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不瞭解,在管教上,阿德勒所謂「自然的結果」?



之前,有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在管教上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用「自然的結果」或「邏輯的結果」來取代「處罰」。
文章發表後,有幾個好朋友,還不是很清楚什麼是「自然的結果」,可能的原因,也許是,長期處在華人文化薰陶下的師長,在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慣用於「處罰」,因此,相對於「自然的結果」或「邏輯的結果」的概念,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
所以,本篇文章,想和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思考下列表個中的幾個例子,看看這些行為,是否為可以歸類為「自然的結果」。
期待對於阿德勒「自然的結果」有興趣的你,能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對於「自然的結果」能有多一些理解。

行 為 自然的結果
A. 你有好幾天忘了餵心愛的魚 1. 魚會死掉:(對)或(錯)
2. 有其他人必須幫你餵魚:(對)或(錯)
B. 你忘了綁鞋帶 1. 其他人會幫你綁鞋帶:(對)或(錯)
2. 如果在危急的情境,你不能有效地移動到安全的地點:(對)或(錯)
3. 你的鞋子不會穿得很合適:(對)或(錯)
4. 你可能會受傷:(對)或(錯)
C. 離開車子時,因為疏忽,你將鑰匙反鎖於車子中 1. 你會很不方便:(對)或(錯)
2. 你會變得憂鬱:(對)或(錯)
3. 其他人會幫你打開:(對)或(錯)
D. 孩子跑步不小心跌倒 1. 導致膝蓋瘀傷:(對)或(錯)
2. 會得到爸媽的指責與處罰:(對)或(錯)


在上述不同的情境,我認為比較符合是「自然的結果」,答案如下:
  •   A 情境:1. 對、2.
  •   B 情境:1. 錯、2. 對、3. 對、4.
  •   C 情境:1. 對、2. 錯、3.
  •   D 情境:1. 對、2.

總的來說,所謂的「自然的結果」指的是因行為本身所導致的自然結果,而此結果,可能是當事人事先未預期到的。
例如,最後一個例子來說,孩子跑步不小心跌倒,導致膝蓋瘀傷,過程中,孩子可以從這樣的經驗中,獲得不小心可能會付出的代價,下次自己就會學習如何更小心些。如果,這時的父母,在孩子跌倒時,又再次地給予額外的指責與處罰,那麼,這樣的指責與處罰,對於孩子學會內在自我控制,並沒有什麼幫助,有時,反而還會是有害的。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運用之實例


前些日子和大家分享過一篇文章「阿德勒教你如何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涵~行為目的論~」,當中的內容提到,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其目的,每個人透過不同的方式、行為來獲得自己認為的歸屬感。這樣的現象在孩子身上,更是明顯。為了讓身為父母 的我們,能了解孩子錯誤行為背後的目的,然後再給予適當的導正,在文中,也介紹了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行為目的論」,讓身為父母的我們,能有效辨識出孩子 錯誤行為背後的目的(尋求注意、尋求權力、採取報復、表現無能)。
每逢假日早上,按慣例,和孩子五點十五分起床,五點半開始在球場打網球,打球還不到一小時,不意外的,大哥與小弟又因故吵了起來(此次,是因為哥哥覺得弟弟不是靠自己的實力打贏了他,所以……)。我除了懊惱外,又得開始準備當起裁判來主持公道。然而,就在又要按慣例提高音量,來……時,此時,天空不作美,下起了一場雨,讓我們急急忙忙地收拾了球具,提早打道回府。
或許,老天爺不是不作美,反而是給了我和我的兄弟一個機會來看看(平常和孩子都是兄弟相稱),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因此,有了這個機緣,和面臨飽受管教孩子之苦而不知如何是好的家長,來分享一些實例,看看在平日的生活中,如何來運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行為目的論」
以下的表格,期待能提供家中有孩子的你,了解平日讓你煩心的情境(例如:孩子打架、吵架、亂發脾氣等),其背後孩子行為的目的為何,當下父母可以做的事,以及預防孩子出現偏差行為你平常可以做些什麼事
(一)孩子不吃父母準備好的東西
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 尋求注意
當下家長可能的反應
  • 變得懊惱
  • 對孩子哄騙或賄絡孩子
家長當下可以做的反應
  • 不用特別另外準備食物
  • 要不要吃,在適當的情境下,讓孩子可以有自己選擇,之後,讓孩子承擔相對應的後果
家長平常可以做的事
  • 家長嘗試地自己享受食物,讓用餐的時間,多一些愉快的活動,例如聊天、分享日常瑣事

(二)孩子吵架、打架
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 尋求注意
當下家長可能的反應
  • 當裁判
  • 變得懊惱
家長當下可以做的反應
  • 隔開正在失控的孩子,讓他們回到各自的房間,直到冷靜下來
家長平常可以做的事
  • 當孩子表現合作的行為時,適時的給予注意及回饋

(三)孩子如廁訓練,表現不符父母期待
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 尋求注意
當下家長可能的反應
  • 變得懊惱
家長當下可以做的反應
  • 放鬆
  • 嘗試地用友善的態度面對孩子
家長平常可以做的事
  • 平日強化孩子行為相對應之自我內在的滿意感覺

(四) 孩子亂發脾氣
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 尋求權力
當下家長可能的反應
  • 變得生氣
  • 訓斥孩子
家長當下可以做的反應
  • 保持冷靜
  • 如果在公共場所,告訴孩子離開,當孩子表現出合作時,還是歡迎子跟你在一起
  • 如果在家中,讓他先回到房間隔開,直到怒氣冷靜下來
  • 避開交談
家長平常可以做的事
  • 留意並給予孩子他可以幫忙的工作或可以參與的活動

(五)孩子不服從父母管教
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 尋求權力
當下家長可能的反應
  • 變得生氣
家長當下可以做的反應
  • 告訴孩子他需要合作,但同時,也告訴孩子,如果他不服從,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 運用自然或邏輯的結果當做處罰的替代方案
家長平常可以做的事
  • 有機會在家中養成舉行家庭會議的習慣,討論孩子堅持的觀點的優缺點以及其優勢可能帶給他人的助益

(六) 孩子偷竊
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 採取報復
當下家長可能的反應
  • 感覺被孩子傷害
  • 對孩子實施處罰
家長當下可以做的反應
  • 不要當下反應過度
  • 告訴孩子做選擇,過程中使用自然或邏輯結果,但不要使用處罰
家長平常可以做的事
  • 不要放棄
  • 對孩子表現信心

撰寫文章過程小插曲:
在我剛剛撰寫這篇文章時,一起在書房讀書的兩位小鬼,頻頻跑過來提供意見說「Daddy,這句要……,那句要……」,眼睛露出有一些奸詐的神情……。不一會兒,哥哥好像故意地說「弟弟過來,我來教你數學,公因數是……」。這就是我們家這兩兄弟,平日在家中日常生活常常出現的互動模式。不知道,家中有孩子的你,對這樣的故事情節,是否有一些熟悉感呢?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阿德勒教你如何評估一個人的「生命任務」



阿德勒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一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需要成功地完成三個人生的「生命任務」,這三個普世價值的「生命任務」,分別為:愛情工作友誼。爾後,阿德勒學派的著名學者DreikursMosak又加上了另外兩項生命任務(靈性及和自己相處的能力),統稱五大「生命任務」。
上述的這些任務,不管是三個或五個,說穿了,其實都是在講一件事,那就是在談一個人如何與自己、以及與他人建立關係。因此,藉由評估每一個個體這些獨特的「生命任務」,我們便可以更了解一個人,了解他/她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以及看待周遭世界的獨特「生命風格」。
以下,提供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有興趣的朋友,如果你想要評估一個人的「生命任務」時,你可以這樣問:
(一) 有關於「愛情」的評估
1. 評估有關於「愛情」的「情況」時,你可以問:
「可不可以告訴我,有關於你的愛情關係?」(如果個案表達他缺乏情感關係或親密關係,那你可以接著問:「那你如何解釋你自己這樣的情況?」)
「對你而言,什麼樣的男人是有『男子氣概的』?什麼樣的女人是有『女人味的』?」
「和你自己的剛剛所提提到的性別特質比起來,你覺得自己怎麼樣?」
「你在對他人表達愛和感情上,有沒有困難?」、「你會不會很難接受他人對於愛和情感的表達?」
「你的伴侶對你有什麼的抱怨?」、「你對你的伴侶有什麼樣的抱怨?」
「可不可以請你描述一下,你和你的伴侶初次相遇的過程?」、「當時他(她)最令你印象深刻是什麼?」
2. 評估有關於「愛情」的「目標」時,你可以問:
「你想要在目前這個領域中,改善或改變些什麼?」
(二) 有關於「工作」的評估
1. 評估有關於「工作」的「情況」時,你可以問:
「告訴我,有關你目前的工作?」(如果個案表達他沒有工作或目前失業,那你可以問:「那你如何解釋你自己這樣的情況?」)
「你之前曾經做哪些工作?」、「你為什麼離開那些工作?」、「在工作中,你曾經做過什麼樣的事,讓你覺得最滿意是?」、「覺得最不滿意的是?」
「你是否覺察到自己有任何的工作模式,會導致工作上的困難?」、「你是否有感覺在工作上受到賞識?」、「你與上司間的關係?」、「你與同儕間的關係?」
2. 評估有關於「工作」的「目標」時,你可以問:
「你想要在目前這個領域中,改善或改變些什麼?」
(三) 有關於「友誼」的評估
1. 評估有關於「友誼」的「情況」時,你可以問:
「告訴我,有關一些你與你朋友相處的情況?」(如果個案表達他很少或沒有和他人接觸,那你可以問:「那你如何解釋你自己這樣的情況?」)
「你如何交朋友?」、「你有幾個知心的朋友?」、「你們多常在一起?」、「在一起通常都做什麼事?」、「通常你的友誼都是怎樣結束的?」、「你覺得你能信任朋友到什麼樣的程度?」
「你覺得你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是怎樣?」、「這樣的印象會隨著時間改變麼?」、「如果我打電話給你的知心朋友,問他們如何評價你?他們可能會說什麼?」
2. 評估有關於「友誼」的「目標」時,你可以問:
「你想要在目前這個領域中,改善或改變些什麼?」

從上面探討個體「生命任務」的過程中,身為助人工作者的你,就可以有機會,統整出個案是如何看他自己、他人以及這個世界的「生命風格」,也就因此,對於個案日常生活中,為何會出現那樣的人際行為,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面對第一次來談的個案,阿德勒教你可以這樣問




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在傳統的精神醫療訓練下,面對第一次來談的個案時,通常都會以「OO先生/小姐,你好,這次是什麼問題,讓你來醫院求助」這樣的問句,做為與個案互動的開始。接下來,很本能地,就會依據精神科疾病診斷標準(DSM-5)的相關準則來詢問個案,看看是否有達到構成診斷疾病的條件,進而形成所謂對個案的「精神科診斷」。
在這樣的過程中,用的比較是以「邏輯實證論」、「病理」、以及「專家」的觀點來看個案,看到的大都是個案不足之處以及病態的問題。
然而,學習心理學多年後的我(尤其是近幾年學習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現在比較能以「社會建構論」、「非病理」、「非專家」的角度來面對第一次來談的個案,因此,在詢問個案主要問題時的相關問句,很顯然地,也有了一些不同的改變。
下述一些問句,提供給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有興趣的你參考,或許在面對第一次來談的個案時,你可以考慮這樣問:
  • 「是什麼原因讓你來這裡?」
  • 「問題從什麼時候開始?」、「當時,生活還發生了什麼事?」
  • 「你是有否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模式?」
  • 「這個問題產生了什麼樣的結果?」、「誰所受到影響最大?」
  • 「針對這樣的問題,你做了什麼?」
  • 「你怎麼解釋這樣的情形?」
  • 「如果沒有這個問題,你的生活將會有什麼不同?」
  • 「你期待透過我們一起工作,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透過上述這些問句,相信可以豐厚我們對個案的了解。
過程中,如果上述的問題,沒有需要立即處理的緊急困難時(例如:自傷或傷人之虞等),接下來,你可以繼續再評估,「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很重視個案獨特的「生命任務」(親密關係、友誼、工作)。然而,如果上述的問題顯示出個案有需要立即處理的緊急問題時,評估「生命任務」的相關的問句,就可以等待日後的晤談,再進一步的評估。
有機會,下一篇文章,再和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有興趣的你,分享及交流評估「生命任務」的相關問句。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阿德勒教你看懂「處罰」與「獎賞」背後的意涵

 
近一兩年來,因為有機會在不同的場合演講分享「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及「動機式晤談」,因此和不少的家長有許多的互動及討論。這些討論當中,有不少的家長會問的問題,例如:「陳醫師,為什麼小時候這麼聽話的孩子,現在好像變了一個樣,怎麼叫都叫不動……「叫他幫忙拿個東西,孩子會說,做了有什麼獎賞……等等的問題。
當進一步探討這些父母眼中變了樣的孩子他們的成長過程,都不難發現,大部分的家長在管教上都會有一個雷同之處,那就是這些家長可能會以「處罰」或「獎賞」來因應孩子的行為表現,比方說,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時,父母會說「如果你不⋯⋯,你就會⋯⋯(處罰)」;有比方說,當父母期待孩子養成良好行為時,就會說「如果你做⋯⋯,我就⋯⋯獎賞
不管是「處罰」或「酬償」都暗藏著「外控」的訊息,只是在示範一意孤行,而非教導孩子「合作」的概念。久而久之,這樣的管教方式,會讓孩子學不會為自己做事,而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也容易助長孩子錯誤的模仿,認為「外控」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快速的方法,因此,長大後,就比較容易會出現所謂的偏差行為,例如:不能自律、抗命、受傷、易怒……
下列的表格,可以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更清楚了解「處罰」所蘊含的特質暗藏的訊息、以及可能帶來的後果
蘊含的特質 暗藏的訊息 可能帶來的後果
強調權威
  • 你只能聽我的
  • 反抗
  • 易怒
  • 不能自律
  • 不負責
  • 投機取巧
獨斷、和行為無關
  • 你活該
  • 害怕
  • 困惑
  • 怨恨
  • 反叛
  • 尋求公道
  • 報復
道德判斷
  • 壞孩子
  • 讓你學乖
  • 受傷
  • 怨恨
  • 罪惡
  • 報復
只看到過去的行為
  • 你永遠做不到
  • 我無法原諒
  • 不會做好抉擇
  • 不被接受
恐嚇、威脅
  • 你不如別的孩子
  • 害怕
  • 罪惡
  • 報復
強求孩子服從
  • 我不能讓你做選擇
  • 你只會敗事
  • 抗命
  • 破壞
  • 報仇
身為父母的我們,太重視、太執著我們自己所謂「對」的事的時候,得花一些心思留意,是否因此輕忽傷害孩子的可能性。或許,在管教孩子的當下,我們可以嘗試地提醒自己⋯⋯

別為了贏得一時之快,輸掉了孩子學會自我負責的成長機會。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阿德勒教你如何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涵~行為目的論~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其目的,每個人透過不同的方式、行為來獲得自己認為的歸屬感。這樣的現象在孩子身上,更是明顯。如果,身為父母的你我,沒有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覺察這樣的情形並給予適當的導引的話,那麼,為了從父母身上獲得歸屬感的孩子,將採取某些錯誤的行為,如此一來,就會造成孩子在現實環境中,出現不適應的情形,或者我們所說的偏差行為。

身為父母的我們,如果不想讓你的孩子出現偏差行為,你一定要儘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瞭解孩子錯誤行為背後的目的,然後再給予適當的導正。

阿德勒的「行為目的論」,給了身為父母的我們,一個有效辨識出孩子錯誤行為背後的目的的好方法(尋求注意、尋求權力、採取報復、表現無能),當中,「父母親自己的覺察」是相當重要的第一步,然後再看看「孩子可能出現的反應」,企圖了解「孩子的行為在表示什麼」,最後再做出「適當的引導」

1. 孩子背後的目的,可能是在「尋求注意」
如果你有這樣感覺
  • 感到煩人
  • 想要提醒或哄騙
  • 為你的「乖」孩子感到高興
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反應
  • 當你將注意放在孩子身上時,孩子會短暫停止擾人的行為
孩子的行為似乎在表示
  • 當我被注意或是被呵護的時候,才感到有價值
  • 被關注 = 被愛
可以導向的方式是
  • 當下避開眼神的接觸
  • 也不需再給予過多的言語互動
  • 當孩子開始煩人時,可以做出上述的行為

2. 孩子背後的目的,可能是在「尋求權力」
如果你有這樣感覺
  • 感覺被激怒
  • 想要展現權力
  • 感覺被挑戰
  • 有「我要你這麼做」的感覺
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反應
  • 當孩子被訓斥的時候,孩子的行為會變本加厲
  • 孩子想要在親子的互動中~贏,並且成為指揮者
孩子的行為似乎在表示
  • 當我處於重要地位,我才有價值
  • 當父母照著我的意思做的時候,我才有價值
  • 當我證明父母管不到我時,我才有價值
可以導向的方式是
  • 給予「選擇」,而不是給予「命令」
  • 不要和孩子做「權力拔河」
  • 提供有效的方式,讓孩子感覺到有掌控力
  • 不要對抗,但也不要讓步
  • 運用和善地眼神與孩子溝通

3. 孩子背後的目的,可能是在「採取報復」
如果你有這樣感覺
  • 感覺受傷害、生氣
  • 感覺孩子想要討回公道
  • 孩子,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反應
  • 想要報復
  • 讓自己不被喜歡
孩子的行為似乎在表示
  • 我是不被喜歡的,而且我根本沒有權力,但是我想要別人也常常被傷害的滋味
可以導向的方式是
  • 不要在當下反擊
  • 讓親子關係有機會重新開始
  • 使用孩子可以接受的邏輯結果
  • 靠近孩子,並使用友善的眼神

4. 孩子背後的目的,可能是在「表現無能」
如果你有這樣感覺
  • 感覺到失望
  • 有一種「我還能做什麼?」的疑惑
  •  同時感覺到生氣與挫折
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反應
  • 沒有反應
  • 不想再嘗試
  • 表現出再怎麼嘗試也沒有用
  • 消極回應
孩子的行為似乎在表示
  • 我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所以我捨麼也不做
  • 我不夠好
可以導向的方式是
  • 不要哄騙孩子
  • 不要表現出挫折感
  • 安排機會讓孩子有一點點的成就感
  • 不要幫孩子做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