(Teaching;後者的醫病關係,比較像是在輔導(Coaching。本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傳統醫療照護」與「合作取向照護」有什麼樣的不同?
為了讓大家比較能輕易地瞭解到,重視「教導」的「傳統醫療照護」著重「輔導」的「合作取向照護」兩 者的不同,先和大家談一談「教導」與「輔導」的差異。所謂的「教導」,指的是單向的溝通,就像學校課堂中,老師上課的模樣,學生就是默默接受老師的教導。 完全就是老師對學生、大人對小孩、上對下的教導關係。「輔導」,就不太一樣了,是一種雙向溝通,主要由輔導者提出問題,讓當事人發表意見。輔導者的目的, 在於從旁協助當事人自己解決問題。教導和輔導,兩者的差異,如下表所示:

教 導(Teaching) 輔 導(Coaching)
目的 傳授正確解答 協助當事人自己解決問題
問題的解決者 教導者 當事人
採用方法 教導者的做法 當事人的做法
正確解答 由教導者掌握 在當事人手中
溝通方式 單向溝通 雙向溝通

有了這樣初步的瞭解,我們再來一起看看,「傳統醫療照護」與「合作取向照護」有什麼樣的不同?下列表格的比較,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兩者差異的地方。

傳統照護 合作取向照護
醫病關係 健康照顧的提供者是告訴病人應該怎麼做的專家,病人的角色是被動的 健康照顧的提供者是疾病的專家,病人是熟知自己生活的專家
主要照顧者? 健康照顧的提供者 醫病雙方分擔責任
目標為何? 遵守健康照顧的提供者的指示,服藥順從性不佳是病人的問題 病人依照健康照顧的提供者提供的資訊設定目標,服藥順從性不佳是策略上問題
行為如何改變? 外在動機 因深入瞭解而產生內在動機
如何覺察問題? 由健康照顧的提供者 由知情的病人覺察問題
如何解決問題? 由健康照顧的提供者 由知情的病人和健康照顧的提供者


現在的醫療環境,醫病關係已經有很大的轉變。俗語說得好,「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行醫近二十年,在醫院門診量不算少的我,能夠很幸運地,在醫療上沒有出現太多嚴重的爭議或訴訟事件,除了老天爺的保佑外,或許是,多年學習「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後,無形中帶來的邊際效應也說不定。
這篇文章,帶著「醫療關係是否符合對等橫向關係?」這樣精神的框架,來看看「傳統醫療照護」與「合作取向照護」的差異,期待身為助人工作者的你,在看完本篇文章後,對於想和病患(或個案)建立良好的關係,會有一些些不同的啟發。
表格資料來源:JAMA、「向阿德勒學習部屬育成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