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截斷


       一位罹患憂鬱症合併有厭食行為就讀於台東某大學二年級的女學生(目前休學中),幾次的看診後,在一次的門診她談到埋藏在心中一個許久的秘密 ……




       她說,從小父母關係不佳,印象中的父親是那樣的模糊,只知父親長期在外鮮少回家,也幾乎不與家人有互動,即便有互動不外是與母親發生嚴重的衝突。看這受傷的母親,她選擇了支持母親來與父親抗衡,於是,漸漸地母親就將所有的心力貫注在她的身上。然而,這樣過度緊密的母女關係常讓個案喘不過氣來。高中畢業在選擇大學的過程中,內心經過幾番的折騰後,她捨棄了離家比較近高雄的一些大學,選擇前往比較遠台東的某大學就讀。然而,在其之後的大學生涯中,常常得知來自高雄父母不睦導致母親需至精神科看病的訊息,因心中掛念著媽媽,因而常需往返高雄台東兩地,導致自己也罹患精神疾病休學兩次。回顧她在高中畢業面臨大學選校那時的心理歷程,心理學上就叫做「情緒截斷(Emotional cut-off)」

     「情緒截斷」最早由家庭治療大師Murray Bowen所提出來的,他發現在家庭投射歷程中介入較深的小孩,在其成年期或更早時,就嘗試各種策略來抵抗情緒融合,包括以地理上的分離來使自己與家庭隔離、心理上的藩籬或自我欺騙、切斷與家庭的實際接觸,告訴自己已脫離家庭束縛,Bowen將這種想像中的自由稱為「情緒截斷」。這樣的過程中,雖然個案從原生家庭未解決的情緒束縛中逃離開來,然而這樣的逃脫並非真實的解脫。

     「情緒截斷」最常發生在高度焦慮與情緒依賴的家庭,活在高度焦慮和情緒依賴的家庭,也比較容易使個案出現「情緒截斷」的情況。Bowen這樣的發現,提供了我們理解個案與家人互動關係一個很好的觀察方式。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自殺者親友常見之心理困境

       離開自殺防治中心大約兩年多了,心血來潮整理之前的資料,不經意地看到了前幾年在高雄自殺防治中心一同努力夥伴的相關檔案,打開它,覺得有一篇文章「自殺者親友常見之心理困境」可以和大家分享。


       所謂自殺者親友包含家人、朋友、情人、同事,有交情的人,有時候甚至還擴及到看護或是醫療機關的工作者。而親友的反應強度,會根據和自殺者之間的交情深度或時間長度而不同。自殺者如果與他們是小有交情的人、同學或同事,多少會受到打擊;但是換成是家人、情人或摯友,情緒反應會更強烈。這些情緒反應會因人而異,沒有一定的順序且猶如狂風暴雪般肆虐人的心靈。
   
       自殺事件發生後,身邊的人大多表現得若無其事,小心翼翼地避談傷心事,以致於自殺者及親友刻意去壓抑情緒,但壓抑的情緒終究有天還是會反撲。雖然可以肯定,讓他們沉靜一下總比不謹慎的話語或態度好的多,但是「持續痛苦,陷入低潮也不是辦法」,依據高雄市自殺防治中心兩年來之實務經驗,常見之自殺者親友心理困境如下:
  • 驚訝-絕大部分的人,在接到消息的第一反應是:「怎麼會這樣?」、「他真的這樣做?」心中會因過度驚訝,而顯得手足無措。
  • 恍惚-有些人說,在得知自殺消息時,那份驚訝使心跳加速,而腦袋一片空白、思考停擺,根本忘記自己是誰,也不記得自己說過什麼,這一段時間做了什麼。
  • 自殺相關情境再現-由於突如其來的自殺事件,帶給他們的衝擊太強烈了,有些人的腦海裡會不斷浮現他們和自殺者自殺前夕見面的場景。
  • 否認-也有人因為無法承受自殺這項殘酷的訊息,而產生極欲否認事實的行為,例如:「覺得應該只是剛好同名同姓」、「是聽錯了吧?根本不是什麼自殺吧!」、「所有事情都會沒事的」。
  • 自責-親友認為自殺者會選擇死亡的直接原因在於自己,因而產生強烈的自責,例如:「一定是我那時候說的那句話刺激到他了。」、「早知道就應該認真的聽你把話說完。」、「你明明有暗示了,我竟然忽略掉。」會責備自己沒為自殺這件事做出任何的預防。
  • 憤怒-「為什麼?為什麼你要這麼做?你擺明就是故意做給我們看的吧!」甚至挑釁自殺者再進行自殺,其實對自殺者發怒、再怎麼罵也於事無補,甚至是加深傷害的。然而,親友發怒的舉動有時候只是是表象,他們憤怒的箭頭實際上是指向自己。
  • 情緒轉移-當自殺者親友把怒氣發洩在他人身上時,會把責任轉嫁給其他人,以緩和自責感。
  • 隱瞞-有不少人擔憂旁人在自殺者親屬的背後竊竊私語或深信「自殺是家族的恥辱」,因而隱瞞自殺的事實,或讓這個問題看起來並不重要。而身旁的人也順勢配合,完全不提起自殺的往事。
       由此可知,在自殺事件發生後,相關之親友常有一些異於平日之情感變化,若是強忍住這些情感,到後來反而會出問題。所以高雄市自殺防治中心在此呼籲,若是您周遭的親朋好友在面對自殺事件而有情緒問題時,可尋求精神醫療人員或心理諮商等相關資源提供協助,避免缺乏溝通機會,而延遲療傷復原的時間。




       照片中相關的夥伴,還留在自殺防治中心的好像只剩下…,而「高雄市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這個名字,隨著組織的變動,我想大概也不會再出現了。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

孩子,你怎麼了?


近日作火紅的新聞不外是「反課綱學生抗議」相關議題的探討,身為精神科醫師及兩個孩子爸爸的我,當中的相關新聞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周大觀弟衝教部,勒頸推父」的相關報導,新聞報導中提到『近500名反課綱學生再度攻入教育部,其中抗癌鬥士周大觀的17歲弟弟周天觀也衝入現場,其雙親因擔心愛子安危,昨凌晨到抗爭現場,想帶愛子回家,不料周父將他抱入懷時,周天觀卻推開父親怒斥:「我在為台灣的未來努力,你做了什麼貢獻?」還一度勒住父親脖子,當眾扭打到快車道,他並嗆母親:「讓我安靜!再叫妳就去死!」』(引自蘋果日報報導)。

對周天觀的爸媽而言,平日在熟悉不過的小孩,在此時此刻想必一定出現許許多多相當複雜的念頭,同樣身為父母的我在猜想,在這麼多複雜的念頭中,其中一個或許會是「孩子,你怎麼了?」。在面對孩子所謂大人定義為不聽話的行為時,身為父母的我們,腦海中除了出現「孩子,你怎麼了?」這樣疑惑的念頭外,我們還可以作些什麼?

阿德勒心理學或許可以提供身為父母的我們一種看待和孩子互動過程的視框,孩子的異於平常的行為,通常不外乎有四種目標:
  • 引起注意
  • 爭取權力
  • 尋求報復
  • 自暴自棄(無能化) 
四個錯誤目標有著階層性,也就是孩子的自我價值發展在一開始遇到挫折時,通常以引起注意行為的目標。當中的過程若未能給予適當的協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可能出現不良的行為問題。另外,自卑感也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的自然現象,但每個孩子用來克服自卑感的方式不盡相同,倘若孩子因自卑感而逃避該負的責任,久而久之會產生自卑情結,就會出現不良適應的現象。
https://c2.staticflickr.com/6/5039/14191880546_de37930af5_b.jpg

阿德勒認為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大資產是孩子未來面對他自己人生的「勇氣」。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嘗試陪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找到他一生克服困境所需的「勇氣」。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儘可能不要對孩子說喪氣的話,因為只有父母能喚回孩子迷失的心。父母的鼓勵和肯定是讓孩子感受到價值感的不二法門,因此如何區分「鼓勵」與「稱讚」,是父母面對孩子必須要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

「鼓勵」可以在孩子面對失敗時或想做嘗試的時候,培養孩子可以自我欣賞、覺察自己的努力,回饋孩子有勇氣克服生活中的困難。

     「稱讚」則是用在孩子表現得好的時候,這樣的「稱讚」需小心使用,因為有時不經意的「稱讚」會強化孩子行為以獲取外在酬償為目標,未來如沒有獲得適時的稱讚,孩子有可能會出現挫折感,進而使孩子放棄努力的原因。

期待不久的將來,身為家長的你,或許在面對失去勇氣孩子而束手無策時,「阿德勒心理學」會是你一個可以嘗試去運用的方法之一。

首頁:部落格總覽(點選此連結,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